第九百四十七章 暂别(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间便能到。”  

陶玉的话让何九愣了下,你看到了他们?然后都是赶路?然后他们还要一盏茶的时间?  

只是还在何九思考的时候,陶玉一边拎着孟奇,一边不理会那边太子和晋王的呼喊,便已和青鸟一同离去。  

一个闪身,便已不见了踪影。  

“此次得到新功法略有所得,需要消化一二,三个月后便来神都一会,还请太子殿下不要忘记了之前的承诺。”  

人都已不见了踪影,声音便还回荡在兴云庄。  

这让现场包括何九与王思远在内的几位外景,都是神色动容。  

之前那些武林人士看不出陶玉速度的深浅,他们也同样看不出!  

不过,这却更是证明了对方身法的玄妙,实力的高超!  

“他把我们当做什么了?什么三个月后就直接定了?他以为他是谁啊。”  

晋王本来就丢了真皇玺,现在还灰头土脸的很是狼狈,见到陶玉如此目中无人后,还是事后暗自抱怨了一句。  

“他手中所掌握的东西,的确是我们所求的,三个月的时间是赶了点,但却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无形剑’何九与‘算尽苍生’王思远,双双一步登天突破外景。  

太子与晋王遇袭。  

出现掌握道门九尊之首‘元始天尊’传承的隐世宗门!  

随着兴云宴结束,一道又一道劲爆的消息,便是传遍了武林,引得吃瓜群众们惊叹。  

六扇门有着收纳天下江湖消息的职责,还会定期出天地人榜,一些热点也同步传开。  

“这洪玄机公子,不知道是意外得到了传承,还是真的隐世宗门。”  

“听说狼王都被他击杀了。”  

“洪公子已是外景高人,杀个狼王都算以大欺小了。”  

“绝顶高手贴身护道,太子都没这个待遇。”  

“有这待遇也不至于被刺杀了。”  

“三个月后神都举行琼化宴,邀请天下年轻一辈的子弟和人榜俊杰参加,商讨元始天尊传承事宜。”  

“那洪玄机公子倒是大气啊,这种功法也能外传。”  

“只邀请年轻一辈吗?”  

“毕竟地点在神都,估计是皇室想要掌握主导权吧。”  

“其他各派会同意?”  

“听说真正的顶级传承,都需要有真意传承的宝物才行,只是文字性东西的话,他们或许真的可能只安排年轻人…”  

“倒又是一件盛事…”  

而就在江湖上流传着各种传说,人榜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的时候。  

陶玉则是找了一处风景秀丽的江东湖畔结庐而居,旁边只有着孟奇和青鸟陪伴…  

“这便是如来神掌逆练的变化吗?原来如此…”  

陶玉在六道这里得到了逆练的第一式如来神掌,而孟奇又有着正儿八经的真意传承。  

虽然孟奇还没有掌握,但陶玉通过旁敲侧击的手段,和关键问题的一些感应上,也已经把握了这逆练的脉络!  

“这魔佛当真是惊才绝艳,不愧是能在中古之后登临彼岸的存在…”  

陶玉心中感慨,随后又看了孟奇一眼,却是并没有点破他和魔佛之间的关系。  

如果由自己直接点破的话,或许现在孟奇就会明白‘原来如此’,反倒是帮了魔佛一把!  

“要不是得到了人皇剑,要不是人皇剑拼到透支也要为我传输相关信息,恐怕我就真已经和他说了…”  

这或许原本就在某种算计之内!  

是魔佛发现这小鱼儿有想要挣脱的趋势,又或者是发现有其他人干预,而以防万一!  

本以为是发现了真相,但很可能这就是对方的算计之中。  

本来的一些反抗和不满,可能也是特地的安排!  

空想家只是靠着大势引导,是基于‘现实’的,但彼岸的手段真的就太过可怕了…  

而现在陶玉非但没点破这种关系,还反倒是传给了孟奇元始六印。  

或许这又是另外一位的影响,但无所谓,陶玉更满意这种安排!  

那六道一看气息就脏的很,也想要自己同流合污?  

对孟奇的传授,陶玉并没有敷衍的用描述性的口吻,而是利用那独特的玉简,以真意的形式传给了他。  

哪怕现在还无法吃透,但孟奇亦能慢慢开始感悟!  

本就有着八九玄功作为底子,还选了元始天尊作为仙迹身份的孟奇,和这元始六印可以说相当的契合。  

利用八九玄功来模拟,必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强行催动某一招法身招式出来!  

又有着陶玉这个对元始六印已经有更深理解,还在参悟《人皇金书》的算力怪物偶尔进行指点。  

两人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都收获颇丰。  

陶玉还有天元鼎里炼化的丹药,随便给了孟奇一颗,就让他九窍全开…  

啪啪啪孟奇身上的窍穴不断发出声响,而他脸色也是不断随着体内的一股元气而变化。  

最终缓缓的吐了口气,睁开了眼睛。  

“差点没控制住进入半步外景了。”  

孟奇有些咂舌,这药力可真猛啊!  

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丹药,六道那好像都没有。  

“这是你所得传承时得到的丹药吗?”  

“算是吧,不过开窍果然是一头猪都能随便喂满九窍。”  

陶玉打量了孟奇一下,开窍对普通武者,其实就是纯粹水磨工夫,只要不伤到了根基,那就没多少门槛。  

不过开窍到外景,就需要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