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天劫(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帝兵出世,破碎虚空,横跨星宇,在北斗天际留下璀璨帝痕。  

这等大动静最终却是化作一柄长剑落入陶玉手中。  

这让还在姬家的众多强者,都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震撼。  

帝兵,姬家现在就有!  

之前还有两道遥遥锁定的古皇兵,虽然稀有,少见,可保全一个古族长盛不衰,甚至度过黑暗劫难。  

但,因为大帝都已陨落,极道帝兵也是有极限的。  

想要完全复苏都必须要透支自身元气。  

有时候想要尽可能发挥帝兵威能,需要大圣级别的存在催动并进行相关的血祭才行。  

然而此时这件帝兵的帝威却是如此真实,甚至可能让寰宇星空都能感受到这一次的爆发!  

没有血祭,没有催动?  

难不成真的有一尊大帝还活着?!  

“不用过度惊讶,这把剑距离真正的帝兵而言还是有一点欠缺的。”  

陶玉随意的说到。  

已经得到了诸多帝经,摸通了遮天法,还感受过虚空镜以及古皇兵的气息,陶玉可以确定就算是离开当前世界,帝兵的层次也是要略微高过群星的。  

在当前世界之内群星还缺乏完整的极道法则,可以看做差上一个层次。  

大概也就是比将成道者打造的准帝兵好上一些。  

比如神庭帝主打造的那个塔。  

就表面上的气息表现而言,好似不弱于帝兵,用的也都是顶级仙金,但真的捅进禁地找至尊效验一下却是直接被打爆了。  

不过群星的档次比那帝塔还是要高出一些,主要也是将成道者和大帝之间的差距宛若天渊,中间层次差太多。  

群星算是补足这其中层次的一个档次。  

所以群星足够惊动禁区至尊,但又会让他们感受到疑惑,陶玉要的也就是这个效果。  

只是就算陶玉如此轻描淡写的讲了,也依然还是让现场所有人心中都有脑补。  

差一点火候,那也就是差不多了?!  

起码对他们来说,就算是极道势力,也是不清楚这其中的具体差距。  

只能暗叹不愧是能接替成为燃烧军团之主的人!  

毕竟那位前任军团长,可是杀入了禁区,和禁忌存在血战星空!  

那种剧烈的大道波动,让他们都是能感受到的。  

“帝皇陛下,咱们现在人族的情况,着实是有些不太妙的,也不知道陛下这边有什么好办法没?需要我们配合么?”  

现场也就叶凡能够摆出这种打蛇游上棍的姿态。  

而且这样的贱兮兮样子,却又不惹人反感。  

同时他也算是将众人心头的忧虑都问了出来。  

本来燃烧军团就很糟糕了,完事后来了个太古诸族!  

本来太古诸族就极强,实力还在人族之上,现在还是趁虚而入,当真就已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甚至可以说陶玉这边临时解决了登门找事的祖王,都依然还让现场的人有些忧心忡忡。  

结果从这位帝皇陛下嘴里,还了解到了那些禁区至尊竟然都是昔日的皇与帝!  

而且里面还有不少黑化了,为了续命会掀起黑暗之乱,血祭生灵!  

可以说最近碰到的事,是一件比一件糟心!  

“暂且宽心,现在还没掀起黑暗之乱,就说明问题还没严重到这种程度,根据你们的说法,一开始萨格拉斯杀入禁区,是在禁区内打斗,开始应该只是一些被封存的手下,奈何不了后才有黑暗至尊出手,或许只是一位到两位,而且并没有极境升华…”  

陶玉估摸着说到。  

如果极境升华了,那事后必然没有丝毫延迟的就会掀起黑暗之乱,吞噬诸多生灵。  

“只是一两位又还没被逼到极限的话,以北斗的帝兵数目,他们或许不敢随便造次,所以现在应该正在想办法以其他手段暂且稳住。”  

陶玉的话,让他们也都是稍微安心了一些。  

如果说古族的威胁,还算是看得见摸得着,众志成城还有着眼前这位手持准帝兵的军团长协助,那还是应该有机会应对的。  

那黑暗之乱…  

听着就让人感到了绝望。  

“我既然好处已经收了,那就是会办事的,太古诸族的事,我来帮你们摆平。”  

陶玉收了钱就办事。  

而且可以说除了太阴、太阳两位圣皇的传承,还有其他九秘外。  

这次最合适的一些功法,都已经拿到了手!  

连《吞天魔功》和《不灭天功》都这么顺利,其实陶玉直接拍屁股走人都是不会感到有什么遗憾的。  

毕竟这个世界的帝兵真不是抢来就能用的,价值还没寻常神器高,大概就只能拆了卖材料。  

既然收了这一份好处,加上自己也看不惯一些事,那插手了也就插手了…  

给完了好处后依然还能听到陶玉这肯定的承诺,还是让现场的众多圣地、世家代表都感到了很是欣喜。  

这说明对方愿意遵守约定!  

毕竟他们已经是提前将好处给出去了。  

虽然有些圣地世家是讲面子的,但有一些吃相其实也不好看,如果不是外部压力太大说不定都能窝里斗的…  

“至于解决的方式方法…“  

陶玉沉吟了一下,解析功法绝大部分用的都是本尊的推演和算力,他我分身躺平等到喂饭吃就行了,等到初步演化完毕,他我分身就直接同修五大秘境,靠着吸收扭曲虚空的力量强行催动。  

反正也无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