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名号(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夹杂自身权能的烙印禁制,这个世界只要不联通完美,黑暗至尊也休想轻易解开。  

“现在出去收拢剩下的军团残兵,记住,不准再有任何杀戮,有人来清理的话就命令那些蠢货站着让他们杀。”  

陶玉言语之中带着几分秩序的律令,人道之力加持加上提前的禁制,根本就不是赛丽能有丝毫反抗的!  

“是。”  

赛丽恭顺的说到。  

不说她本来就没有拒绝的余地,而且军团长也没有要求自己乖乖被杀,虽然不能反击但自己能跑的啊。  

终于和军团联系上后,或许日后就不用再这么提心吊胆,有机会回归扭曲虚空了。  

比起之前躲在这里苟延残喘,还是要有盼头的。  

“嗯。”  

陶玉随意的下令后,一直没有停的算力解析也已经得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反馈。  

靠着自己本身的境界,还有其他功法的触类旁通,对于遮天法最基础的东西,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轮廓。  

五大秘境,以身为种,伟力归于自身,以力证道!  

“哪怕融合天心印记,哪怕有皇道法则的掌握,但目的依然是强化本身!着实算是走到了一种极致,难怪有着如此超群的战力…”  

有了更深的感悟后,陶玉对于遮天法的理解,也就不局限于以前纯粹看过的内容,而是有了一种实质化的感受。  

“除了仙台外,轮海、道宫、四极、化龙的顺序其实并没有这么重要,甚至对我而言同时开辟这五大秘境也无所谓…”  

陶玉开始利用最初的智慧权能,开始快速解析、拆分,极快的速度完成了消化与理解。  

遮天法的本质,便是五大秘境先修行一遍,而后靠着仙台秘境的神魂开始完成沟通,随后再次重新炼化,融汇贯通后完成终极一跃。  

相比于第一次草草的只是开启秘境不同,再次重修不管是难度还是提升都是一种质变。  

相当于第一次只是开出模具石膏板,重修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千锤百炼!  

“石昊留下遮天法只有五重秘境,为的就是以自身为种,走出自己的道,着实是夯实根基的一等一法门…”  

单纯遮天法看似上限远远无法和彼岸留下来的那些绝世神功相比。  

但这夯实的根基却带来了无限可能,可以塑造自己的道!  

石昊自己有着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第六秘境,而其他人如果天赋和能力足够,也都可以以五大秘境为根基,开辟独属于自身的第六秘境,甚至更多秘境!  

从而完善自己的路…  

“规则之力也是为我所用,我喜欢这种。”  

不过陶玉也就是根据拜月教的功法完成的信息汇总,拜月教虽也是东荒南域的大派,但能够被燃烧军团攻破其实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底蕴还是有限的。  

或许圣人王这级别的底蕴都难以拿出,要么就是封存在神源之中的前辈已经坐化了。  

反正最终的结果却是被直接连通护山大阵踏平,核心功法也被夺走。  

“理论上轮海最佳的是《道经》,道宫秘境最擅长的是瑶池的《西皇经》,四极《恒宇经》,化龙《太皇经》,仙台《太阴》《太阳》两大真经…  

“但这是原本叶凡境界还不够的时候进行的选择,摸索前人的道路,不过我却不同…”  

陶玉眼中有着诸多数据符文闪烁。  

除了最初的权能外,自身掌握着完整的《人皇金书》《天帝玉册》,本就有自己的路,完全可以触类旁通加持上自己的理解,从一开始就融合出独属于自己的秘境修行体系…  

不过就在此时,陶玉忽然抬头看向了天空,只见数道没有丝毫遮掩的强横气息,直奔姬家古城而去。  

“嚯,古族就出世了吗?果然全乱了…”  

陶玉沿途已经大概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叶凡因没有圣体诅咒,修行速度可谓是比原本还要更快更稳,也没有一开始的一些为难与追杀。  

起码人族这边的圣地、世家都是给予了一些方便的。  

除了风家的那位凤凰号称要嫁给大帝,嫌弃圣体,拒绝了姜神王的提亲外,其他的都改变了许多。  

正常时间来看,叶凡现在可能也就圣体小成,结果在资源堆砌后再加上燃烧军团的捶打,竟已经突破到了仙台,速度不可谓不快。  

现在太古诸族便已主动出来,相比来说的时间却是差了不少。  

“本来万族聚会的时候,叶凡已经是仙台二层大圆满,即将斩道,还有着圣人遗壳与吞天魔罐冒充圣人的能力,神王姜太虚也已活出第二世获圣道法则,再不济还有个蛮王的乌龟…”  

陶玉感受着那些破空而去的气息,心中也有了些思索。  

或许天地大变已经提前了,燃烧军团的邪能污染搞破坏绝对是一把好手…  

只是现在的话,除了压箱底的极道帝兵,还有那些被封存在神源当中的最后底蕴外,人族好像完全拿不出手了。  

“不过也刚好,可以帮忙解除对我的一点误会…”  

姬家传来钟声,东荒到场的诸多圣地世家代表,此时脸色却都显得有些凝重。  

本来此次他们只是因为虚空镜之变,开始过来商讨对策,太古诸族那边一直以来也相安无事。  

可万万没想到姜神王这边刚刚提出燃烧天灾要将太古诸族都叫上,不能让人族独扛的时候,太古诸族的代表便已主动寻来!  

不请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