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杭市论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刘尧野的话,沈君神色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刘尧野示意沈君坐下,随后继续开口说道:

“叔颐他也是心急教材的事情,这才把你拖进了这摊浑水。”

这下说的沈君更加疑惑了。

一旁的唐叔颐沉默不言,只是眼神非常歉意的看着沈君。

刘尧野继续开口道:

“这杭市诗词大会,并没有那么简单。”

“叔颐是听信了京城诗协的人,这才想到了让你参加杭市诗词大会。”

“诗协跟叔颐说,只要你能拿下诗词大会的奖项,那么《声律启蒙》就有机会被推选上去!”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叔颐常年醉心学术研究,对于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并不清楚,这件事绝非他们说的这么简单。”

“很大可能,只是他们的推脱之举!”

“而且即使你拿了奖,到时候恐怕也会遭到他们各种刁难!”

“除非......除非你能拿到压倒性的奖项,能够让所有人的闭嘴的胜利,但是......”

刘尧野长长的叹了口气。

当初唐叔颐忙着教材的时候,他学校正好有事情需要处理,等忙完了学校的事情,唐叔颐已经让沈君参加了诗词大会。

刘尧野跟唐叔颐不同,作为文学院的副院长,刘尧野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更多!

他并没有唐叔颐这么天真。

所以从唐叔颐口中听闻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瞬间懂了京城诗协的意思!

明显的推脱之举。

事情本身绝对没有诗协说的那么简单!

而且

刘尧野继续说道:

“而且这次诗词大会,紧扣国家大力发展文化自信的思路和趋势,同时涉及到全国诗坛以及文坛。”

“所以这次的诗词大会早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杭市文旅的宣传活动!”

“而是一场涉及全国各地的诗词比拼,以及诗协、人才的竞争!”

“诗坛圈子里有一个词来形容这次比赛......”

“杭市论剑!”

刘尧野声音一顿,神色凝重起来:

“这次比赛,将会决定未来的华夏诗词以谁为中心,以谁为王,以谁为标杆!”

“甚至影响到未来华夏诗词的发展,和决定权!”

“京城诗协!”

“江南诗协!”

“潇湘诗协!”

“西北诗协......”

“这些全国各地的顶尖诗协都会来争一争!”

“而且他们对于最终奖项都是势在必得!绝对不容其他人获奖!”

刘尧野的声音有些低沉,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像是我知道的,京城诗协,也就是给叔颐提出参赛建议的诗协,他们就派了数位参赛选手!”

“这些选手,有的是名校教师!”

“有的则是从小声名鹊起的文学天才!例如清北才女......宋徵羽!”

说到此人,刘尧野声音有些唏嘘:

“在整个北方诗坛青年一代,宋徵羽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甚至就连许多老牌的诗词高手都自诩不是宋徵羽的对手!”

“我见过几次宋徵羽,这一位,当得起文学天才之称,甚至有人说,宋徵羽是清北大学数十年难遇的才女!”

“而且除了宋徵羽之外,京城诗协入选正式比赛的人员还有七位!”

“都不是寻常人!”

“他们有备而来!”

“更不用说其他诗协了!”

“听说江南诗协为了坐稳自己东道主的位置,也为了争夺这次大赛的第一,连那位天才少年都派出来了。”

“还有与宋徵羽一起被称为北宋南沈的沈清远!”

“江南诗协这次入选正式比赛的人数高达十几人!几乎是动用了所有人脉和力量!”

一直听刘尧野说到这,沈君的神色终于微微凝重了一点,他倒是没想到,这次的诗词大会竟然如此隆重!

听刘尧野的意思,这次诗词大会恐怕是汇聚了当世华夏最强的那一批人!

“更不用说其他诗协了,都是差不多的阵容,毕竟这次诗词大赛关乎未来十年的华夏诗词格局,每一地诗协都会倾力而为!”

“所以......”

刘尧野再次长叹了一口气:

“想要在这次诗词大会上拿奖非常困难,这些奖项几乎都被其他诗协视为了囊中之物,不容外人觊觎!”

“而且就算拿了奖,恐怕也会有所波折!”

刘尧野抬头,歉意的看着沈君:

“所以我才得代叔颐向你道个歉,莫名其妙把你拖进了这趟浑水里!”

至此,沈君也算是彻底明白整件事情了。

简单来说就是,唐叔颐被坑了,这次诗词大会非常不简单,不单单是杭市文旅的活动了,应该还涉及到诗坛内部的格局竞争!

以及未来华夏诗词发展.......谁说了算!

而他,很有可能成了被坑的炮灰

难怪唐叔颐一脸歉意,刘尧野还要代替唐叔颐给他道歉了,这样来看,他的确是莫名其妙被拖进了这趟浑水!

刘尧野正了正神色:

“事情大致就是这样,这次比赛想要拿奖的话恐怕非常难,而且就算拿了奖恐怕也会有什么波折。”

“除非你能......”

刘尧野无奈的苦笑了一下,停下了话语。

除非沈君能拿下这次诗词大会的第一!彻底堵住京城诗协的嘴,不然

但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刘尧野也承认沈君颇有文采,但是面对全国各地诗协的倾力而为!

更不用说那些顶尖的参赛选手了!

宋徵羽!

沈清远!

谢归!

萧望

华夏诗坛如今最顶尖的一批人,这些人就算是他都会感觉到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