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各路兵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传令!”  

“传令!”  

“前线战事有变!”  

“凡第九山兵马,卸下辎重,轻装快马,千里急行,务必于后日凌晨子时到达镇南府外!”  

“快快快!”  

尖锐的哨声,配合传令兵在这风雪中的急声高呼,声声刺破夜色,显得万分紧急。  

这道飞声传令,代表着第九山兵马需要舍去一切非必要军械,物资,一路上不眠不休,急行军两千多里,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镇南府外!  

随着那一道道红色令旗,逆流而上,穿过呼啸奔腾于黑山冰雪间的铁甲洪流,这一声声呼啸也快速传遍这黑暗的夜色。  

很快,铁甲洪流间,一位位身穿重甲的甲士,头盔间闪烁着冷冽的寒光,呼喝着,单手往腰间一抽,  

一道道寒光乍现,锋利长刀抽出。  

甲士间齐声抽刀,纷纷朝着身下同样覆盖重甲的异种大马两侧侧的铰链一斩。  

“哗啦啦”  

大马之上,随着铰链被斩断,哗啦啦地从穿过马身重甲上的口子滑落而出,那拼凑起重甲便如断了线的珠子,随着大马奔腾,一一散落。  

还有甲士斩断运有重形军械的战车,军帐很快,身下大马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变快了起来,马身穿过冰冷的寒风,呼呼冒起白色的汗汽,如同云鬓飘动,万马齐嘶间,煞为壮观。  

而在这支红色令旗逆流而上的黑色洪流两侧,还有三路兵马,在侧后方数里,正踏过冰河。  

正是跟随第九山右路神威军从川中关出发的三山伐山军,作为大军侧翼!  

见中军突有异变,不约而同的,两翼方向,就有三道流光从三支兵马前方划破夜色,快速冲向中军方向。  

三道流光快速来到第九山兵马最前方,那里,右路骠骑陆明此时换了一副坐骑,身下跨坐着一头身披黑色鳞甲,身形似马,头生独角,双目如同赤火的驳,奔若腾空,四脚离地,脚下有火光跳动!  

“咻”  

“咻”  

“咻“  

几声空气尖啸,三道流光来到陆明身侧,与其齐头并进!  

只见,第七,第八,第十二山中郎将现出身影,脚踩虚空,贴地飞行,身上的护体罡气将迎面的寒风撕裂,形成耀眼的光弧,其中第七山中郎将面目沉凝,已经猜测到了什么,侧头询问陆明。  

“陆骠骑这是要急行军?九中郎那边来消息了?”  

陆明此时眉头紧皱,赤色头盔下的眼神跳动着火光,冲破迎接而来,如同刀刮的风雪,疾声道:  

“将军最新传信!”  

“山里情况有变,那些妖魔察觉到了将军的意图,将那边的传送阵关了!”  

“命我军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镇南府,对镇南府的妖魔实行绞杀,逼那些畜生打开传送阵。”  

陆明声音充满煞气,有种不顾一切的狠气,巴不得赶紧冲到镇南府,对那里的妖魔开仗!  

将军的传令经过公孙羊转达到他的耳朵里,他隐约猜测到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将军的传令里带着“务必”两个字眼。  

所以现在,他们要舍去所有一切不必要的辎重,并且要昼夜不停地千里急行,快马加鞭!  

“那就千里奔袭杀过去!”  

“不过作战计划怕是要改了,数千里急行,妖魔没有太多反应的机会,留给我们反应的机会也不多。”  

“越往前进,妖魔的斥候会很快发现我们,我们的斥候没有缓冲时间,到时候怕是一场面对面的血战!”第八山的中郎将头盔下的一双眼睛狭长而锐利,快速给了反应,毫不犹豫,随后指出了问题。  

原本裴指挥使的计划,是让他们三支伐山军,共计一万六千骑,配合第九山右路神威军打侧应和伏击,争取能打一个漂亮仗。  

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九山要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镇南府与镇守那里的妖魔开战,什么计谋,兵法都用不上,只能真刀真枪地正面干,这将是一场血战。  

“那就杀!”  

陆明眼眶四周爬上了血丝,军情紧急,兵贵神速,不容给他过多思考的机会,确认了命令。  

这次是他第一次率队领军,身上的担子如山一般重!  

就这样,四人快速达成了一致。  

之前的作战计划取销,留下几千骑押后,其余所有兵马扔掉非必要辎重,急行军!  

一时间,人声马嘶。  

就此两万多骑,轻装上阵,马身如云,迎着猎猎风雪,跨越黑山白水,直往南去,卷起一路烟云。  

远处隐于风雪夜色下的群山,就像一头头等待征伐的野兽!  

“军情变动,去把这消息带给其他支援的袍泽,他们应该已经出发了!”  

那一路烟云中,很快,有清亮的鹰啼响起。  

几道银光迅速从下面腾空而起,分别飞往东边和西边,疾驰而去,很快隐没在茫茫夜空中。  

就在几万伐山军呼啸数千里风霜,疾驰镇南府时,在这片同样风雪辽阔的地平线上,还有几路兵马呼啸,从不同的方向挥兵南下。  

在三万铁骑出川中关后不到半日,西南防线,与川中关相隔三千里的平峪关,八千府兵出城去,直奔虎峡关与镇南府的中线而去,他们的任务是提前埋伏在虎峡关到镇南府的山林间,阻敌增援。  

东南防线,离靖远府两千多里方向,有铁骑轰隆,万余铁骑日穿行于风雪之间,最前方,一道红衣猎猎,身穿薄甲,背着三尺青峰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