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陈渊的后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门神通是第四神藏所得,生杀大术,遮蔽天机。  

加上处于这方禁地,相当于又上一层保险!  

而他又将目光投向下面的银色大树,此乃阴山圣树的分根之法,简单理解,就是阴山圣树的“分身”,这就相当于传送阵的一座阵基。  

布置起来很简单,唯一就是需要消耗阴山圣树大量元气!  

但陈渊血祭六座妖山,其中不就是有这一部分考量么,让阴山圣树大肆吸收血气,将它直接喂饱。  

够用了!  

不过,一座传送坐标还不够保险,保险起见,陈渊觉得还需要一座。  

想到这,陈渊就此飞身而起,回到风沙猎猎的地面,接着继续往侧边飞遁,肆无忌惮地穿越风暴,一口气横遁近百里,来到另外一处风暴眼。  

随后他如法炮制,又在此处地下打下一座传送坐标。  

做完这些,陈渊长呼了口气,回顾身陷妖魔腹地这月许来的经历,不免有些心绪澎湃。  

从身陷十万大山,到设计躲避追铺,反其道行之,再到传信山外布局,到袭杀宝船,获得第三座神藏,再到阴山困局,一步步一步解局,其中获得第四神藏,继而天降第五神藏,踏入龙虎,接引天劫,诛杀两头大魔,再到带兵血祭六座妖山.  

现在想来,这一路惊险,自己小心翼翼,谨慎行事,再加上气运加身,终究让他走了过来,并且从中获得诸多机缘造化,收获颇丰。  

龙虎宝船,气运灵宝,阴山圣树、五色宝树!  

其中最逆天的当数那一株五色宝树,集四株灵根之气运应劫而生,成为自己的第五座神藏。  

此刻,在自己的中丹田,也就是紫府内,五气朝元,五座缩小的龙虎秘境坐落其中。  

这株五色宝树就摇曳于紫府五行天之中,五光祥照,霞光非凡。  

陈渊为此查看了一下自己如今的信息。  

“陈渊:第九山中郎将境界:龙虎气运点:13434  

功法:降龙桩(圆满),伏魔拳(圆满)、道家内经图(圆满)、地煞七十二术(7/72),天罡三十六法(7/36)  

神通:服食、法眼、剑术、担山、嫁梦、壶天、阵法、寄杖、天罡五雷,花开顷刻,胎化易形,呼风唤雨,翻江倒海,鞭山移石,移星换斗,不灭之体移星换斗:这是改变星象的能力,可以遮蔽以及篡改天机,所谓天发杀机,移星易宿也。天机者,犹天意。此乃生杀大术。  

鞭山移石:乃是鞭动大山、移动巨石之术。  

不灭之体:集天罡地煞炉火,天地灵根日夜淬炼,经天地熔炉捶打,肉身成圣,神兵难伤,诸法难侵,肉身容器与元神融合成就法身,修炼至神鬼境界,滴血复生,天地难灭。  

五色神树(未命名):四灵护道,应劫降生,成为第五灵根,五行之中,无物不摄,无物不扫,万法难伤”  

陈渊眼中流光飞速掠过,最后神光内敛。  

“无物不摄,无物不扫?”陈渊回味着关于五色神树的介绍,忍不住呢喃一声。  

短短八个字,却信息量巨大,此树一出,岂不是就能抗住百分之九十的敌人,毕竟武道神通,大体都遵从五行,除非某些难缠的家伙,跳出了五行。  

有此树护身,加上不灭之体,陈渊如今的防御值高的离谱。  

而且不知不觉,自己天罡地煞神通已掌握超过十指之数,每一门神通都是斡旋造化之术,自身的武道根基由此打的十分牢厚。  

气运点更是直接破万,阴山一战,杀了不知多少妖魔!  

不虚此行!  

陈渊心中念罢,很快平复好自己的心绪。  

该回去了!  

想着,他将目光投向脚下的圣树“分身”,微微点头,接着口中一吐,祭出圣树之心,犹如一轮明月飞空。  

接着口中轻轻吐出两个字,  

“传送!”  

随着这两字吐出,空中的圣树之心嗡然一颤,一道耀眼的银光发出尖啸,朝下轰在下面的银色大树之上。  

这一刹那,立马起了连锁反应。  

银色大树如被点燃,树干剧烈摇曳,光芒大炽,一股淡淡的空间波动开始席卷而出。  

接着,这光芒越来越炽,沸腾如水,波动越来越强烈,但陈渊打造的地下空间还很稳定。  

随着空间波动到达顶峰,几个呼吸后,“轰”的一声巨响。  

一道耀眼的银色光柱从大树中激射而出,冲天而上。  

这光柱无形,穿过黄沙,穿过外面恐怖的风暴,直冲云霄,和那席卷天地的凤柱一般,贯通天地。  

绚烂的银光如同天地降下的璀璨银河,浓郁的空间波动荡漾开来。  

但在银色光柱四周,是昏天黑地,混沌一片的风暴,将这一切都遮挡。  

时间差不多了!  

陈渊脚步一踏,身子直接走进传送光柱之中,很快,天上一股强大的空间拉扯力将他的身子拉起。  

“嗖”的一下,从地下飞出,顺着银色光柱直接冲天而去!  

这一刻,看似短短的距离,陈渊视线中的景色却飞快变化。  

两三个呼吸后,他眉间的肉缝突然一阵发烫,随后狰狞蠕动,猛然睁开,第三只眼现出。  

而在这只法眼中,现出了一副诡异玄奇的景象!  

只见一处庞然无比的巨山,乌云覆盖,雷霆铺天盖地,雷池恐怖如海,雷池中,漂浮着一座座青铜巨棺。  

而其中,巨山的一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