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糖葫芦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阿宝爹被这一拳揍的,原本只是身子晃了一晃,他干脆顺势倒地不起。  

“哎哟打人啦!要打死人啦!”  

阿宝娘赶紧扯起嗓子喊。  

他们没想到的是,周遭人只是骂,谁也不敢上手帮忙。只是人人叫嚷着“报官”。  

“对!报官!”阿宝父母也认可。  

萧承书气道:“行,你们别走,等官府的人过来!”  

他转而对卖糖葫芦的老伯说:“你别走,帮我们做个证。”  

老伯憋憋缩缩道:“不关我事吧。”  

萧承书更生气了,“前因后果你最清楚了,刚才半句话也不说,现在你敢走试试!”  

人群中当即有热心人去报官。  

阿宝哭声断断续续的,他爹还坐在地上,时不时哎哟一声。  

清辞没想到这样温文儒雅的萧太医会发这么大脾气。  

她咬了颗糖葫芦在嘴里嚼着,伸手捏了捏萧承书的手腕,口齿不清的说:“你吃糖葫芦吗?”  

萧承书满腹火气登时瘪下去,声音也变软。  

“我吃。”  

清辞递到他嘴边。  

萧承书咬了一口,目不转睛看着她,忍不住用手戳了戳她的腮帮子,“其实你可以咬一半,我吃另一半就好。”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俩旁若无人的模样气得阿宝父母更加暴躁,却不得不忍,官府的人已在来的路上。  

他们得好好卖惨才是。  

阿宝眼见着糖葫芦一颗一颗的变少,哭得一声比一声凶了。  

衙役来得贼快,粗看了眼局势,发问:“怎么回事?”  

阿宝娘赶紧诉苦,“是这两人,趁我们大人不在孩子身边,抢孩子手里的糖葫芦。孩子哭,咱们便叫他们把糖葫芦还给孩子,他们非但不给,还打人!”  

衙役看了看坐在地上的男人,再看看萧承书和清辞,不耐烦道:  

“不就一根糖葫芦,整这么多幺蛾子,还给人家!”  

这么判,阿宝娘还是不满意,“这糖葫芦都被他俩吃过了!官爷,他们还打了孩子爹呢!”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衙役瞪着萧承书,道:“你看这是赔钱了事,还是?”  

赔钱两字一出,阿宝爹娘的两眼顿时发亮。  

萧承书眯了下眼,“赔钱,赔多少。”  

衙役问阿宝娘,“您说赔多少?”  

阿宝娘想也没想,“至少一百两白银。”  

几个衙役惊了惊,面面相觑,这样狮子大开口,不是为难人么?  

就这点事,哪里值得讹那么多?  

围观的人一听这个数字,大多默不作声了。  

“怎么,多了吗?”阿宝娘尖声道,“我儿子嗓子都快哭坏了!我相公那一拳可是挨在了脑袋上!这摔坏了脑袋隔天死掉的人那么多,我怎么知道我相公他会不会有事呢!”  

清辞看着卖糖葫芦的老伯道:“我不用你多说别的,你告诉大家,我这根糖葫芦是谁付的钱?”  

老伯道:“是这位公子付的钱。”  

他指了指萧承书。  

清辞又问:“他付钱的时候,这小孩在了吗?”  

老伯老老实实的回答:“不是的,是付完钱来的。”  

阿宝娘当即吼道:“你这老头收好处了吧!小孩子怎么会骗人呢!这糖葫芦就是我儿子买的!”  

当下已有些围观群众立场发生变化,互相窃窃私语,对这一家三口的目光开始怀疑。  

有人喊了句,“就算不是小孩子买的,两个大人怎么能跟小孩子计较呢!”  

好家伙。  

清辞瞥了眼喊话的老婆婆,挑眉道:“我在你面前也算小孩子吧,我抢你东西,你别跟我计较中不中?”  

老婆婆气得大骂,“你对老人家就是这么说话的吗?!”  

“你是这样教育晚辈的吗,可以抢人东西,不付钱财,泼皮耍赖?”  

清辞又咬了口糖葫芦,边嚼边道:“我不是非要这个糖葫芦,我是在教孩子做人。”  

她转眸,视线落在阿宝身上。  

这个孩子挂了满脸的泪,此刻是小声抽泣着,眼睛直勾勾的,还在惦记她的糖葫芦。  

“阿宝是吧,你记住,你是爹娘手心里的宝,对外人来说可不是。”  

“我们会揍你爹,也会揍你。”  

孩子突然不哭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她。  

阿宝娘瞪直了眼,“你吓唬谁呢你?!你还想打人家孩子不成?”  

萧承泽插了个嘴,“你不是要一百两银子么,五百两我都给得起。”  

阿宝娘一愣,面色好转,“真的?”  

清辞拉了拉萧承书的手腕,这怎么能给呢?  

萧承书轻轻一笑。  

“当然是真的,我爹叫萧跃林,我爹很有钱。”  

衙役打趣道:“萧跃林,跟户部尚书萧大人重名了啊。”  

“正是家父。”  

衙役一时片刻没反应过来,“啥玩意儿?”  

萧承书道:“总之,我爹有钱,我没钱,想要钱去问我爹要。”  

阿宝娘赶紧揽着孩子凑上前来,“那别墨迹了现在就去要。”  

她还对衙役说:“劳烦官爷同去帮我们做个见证,我怕他反悔耍无赖。”  

衙役嫌麻烦,“都谈妥了,我们就不必去了。”  

阿宝娘低声道:“官爷辛苦了,陪我们跑这一趟,到时候分官爷十两银子。”  

衙役没再推却。  

“好!反正闲来无事,这桩事就管到底了。”  

事看来已成定局,看热闹的人群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