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封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宏公公哼道:“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去叨扰皇上了,你且说给本公公听,让本公公分辨分辨。”  

清辞眼帘微沉。  

“公公,郡主只是禁足,将来的荣耀未可知呢。”  

说罢,她走近一步,将一掂白花花的银子塞到宏公公手里,用只有宏公公能听到的声音说:“无论什么时候,皇上的宠爱才是最紧要的,不是么?”  

宏公公如此懈怠,八成是已向别人站了队,否则他怎会对郡主身边人落井下石,不让面君呢。  

这个人无非是邱茗。  

他替邱茗做这个拦路虎,不让欣宜宫的婢女跑进乾清宫里替郡主说话,以免郡主早日解了禁足。  

可此时站队,实在为时过早,邱茗能否得宠,八字还没一撇。  

宏公公领悟到了清辞的意思,略一沉思,将银子塞进袖中,换上一脸浮夸笑意。  

“姑娘说得什么话,郡主的福分在后头呢,我这就去传话。”  

清辞一进去,宏公公还想跟着进来,她立马把门关上,把人堵在了外面。  

对着案牍扑通跪地。  

“人是我杀的。”  

傅景翊原还猜测着究竟何事,这样突然的坦白令他嘴角微蹙。  

“你杀了什么人?”  

清辞颔首眸光微垂,面不改色,“昨晚宫中横死的两个侍卫。”  

傅景翊清清淡淡“哦”了声。  

他的确不认为凶手会是萧承书,就那文绉绉的模样,如何能将树枝捅进人胸膛直穿心脉。  

不过…  

“萧承书对杀人一事供认不讳。”  

什么?  

清辞惊愕抬头,眼前闪过萧承书那张明澄的脸。  

他看到灯笼证物,不应该将她供出的吗?  

他怎么能…供认不讳?  

傅景翊道:“萧承书失手杀两个侍卫,罪不至死。朕让萧大人把人领了回去,动用家刑,也算他在宫中无状的惩戒。”  

皇上如此宽厚,亦是笼络臣心。  

清辞胸腔里一股莫名的酸涩感上下乱窜。  

即便只是家刑,也不该萧承书替她承受,他究竟为何这样死咬着?  

“即有人认了,你不必上赶着揽罪。”傅景翊暂合奏折,看向跪在地上的女子,“你昨晚夜出做什么?”  

清辞实话实说,“宫中乏闷,去藏书阁看书了。”  

“还不如你出门赏月来得可信。”  

“皇上圣明,是出门赏月了。”  

清辞死猪不怕开水烫。  

他说赏月可信,那就赏月呗。  

傅景翊被她这嘴顶得哑口无言。  

沉默片刻,道:“萧承书此人你不必担心他,他是朕皇姐看上的人,国丧期满便是大婚之时。”  

清辞内心有些意外,又没有太意外。  

萧承书仪表堂堂,这家世做驸马也没什么稀奇的。  

“哪位公主?”  

“锦华长公主。”  

清辞茅塞顿开。怪不得会夜宿宫中,什么伺疾,原来是…  

她实在是脸肿了,才会在萧承书面前称自己是瑶宁宫锦华长公主身边的人。  

不过,他有本事顶罪是一码事,那两死者是不是死有余辜也得有个交代。  

清辞跪着,腰杆子笔直,“皇上不问一问,我为什么要杀人吗?”  

傅景翊云淡风轻的看着她,“你定是觉得你在为民除害,才敢来认罪。”  

清辞点头,“不错,他们俩熟悉宫防,知道那个时辰不会有人经过巡逻,趁着夜深想非礼我。”  

她说得无比坦然,没有丝毫尴尬。  

傅景翊眸色深了深,“受过侵犯的女子大多逐出宫去了,只有一位因伺候太后已久,被留了下来。朕会让她去认尸。”  

“皇上圣明。”清辞松了口气,站起身,“没事了,告退。”  

傅景翊捏了捏眉心。  

“朕没说起身,你敢起。”  

清辞立刻再次跪了下去。  

傅景翊更头疼了,“在朕面前无碍,可你要清楚你是在宫中,你的举止会令人诟病你的主子。”  

清辞困惑得问:“那又如何?”  

郡主会遭什么闲言碎语,跟她有半毛钱关系?  

不过她倒没想到,皇上还挺在意郡主的口碑。  

傅景翊无奈,“你主子落人口实,便会有人顺杆欺她。抑郁亦会成疾,万一她腹中孩子间接因此落胎,你对秦承泽…更过意不去吧。”  

过不去个鸟。  

她没欠着秦承泽,从何谈过意不去。  

清辞感叹,“原来皇上对郡主这般有情有义。”  

毕竟这样为郡主考虑。  

傅景翊也不解释,手掌不动,拂了拂修长的手指。  

“出去。”  

封嫔旨意来得很突然,邱茗被封为邱嫔,正式成为庆福宫主位。  

邱茗多嘴问了传旨公公,“那南淮郡主,皇上是怎样安排的?”  

公公道:“郡主封为南嫔。”  

同是嫔位,邱茗松了口气。  

她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在暗自跟南淮郡主较量,她的位份若高于自己,势必不爽。  

她们这样的女子,位份是直接跟娘家荣耀挂钩的。  

公公见她们没有别的问题,开口道:“康丞相之女颇受太后喜爱,封为康妃,入主凤鸾宫。”  

正如一道晴天霹雳,劈得邱茗愁眉不展。  

也劈得欣宜宫上下心事重重。  

“讨好太后果真有用,”小蓉杞人忧天,“皇上是孝顺的,可太后偏偏不喜咱们主子,这该怎么办呢?”  

洛诗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