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最年轻的正厅级委员(1/2)
来到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前,姚远跟欧阳教授一起,跟出来迎接的众人打了个招呼,客气了几句。
其中也包括林远志,姚远面带微笑跟对方握了握手,客气了两句。
林远志也很客气,没有任何异常。
随后,大家一起走进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去了楼上的会议室。
进入会议室坐定后,姚远第一时间拿出准备好的提案,递给了杜主任。
“杜主任,这是我准备的三个提案,麻烦您给看看”
“若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领导及时批评指正,我也好做一些调整”
杜主任微笑着接过文件夹,客气了两句。
“小姚,对你提出的三个提案,我非常感兴趣,很想好好看看”
“至于批评指正,我可不敢越俎代庖,欧阳教授是你的老师,更是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有欧阳教授和刘教授指导把关,你的这三个提案必定非常出色,无懈可击”
“而且你马上就要成为最年轻的财经委委员,自身实力有目共睹,政策水平毋庸置疑”
姚远轻声笑了笑,连忙客气了几句。
“您过奖了,杜主任,我可不敢当,不过两位老师的确费了不少心思指导我”
就在他说这番话时,同在现场的其他代表,都暗自咋舌不已。
让大家感到震惊的,正是姚远即将成为人大财经委委员这件事。
除了欧阳教授和林教授、以及杜主任和郭市长外,其他代表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这么年轻的人大财经委委员谁见过,谁不羡慕的眼红?
但羡慕归羡慕,大家对姚远即将成为财经委委员这件事,还是非常服气的,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就连看他不顺眼的林远志,也无法否认,他在经济金融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所具有的过硬学术水平。
与此同时,林远志心里清楚地知道。
随着姚远成为人大财经委委员,他的政治地位在国内民营企业家中将一骑绝尘,其余民营企业家连他的背影都看不到。
要知道,人大财经委可是正部级单位。
更重要的是,财经委只有一位主任委员,十位副主任委员,以及十五位委员,全部加起来不过26人。
一个只有26人的正部级单位,财经委委员的分量有多重,可想而知。
如果论行政级别,每一位委员都是正厅级。
想到这里,林远志不禁感到心脏一阵抽搐,羡慕嫉妒的都有些眼红。
好在他及时低了一下头,没有让别人看到他的眼神变化。
过了大约十分钟,其余代表陆续赶到了市人大会议室。
最后赶到现场的代表,是市委刘书记。
刘书记走进会议室后,特意来到姚远和欧阳教授身边,跟他们客套寒暄了几句。
然后才走上主席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紧接着,市人大杜主任宣布会议开始。
转眼的功夫,已是中午一点左右。
在市人大餐厅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姚远和欧阳教告辞离开,坐车直奔大会堂而去。
他们并不是去大会堂开会,而是去人大财经委,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准确一点说,是给姚远安排工作。
跟去年开会时一样,在大会期间,他将是财经委最忙碌的那个人。
二十几分钟后,他们已来到广场,在大会堂前广场停了下来。
此时的大会堂前广场,相对比较平静,聚集在这里采访的媒体记者并不多。
今天是政协会议第二天,按照议程安排,上午是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在各代表团驻地举行,大部分委员都不用来大会堂。
只有像刘教授那样身兼数职的少数委员,才需要来这边。
下午同样是小组讨论,众委员也不用来大会堂开会。
正因为如此,大会堂前广场才相对比较清静。
即便这样,姚远和欧阳教授的出现,还是引来一些媒体记者的关注。
“快看,那不是姚远吗,他今天怎么来大会堂了?明天才到他登场的时间啊!”
一位正在拍外景的央视记者,突然兴奋地大声说道。
随着他这声喊,大会堂前广场周围的所有媒体记者,全都看向那支刚刚抵达的车队、看向刚从车里下来的姚远和欧阳教授。
“我去!还真是姚远,另一位是欧阳教授,姚远的老师”
“太棒了,没想到今天能碰到这位小爷,运气真不错”
众多媒体记者齐齐欢呼起来。
紧接着,这些家伙拎着相机和摄像机,一个个撒腿狂奔,直奔大会堂安检口而来,试图采访姚远。
可惜的是,当他们赶到安检入口,姚远已带着欧阳教授通过安检,进入了警戒线里面。
看到这一幕,一位女记者不甘心地大声说道
“中午好,姚先生,能不能接受一下大家的采访,您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来大会堂,有什么事情吗?”
紧随其后,其余记者也纷纷高声附和。
“是的,姚先生,您来都来了,给大家一个采访的机会吧?”
“你好,姚先生,今天亚太股市还在暴跌,您认为这一轮暴跌哪天会停止?”
听到身后传来的这些问题,姚远和欧阳教授相视一笑,随即停住了脚步。
下一刻,姚远转头看向那些媒体记者,面带微笑大声说道
“中午好,各位记者朋友,大家辛苦了,中午还守在这里采访,真是非常敬业”
“我现在过来,不是来开会的,是陪着老师来财经委处理一点事情,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大家如果愿意等,就在这里等会也行,等我从大会堂里出来,再接受大家的采访”
说完,他冲警戒线
其中也包括林远志,姚远面带微笑跟对方握了握手,客气了两句。
林远志也很客气,没有任何异常。
随后,大家一起走进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去了楼上的会议室。
进入会议室坐定后,姚远第一时间拿出准备好的提案,递给了杜主任。
“杜主任,这是我准备的三个提案,麻烦您给看看”
“若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领导及时批评指正,我也好做一些调整”
杜主任微笑着接过文件夹,客气了两句。
“小姚,对你提出的三个提案,我非常感兴趣,很想好好看看”
“至于批评指正,我可不敢越俎代庖,欧阳教授是你的老师,更是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有欧阳教授和刘教授指导把关,你的这三个提案必定非常出色,无懈可击”
“而且你马上就要成为最年轻的财经委委员,自身实力有目共睹,政策水平毋庸置疑”
姚远轻声笑了笑,连忙客气了几句。
“您过奖了,杜主任,我可不敢当,不过两位老师的确费了不少心思指导我”
就在他说这番话时,同在现场的其他代表,都暗自咋舌不已。
让大家感到震惊的,正是姚远即将成为人大财经委委员这件事。
除了欧阳教授和林教授、以及杜主任和郭市长外,其他代表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这么年轻的人大财经委委员谁见过,谁不羡慕的眼红?
但羡慕归羡慕,大家对姚远即将成为财经委委员这件事,还是非常服气的,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就连看他不顺眼的林远志,也无法否认,他在经济金融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所具有的过硬学术水平。
与此同时,林远志心里清楚地知道。
随着姚远成为人大财经委委员,他的政治地位在国内民营企业家中将一骑绝尘,其余民营企业家连他的背影都看不到。
要知道,人大财经委可是正部级单位。
更重要的是,财经委只有一位主任委员,十位副主任委员,以及十五位委员,全部加起来不过26人。
一个只有26人的正部级单位,财经委委员的分量有多重,可想而知。
如果论行政级别,每一位委员都是正厅级。
想到这里,林远志不禁感到心脏一阵抽搐,羡慕嫉妒的都有些眼红。
好在他及时低了一下头,没有让别人看到他的眼神变化。
过了大约十分钟,其余代表陆续赶到了市人大会议室。
最后赶到现场的代表,是市委刘书记。
刘书记走进会议室后,特意来到姚远和欧阳教授身边,跟他们客套寒暄了几句。
然后才走上主席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紧接着,市人大杜主任宣布会议开始。
转眼的功夫,已是中午一点左右。
在市人大餐厅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姚远和欧阳教告辞离开,坐车直奔大会堂而去。
他们并不是去大会堂开会,而是去人大财经委,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准确一点说,是给姚远安排工作。
跟去年开会时一样,在大会期间,他将是财经委最忙碌的那个人。
二十几分钟后,他们已来到广场,在大会堂前广场停了下来。
此时的大会堂前广场,相对比较平静,聚集在这里采访的媒体记者并不多。
今天是政协会议第二天,按照议程安排,上午是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在各代表团驻地举行,大部分委员都不用来大会堂。
只有像刘教授那样身兼数职的少数委员,才需要来这边。
下午同样是小组讨论,众委员也不用来大会堂开会。
正因为如此,大会堂前广场才相对比较清静。
即便这样,姚远和欧阳教授的出现,还是引来一些媒体记者的关注。
“快看,那不是姚远吗,他今天怎么来大会堂了?明天才到他登场的时间啊!”
一位正在拍外景的央视记者,突然兴奋地大声说道。
随着他这声喊,大会堂前广场周围的所有媒体记者,全都看向那支刚刚抵达的车队、看向刚从车里下来的姚远和欧阳教授。
“我去!还真是姚远,另一位是欧阳教授,姚远的老师”
“太棒了,没想到今天能碰到这位小爷,运气真不错”
众多媒体记者齐齐欢呼起来。
紧接着,这些家伙拎着相机和摄像机,一个个撒腿狂奔,直奔大会堂安检口而来,试图采访姚远。
可惜的是,当他们赶到安检入口,姚远已带着欧阳教授通过安检,进入了警戒线里面。
看到这一幕,一位女记者不甘心地大声说道
“中午好,姚先生,能不能接受一下大家的采访,您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来大会堂,有什么事情吗?”
紧随其后,其余记者也纷纷高声附和。
“是的,姚先生,您来都来了,给大家一个采访的机会吧?”
“你好,姚先生,今天亚太股市还在暴跌,您认为这一轮暴跌哪天会停止?”
听到身后传来的这些问题,姚远和欧阳教授相视一笑,随即停住了脚步。
下一刻,姚远转头看向那些媒体记者,面带微笑大声说道
“中午好,各位记者朋友,大家辛苦了,中午还守在这里采访,真是非常敬业”
“我现在过来,不是来开会的,是陪着老师来财经委处理一点事情,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大家如果愿意等,就在这里等会也行,等我从大会堂里出来,再接受大家的采访”
说完,他冲警戒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