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控球致胜我就想站着把欧冠拿了再创三冠王的辉煌(2/7)
问题就又回到了之前杨诚提到过的。
巴萨和皇马在组队的时候,他们的目的都是倾向于打造球星,最大限度地帮助头牌球星们去发光。
但这样做会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后防线的稀烂。
想想是不是这样?
皇马和巴萨的后防线从来就没有好转过,而且他们也极不重视后防线。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重视了也没用啊。
现在的足球强调的是整体作战,前面的球星们只想着进攻,后防线怎么可能好得了?
当年皇马引进金球奖的卡纳瓦罗、萨穆埃尔等人,是牌面不够大,还是实力不够强?
可结果呢?
该拉胯照样拉胯!
还记得杨诚说过的,前世佩佩刚加盟皇马时,跟卡纳瓦罗说的那番话吗?
放到巴萨,其实也照样适用。
因为本质上,这两支球队的策略都是尽可能地凸显出前场的进攻优势。
只要我进球比你多,比赛我就赢了!
同样是这个道理的还有巴萨。
他们为什么如此喜欢中前场逼抢压迫?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根本没办法及时回防啊。
既然这样,那我干脆就不回防了,直接就在前场抢。
这种理念绝不是瓜迪奥拉首创的,而是很早就有的,只是主教练的取舍问题。
例如,里杰卡尔德执教期间,巴萨大破皇马的那场德比战,就是这一套打法。
所以戴维斯、德科等人的加盟才对巴萨如此重要。
但巴萨后防线的稀烂,那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区别就在于,你能不能扛得住巴萨的进攻压力,并在做到这点的基础上,还有余力去打击巴萨那条脆弱的后防线?
杨诚让所有人观看了本赛季毕尔巴鄂竞技踢巴萨的两场比赛。
首场是在毕尔巴鄂竞技的主场,2比2战平了巴萨。
贝尔萨的球队上半场取得了场面上的优势,压制住了巴萨,但在下半场体能不济,输得很惨。
次回合是在诺坎普,贝尔萨的球队苦苦坚持到了上半场第40分钟,但还是被巴萨破门了。
首回合比赛,控球率37比63。
次回合比赛则是变成了55比45。
“贝尔萨的战术是对的!”
杨诚接过了布莱恩·基德的话筒,对着所有人说道。
“想要全场压制住巴萨,那我们就需要付出比巴萨更多的跑动和体能消耗,我们至少需要全力拼抢75分钟,甚至到80分钟。”
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克洛普的多特蒙德是以全场逼抢压迫著称,但他们如果全力输出的话,最多只能维持60分钟,甚至可能只有55分钟。
有时候状态不大理想,或者是多线作战的时候,甚至到上半场结束前就撑不住了。
就好像毕尔巴鄂竞技本赛季第二次踢巴萨时那样。
“我们需要拥有比巴萨更加强烈的,对胜利,对冠军的渴望!”
“我们需要球员每一个人在球场上,百分之百的专注,尤其是在无球状态下,我们必须要保证零失误!”
“没有瑕疵,完美执行!”
杨诚这番话,让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变得鸦雀无声。
这可能吗?
这个世界上,哪来的完美?
所有人都知道,杨诚的意思是,要无限追求和接近完美!
这对任何一支球队,任何一名球员来说,都是极高的要求。
但贝斯沃特中国人能不能做到?
本赛季英超只丢了9个球,这被誉为是有史以来防守最牢固的球队。
佩佩和蒂亚戈·席尔瓦更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中卫组合。
杨诚觉得,可以一试!
“你们看过毕尔巴鄂竞技和巴萨的比赛,那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毕尔巴鄂竞技明明战术对路了,但还是赢不下比赛?”
杨诚没打算让助手们回答,而是自己给出了答案。
一张PPT,上面是毕尔巴鄂竞技两回合比赛的进攻数据和射门次数。
首回合主场,毕尔巴鄂竞技只有37的控球率,创造了3次射门,3次射正,进了2球。
但其中有一球是皮克的乌龙球。
而巴萨的射门次数是16次,9次射正,也是进2球。
次回合在诺坎普,45的控球率,毕尔巴鄂竞技只有区区4次射门,1次射正,没能进球。
巴萨是55的控球率,20次射门,14次射正,进2球。
这就是区别!
“毕尔巴鄂竞技输,是因为他们进攻能力不行,他们球员的个人能力不够强!”
踢过球的人都知道,足球比赛从来都只是90分钟内的较量。
只要我在这90分钟里,踢得比你好,我就赢了。
至于我是降级球队,我是业余球队,有关系吗?
没关系!
皇马还输给业余球队呢,能说明业余球队比皇马强?
毕尔巴鄂竞技是创造不出进攻机会!
但贝斯沃特中国人可以!
所以,同样一套战术打法,在毕尔巴鄂竞技的手中,跟在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手中,那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威胁!
当然,杨诚绝不会说,要完美复制毕尔巴鄂竞技的战术。
这不现实,甚至很愚蠢。
因为贝斯沃特中国人比毕尔巴鄂竞技更强!
各条线都要强出一大截!
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