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诡异村庄(1/2)
李平安给他们的装水的馕,装满了热水。
随后走进帐篷里,将热乎乎的水馕压在他们的小脚丫上。
又在火堆里多添了一把柴火,喝了一口酒暖暖身子。
便准备进入观想。
景煜凑了过来,说道:“李兄,西风,烈马,好酒,不如我们做首诗吧。
我出上句,你出下句。
纵雪染遍千山道,烈马西风见雄鹰!”
见李平安半晌没说话,景煜又道:“李兄,该你了。”
“我不会作诗。”李平安道。
“别开玩笑了,李兄。”
“真的不会,那些诗词跟我没什么关系。”
景煜:“.......那我们比剑如何?”
“我比不过你。”
李平安说的很轻松。
景煜有些急了,“不比怎么知道,我很好打的。”
“那也不打。”
景煜咬牙,“那我们比琴!”
“我不会弹琴。”
“你拉二胡,我弹琴!”
“哦~”
“那我们开始比?”景煜一喜。
“不比。”
景煜要被气疯了,“到底怎样,你才肯跟我比。”
李平安无奈道:“那这样如何,你去前面那个林子里等我,别打扰到孩子睡觉。”
“好,没问题!”
景煜一喜,三步化作两步蹿进了林子。
待他离开后,李平安重新定了定神。
进入观想状态。
命格:【勤能补拙】、【一心一意】发动
两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逝。
翌日清晨。
南下的队伍再次出发。
李平安无视身后那道幽怨的目光。
“知道关外的荒漠上什么最多吗?”景煜喊道。
没人答话,景煜也不觉得尴尬。
自问自答:“这荒漠中最多的便是尸鬼军!遇见它们便麻烦了。”
一轮明月被乌云笼罩,辽阔的大漠瀚海陷入了一片漆黑的夜色中。
没有人说话,没有声音。
只有偶尔从天空掠过的雁阵。
李平安听着耳边传来的风声,忽地捕捉到了脚步声。
是一个脚穿草鞋的汉子,压着帽子,看不清表情。
用羊皮裹着一柄刀,夹在腋窝里。
“能否借个火。”
李平安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
汉子坐了下来,将怀里鼓囊囊的东西取了出来。
是一只死鹰。
崔才瞥了一眼这汉子,警惕地握紧了腰间的武器。
汉子很快便将鹰的内部掏空,放干净血。
便开始用火烤了起来。
不一会儿,便旁若无人地吃了起来。
李平安抿了抿嘴唇,将酒葫芦递过去。
“有酒。”
汉子接过酒,将手中的鹰撕成两半,递给李平安一半。
李平安接过鹰,完成了这次交易。
说实话,他还没吃过这种东西。
今天尝了一口,感觉味道怪怪的。
没有多好吃,但也没有多难吃。
“兄弟,并非常人,即是儒生怎的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
景煜靠在树杈上,嘴里叼着一根杂草,悠悠地问道。
汉子沉默片刻,“早就不读书了。”
“不读书做什么?改行了?”景煜一如既往的能说。
李平安只管吃鹰肉,并没有多说话。
“找个人。”
“谁?”
“我女人,她姓燕,跟我一样也是个儒生,十年前失踪了。”
吃完了鹰肉,汉子道了声谢便离开了。
景煜自言自语地摇了摇头,“由儒转霸,心口一口戾气,倒真是可惜了这样一个人。”
第二天,南下的队伍继续出发。
晚上时分,赶到了一处村庄。
村庄不大,有一些破败,土墙茅顶,又矮又脏。
村口蹲着一个佝偻着背的小老头,手里拿着一根烟斗,缩着头。
见有人来了,站起身。
崔才喊道:“老汉,我们是行路的,天黑了能不能在村子里借宿一宿啊,我们付钱。”
小老头打量了一眼几人,见对方带着四个孩子。
警戒心才没有那么强了,“行,那跟我走吧。”
村子里安静的连狗吠声都没有,这个时间想必村子里的人都歇息了。
小老头提着油灯,走在最前面。
很快,来到一处院落。
小老头打开门,“村里人都睡了,老汉我住的屋子太小,你们便先在这儿对付一宿吧。”
崔成道了谢,老汉留了一盏油灯给他们,便离去了。
“感觉这个村子怎么有些古怪。”崔才皱着眉。
大哥崔成问:“具体说说。”
崔才抿了抿嘴唇,“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但总觉得一进村子有股阴森森的感觉。”
忽然,一声惊叫。
“景煜,你怎么了?”
景煜双眼一闭,仿佛忽然失去了意识一般,噗通倒在了地上。
将一旁本就有些胆小的胖俊吓了一大跳。
李平安蹲下身下,检查了一番。
气息、脉搏都很平稳。
就像是昏过去了一般。
“无碍,将他扶进里屋休息一下。”
崔成崔才将昏迷不醒的景煜扶进屋子里。
崔才道:“这小子怎么这么重。”
崔才是气血武夫,身上扛着百八十斤重的东西,健步如飞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背着景煜,倒真是废了他一把子力气。
“看样子,今晚就只能住这儿了。”崔成说。
“希望是我们想多了。”崔才道。
屋子里的食物肯定是不敢吃的,只能啃身上带的干粮。
“这个景煜平日里大话一套一套的,到了关键时刻第一个歇菜。”王毅撇了撇嘴。
崔才笑笑,表示对自家少爷话的赞同。
想来这书院也没什么神奇的,景煜这样的人都能进。
几人都凑在里屋。
崔成崔才二人今晚是肯定不会睡觉的,虽然李平安
随后走进帐篷里,将热乎乎的水馕压在他们的小脚丫上。
又在火堆里多添了一把柴火,喝了一口酒暖暖身子。
便准备进入观想。
景煜凑了过来,说道:“李兄,西风,烈马,好酒,不如我们做首诗吧。
我出上句,你出下句。
纵雪染遍千山道,烈马西风见雄鹰!”
见李平安半晌没说话,景煜又道:“李兄,该你了。”
“我不会作诗。”李平安道。
“别开玩笑了,李兄。”
“真的不会,那些诗词跟我没什么关系。”
景煜:“.......那我们比剑如何?”
“我比不过你。”
李平安说的很轻松。
景煜有些急了,“不比怎么知道,我很好打的。”
“那也不打。”
景煜咬牙,“那我们比琴!”
“我不会弹琴。”
“你拉二胡,我弹琴!”
“哦~”
“那我们开始比?”景煜一喜。
“不比。”
景煜要被气疯了,“到底怎样,你才肯跟我比。”
李平安无奈道:“那这样如何,你去前面那个林子里等我,别打扰到孩子睡觉。”
“好,没问题!”
景煜一喜,三步化作两步蹿进了林子。
待他离开后,李平安重新定了定神。
进入观想状态。
命格:【勤能补拙】、【一心一意】发动
两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逝。
翌日清晨。
南下的队伍再次出发。
李平安无视身后那道幽怨的目光。
“知道关外的荒漠上什么最多吗?”景煜喊道。
没人答话,景煜也不觉得尴尬。
自问自答:“这荒漠中最多的便是尸鬼军!遇见它们便麻烦了。”
一轮明月被乌云笼罩,辽阔的大漠瀚海陷入了一片漆黑的夜色中。
没有人说话,没有声音。
只有偶尔从天空掠过的雁阵。
李平安听着耳边传来的风声,忽地捕捉到了脚步声。
是一个脚穿草鞋的汉子,压着帽子,看不清表情。
用羊皮裹着一柄刀,夹在腋窝里。
“能否借个火。”
李平安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
汉子坐了下来,将怀里鼓囊囊的东西取了出来。
是一只死鹰。
崔才瞥了一眼这汉子,警惕地握紧了腰间的武器。
汉子很快便将鹰的内部掏空,放干净血。
便开始用火烤了起来。
不一会儿,便旁若无人地吃了起来。
李平安抿了抿嘴唇,将酒葫芦递过去。
“有酒。”
汉子接过酒,将手中的鹰撕成两半,递给李平安一半。
李平安接过鹰,完成了这次交易。
说实话,他还没吃过这种东西。
今天尝了一口,感觉味道怪怪的。
没有多好吃,但也没有多难吃。
“兄弟,并非常人,即是儒生怎的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
景煜靠在树杈上,嘴里叼着一根杂草,悠悠地问道。
汉子沉默片刻,“早就不读书了。”
“不读书做什么?改行了?”景煜一如既往的能说。
李平安只管吃鹰肉,并没有多说话。
“找个人。”
“谁?”
“我女人,她姓燕,跟我一样也是个儒生,十年前失踪了。”
吃完了鹰肉,汉子道了声谢便离开了。
景煜自言自语地摇了摇头,“由儒转霸,心口一口戾气,倒真是可惜了这样一个人。”
第二天,南下的队伍继续出发。
晚上时分,赶到了一处村庄。
村庄不大,有一些破败,土墙茅顶,又矮又脏。
村口蹲着一个佝偻着背的小老头,手里拿着一根烟斗,缩着头。
见有人来了,站起身。
崔才喊道:“老汉,我们是行路的,天黑了能不能在村子里借宿一宿啊,我们付钱。”
小老头打量了一眼几人,见对方带着四个孩子。
警戒心才没有那么强了,“行,那跟我走吧。”
村子里安静的连狗吠声都没有,这个时间想必村子里的人都歇息了。
小老头提着油灯,走在最前面。
很快,来到一处院落。
小老头打开门,“村里人都睡了,老汉我住的屋子太小,你们便先在这儿对付一宿吧。”
崔成道了谢,老汉留了一盏油灯给他们,便离去了。
“感觉这个村子怎么有些古怪。”崔才皱着眉。
大哥崔成问:“具体说说。”
崔才抿了抿嘴唇,“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但总觉得一进村子有股阴森森的感觉。”
忽然,一声惊叫。
“景煜,你怎么了?”
景煜双眼一闭,仿佛忽然失去了意识一般,噗通倒在了地上。
将一旁本就有些胆小的胖俊吓了一大跳。
李平安蹲下身下,检查了一番。
气息、脉搏都很平稳。
就像是昏过去了一般。
“无碍,将他扶进里屋休息一下。”
崔成崔才将昏迷不醒的景煜扶进屋子里。
崔才道:“这小子怎么这么重。”
崔才是气血武夫,身上扛着百八十斤重的东西,健步如飞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背着景煜,倒真是废了他一把子力气。
“看样子,今晚就只能住这儿了。”崔成说。
“希望是我们想多了。”崔才道。
屋子里的食物肯定是不敢吃的,只能啃身上带的干粮。
“这个景煜平日里大话一套一套的,到了关键时刻第一个歇菜。”王毅撇了撇嘴。
崔才笑笑,表示对自家少爷话的赞同。
想来这书院也没什么神奇的,景煜这样的人都能进。
几人都凑在里屋。
崔成崔才二人今晚是肯定不会睡觉的,虽然李平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