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眼前的情景让宋积云差点笑出声来。  

钱氏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没有想到,她照着女儿事先交待的说了一句话,就能让宋大老爷跑出来砸老太太的场子。  

她们家的云朵真的很能干。  

她应该更信任她们家的云朵才是。  

而曾氏呢,她恨不得把这个愚蠢的大儿子重新塞回她的肚子里去。  

“老大,你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的。”她感觉自己有些头重脚轻,扶着李氏的胳膊道,“姑娘家的婚事,你又是个做大伯的,我们就没有提前告诉你…”  

宋大良才不吃她这一套。  

他母亲最疼爱的是他的小弟弟宋三良。  

何况,元家这门亲事好啊!  

陪嫁点银子,远远地把人嫁了。  

这陪嫁的银子都不用从老二的家产里出,用钱氏的陪嫁就行了。  

只是不知道这元家和李大人有没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也不要紧,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认识李大人也是一样。  

这好歹也是桩案子。  

看样子他还得去趟苏州府。  

苏州府才是金山银窝,赚钱的地方。  

说不定他还能靠着元家这小子发笔财。  

宋大良“啧啧啧”地打断了曾氏的话,道:“娘,您也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我只问您一句话,曾家这婚书是三个月前立的,那个时候老二还在世,大侄女也不小了,为何那个时候没有过礼?要等到老二死了,躺在家里还没有出殡的时候,曾家急急忙忙跑过来下聘?”  

当然是因为他们没能想到老二死了之后,老二家的大姑娘会这么厉害,让他们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可这话曾氏不能说。  

她被噎得脖子都粗了。  

宋大良却觉得是因为老二过两天要下殡了,曾老爷想让自己的儿子给老二摔盆,这才急匆匆地非要赶在今天来下聘。  

他认为自己看穿了母亲、弟弟和曾家的把戏,这种被自己的母亲和弟弟排斥在外,被算计的感觉就更让他愤恨了。  

“自古结亲,除了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要三书六礼。”他点着曾家的婚书问曾老爷道:“我就想问问曾家,你们是什么时候合的八字,换的庚帖?什么时候商量的聘金,下的小定?  

“你们换庚帖、下小定都不用告知女方家的三姑六舅的吗?”  

宋大良还不嫌事大地问宋家的那些族老:“您老知道吗?”  

“给您老下帖子了吗?”  

“您老知道之前曾家和宋家订了亲吗?”  

宋家的族老们一个个摇头,看曾氏和曾老爷的目光都有些不悦。  

宋大良暗喜,想着:你不要是撇开我吗?行!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别想得到。  

他趾高气昂地站在大门台阶上,和不久前曾氏站在那里的模样是那么的相似,高声问看热闹的人:“这三书六礼都没有,算得上名媒正娶吗?”  

有那看戏不怕台高的回应道:“不算!”  

还有人道:“宋大老爷这话有道理。”  

“就是!”宋大良扬眉吐气地道,“这门亲事,我不承认!”  

宋九太爷看着,轻轻点头。  

曾老爷却在心里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还得硬着头皮对他道:“这门亲事是我和姑母定下来的…”  

“你别拿我母亲说事。”宋大良没等他说完,道,“谁不知道,我娘自打嫁到我们家就开始补贴你们曾家了。可如今她老人家年事已高,你们怎么还巴着她不放?”  

他说完,还对曾氏道:“娘,我也是抱外孙的人了,以后在外面的事,您少管,交给我就行了。您以后只管在家里念念经,逗逗孙子,抱抱重外孙就行了!”  

言下之意,是说曾氏老糊涂了。  

曾氏气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宋大良只觉得快意。  

他还撩宋三良:“舅舅、表兄再好,他们也是姓曾,你可别忘了,你姓宋。”  

宋三良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  

宋大良大笑,伸手去拽元允中。  

元允中忍了忍,才没打掉宋大良的爪子,让宋大良抓住了自己的胳膊。  

宋大良根本没有注意到,志得满意地指着元允中对众人道:“看见没有,这才是我们家家二房的大姑爷。还是李大人做的见证人。你们要是谁不服,找李大人打官司去。”  

看热闹的人哈哈大笑。  

宋大良得意洋洋,亲自介绍宋家的族老们给元允中认识:“这是九太爷!”  

古稀之年的宋九太爷朝着元允中慈祥的笑。  

元允中客气地喊了声“九太爷”。  

宋九太爷很高兴,亲自为他介绍宋家其他的族老。  

宋积云就朝着郑全使了个眼色。  

郑全会意,带着几个小厮把曾家下聘的东西都丢到了门外的大街上。  

曾老爷又羞又愧。  

李氏却是一阵尖叫:“婆婆,婆婆,您这是怎么了?”  

众人的目光循声望去。  

就看见曾氏捂着胸口,软绵绵地瘫在了地上。  

钱氏宅子的厅堂里,钱氏望着近看比在门口更加相貌不俗,气宇轩昂的元允中,拘谨地抬了抬手,客气地道:“喝茶!”  

元允中闻了闻茶叶,觉得还行,应酬般地呷了一口。  

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他才是这宅子的主人,钱氏是客人。  

钱氏勉强地朝着元允中笑了笑,让郑嬷嬷服侍他吃点心,把宋积云拉到了中堂后的小客厅,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