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过家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策带着锦衣卫押送着人,准备到蒙城。

然而越往豫州里面去,却越发现了不妥。

他们往前走了一段路后,发现前面的村庄,基本都有遭遇洗劫的痕迹。

被他们俘获的众人,都说这不是他们干的。

“不是他们干的,那便是召集他们的同伙干的。”

“这群人究竟有多少人马,我们也不知道。”

“事情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糟糕。”

“得快些到蒙城去通知当地的守军才行。”

原本想着朱厚照在这伙人中,不宜打草惊蛇。

但现在看来,明显不止与朱厚照混一起的那伙人。

这些白莲教的人,虽然蛊惑的都是普通百姓,看来起义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明显他们能困扰朝廷这么久,确实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对付的。

赵策留下一些人押送被抓获的人在后面,自己则带着人快马疾走往蒙城去。

前面探路的人,不时有消息传回。

一路前往蒙城的村庄,都有被掳掠过的痕迹。

据幸存的村民们说,有一伙身着红衣、骑着马匹,打着五色旗号的贼人,在他们村里杀人放火。

同时村里的男人,也被他们强行掳掠去,加入了他们。

粗粗估略之下,估计对方有上千人。

“上千人......”

“有武器,有马匹......”

这已经和正规军都差不多了。

蒙城只是一个内陆的小县城,地广人稀。

离最近的卫所,也隔了数百里。

如果这群人真的壮大到了一定的地步,恐怕蒙城都不好守了。

如果朱厚照混进了这么一大群人中,那更是麻烦。

谢千户皱着眉头:“豫州的白莲教教徒,居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说话间,对朱厚照的安危,更是担忧不已。

到了蒙城城外的地方,一行人停了下来。

前面探路的人还没回来,赵策等人找了个隐秘的地方,暂时等消息。

一行人脸色凝重,都在想着此次的事情。

然而探路的人还没回来,却听到了路的另一边,有马匹行走的声音传来。

赵策朝着身旁的人使了个眼色,大家都把马儿留在原地,轻声找地方隐藏了起来。

不多时。

一小队大概上百的人马,出现在了路的另一边。

这群人估计刚掳掠完,脸上还带着胜利的喜悦。

为首的那人,长相平凡,透露着一丝猥琐。

他旁边的人,一边骑马一边恭维着:“恭喜大都督!”

“你还是第一个被赵王奉为国师都督阳明教主的人。”

“以后我们兄弟们,就都跟着你干了!”

这被称为大都督的人,笑出了一口大黄牙。

“哈哈哈哈,等此次我们劝降了蒙城知县,进了城后,随便你们抢!”

“钱和女人,要多少有多少!”

一群人说说笑笑的朝着蒙城而去。

等他们走过之后,赵策皱着眉头。

这边过去就一条道,没有办法绕过去提前通知蒙城知县关闭城门防守。

赵策只能暂时把朱厚照的事情放下,直接道:“跟在他们后面。”

锦衣卫原本都是只听从皇帝命令的。

此次出来,皇帝让他们协助钦差办案。

若是换了别的文官,他们恐怕不会这么听话。

可跟着赵策,他们却莫名的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

总之,赵策说什么,他们也没有异议,只动作一致的跟随着。

等到他们跟在这些人后面,到了蒙城县外。

就发现蒙城的城门,早已经被紧紧的关闭了起来。

显然蒙城知县早已得到了消息,做好了准备。

赵策原本想着,等等看清楚情况再说。

他正想低声吩咐身旁的人暂时蛰伏起来,耳朵却灵敏的听到远处靠近城门的一条沟中,似乎传来了异样声。

“侯爷......”

“嘘......”

赵策制止了要说话的谢千户,朝着一个位置指了指。

众人不明所以的看过去,却没看出什么来。

赵策心中有些疑惑,想要偷偷摸过去看一下情况。

就听到那边骑着马在城门外的一伙人,打头那人开始高声喊着。

“城里的人听着!”

“我乃赵王特封国师都督......”

为首的人高声喊着,想要劝降城内的人。

然而他话还没喊完,便听到一声暴喝传来。

“杀贼人!”

循声望去,道路两旁突然出现了一大波人。

他们从两边围过来。

人群中,有穿衙役衣裳的。

也有穿普通百姓衣裳的。

为首的中年男人,身上穿着一件长袍,看起来气质颇为儒雅,手中却拿着大刀。

离他最近的贼人,在他跳出来时,便被他斩落马下。

看着地上淌着血,这中年男人淬了一口。

“呸!”

“我乃蒙城知县叶宽,你们这群白莲教妖人,竟敢打我蒙城的主意?”

“都给我杀了他们!”

说完,旁边的人蜂拥而上。

场面一时混乱不堪。

原本还想看定情况,等着看这些人什么打算的赵策等人,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

知县

一个文弱书生,居然彪悍如斯

赵策道:“去......去帮忙吧。”

蒙城知县手持大刀,在旁人的帮助下,又砍下了一个贼人的首级。

但他毕竟是个书生,这时候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

他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喘着粗气,手已经微微发着抖。

来劝降的人听说他自报家门,都朝着他围了过来。

虽然这让其他人好打了不少,可保护他的衙役们却压力顿增。

叶知县也想不到这伙人战斗力这么强悍,他正想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