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射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阳是在往下坠吗?”  

镐都城中,有人这样问。  

问的人疑心自己是看错了,眼花了。  

“是…是,好像是!”回答的人颤抖着声音,也疑心自己是看错了。  

还有反应较快的,忽然尖叫:“是真的,太阳在下坠,  

快跑啊!”  

跑啊!  

人们惊呆了,吓蒙了,有反应快的率先狂奔起来,其余人看到便也没头苍蝇似的跟着狂奔。  

可是往哪里逃呢?  

整个世界的太阳都在下坠,又能逃到哪里去?  

是的,不独独是镐都的百姓看到了太阳在下坠,便是整个大周天下的百姓,  

此时凡是能见到天空的,都看到了天空中那颗太阳似乎化身火球,在飞速下坠。  

甚至,都不止是大周百姓,而应该说,凡是生存在这片陆地上的人们,不论大周人,北燕人,还是乌孙人,又或者是扶南百夷人…  

总之,只要有眼睛的,都看到了。  

北燕,同样苦旱已久的燕王站在王宫的高处,仰头望天,喃喃道:“大周的新皇要射日,他能成功吗?”  

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此时很危险,却是谁都知道的。  

他身边的心腹重臣强作镇定,忙忙劝说:“大王,  

外间太过危险,还是先回宫内吧。”  

燕王却不肯,只说:“若这太阳当真要坠落,寡人便是躲入宫中又如何?这宫殿还能挡得住…”  

挡得住一颗坠落的太阳吗?  

乌孙草原,雪山之巅。  

不,如今没有雪山了。从天下大旱,那魔日灼灼燃空那时起,这雪山上的雪就在不停融化。  

再到最近,雪山上积雪尽去。  

那些千年不化的寒冰,也不过是尽数化作水液,流淌入大地,滋润着乌孙草原。倒是使这草原上的水土勉强保持住了,天狼族的日子也还能过得下去。  

但即便如此,长久的未雨依旧使得草原上人心惶惶。  

雪白的巨狼蹲伏于山巅,却是将头颅仰起。  

他仰头观日,身后是表情恭敬,又眼含倔强的天狼公主。  

天狼公主道:“老祖,这周皇射日之后,  

必定元气大伤。到那时,便是我们狼骑军重入中原之日。此番,  

我天狼族必雪前耻!”  

她说得十分激昂,  

眼中燃烧的是熊熊野心。  

狼巫句突却只顾仰头看天,闻听她这宣誓般的话语,也只是轻轻一哂道:“粟姬,你忘了大周的皇后了吗?”  

大周的皇后,那不就是曾经的楚王妃吗?  

天狼公主顿时一哽,激昂的话语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曾经被江湖豪客都俯首支配的恐惧,让天狼公主霎时僵住了脸面。  

太阳还在飞速下坠。  

终于在某一刻,这片陆地上的生灵都看到,天空中,太阳下,一个巨大的身影,如同法天象地的神灵被映射而出。  

那身影扣弦开弓,箭出,仿佛天地洪流,破开混沌。  

没有人注意到,这同一时刻,停止了祭天舞,跪在祭天台上的江琬终于用出了收藏好的最后一个特殊状态:奉天承运!  

如果天意真有灵,她愿伏跪,以虔诚祝祷。  

奉天承运是江琬曾经在宣政殿签出的超级秘法。  

前面使用各种状态加持的时候,她都没用奉天承运,这却不是舍不得,而是害怕天空中的金乌魔魂有所感应,从而影响到射日进行。  

这不是江琬想多了,而是通过先前推算天道命运,结果却数度被魔魂遮掩天机,甚至造成反噬,从而看出来的。  

所以江琬才不在一开始就用奉天承运,因为奉天承运太特殊了。  

特殊到什么程度呢?  

简单说就是,一旦开启奉天承运,那你就相当于是老天爷的亲儿子,真正的天选之子!  

没有奉天承运的时候,你去祭天迎神,老天可能会给你回应,也可能不给你回应,当然,大概率是不回应的。  

然而一旦开启奉天承运,那再祭天,不止是百分百会有回应,还一定会是大量的,正面的,喘口气说不定都能接到仙露的那种回应。  

这种幸运,已经超脱凡俗,根本就是上升到因果律和规则上面了。  

当江琬如此虔诚祝祷秦夙射日一定成功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射日神箭携赫赫威势而出,箭尾部携带的那些滔滔洪流中,恍惚间似有万民的诵念,时空的加持,天地的意志,还有秦夙那一往无前的造化之剑!  

天空中,那太阳火球仿佛化成了一只张牙舞爪的狰狞巨鸟。  

它振翅扑来,一声厉啸。  

唳——  

凡人尽皆卧倒,修者苦苦支撑。  

只有秦夙,在漫天的火红下,非但不退,反而还一鼓作气。  

不,他其实回头看了一眼。  

这一眼,他将江琬伏跪的身影收入了目中。  

然后他转回头,最终将身一跃。  

以身化剑!  

这才是他身为造化境的,真正的,最强一剑。  

他将自己化成了一柄剑,又将这柄剑融入了飞向太阳的射日神箭中。  

没有人知道,这一刻他所思所想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勇气致使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这一举动。总归,他是这样做了。  

江琬仰头,她以为自己是在声嘶力竭地喊。  

可实际上,她却根本就没能够发出声音。  

她是无声地在嘶喊:“阿夙!回来!”  

没有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