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2章 五行立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牛,哈哈,和咱们当年一样。”

陈浔心态依旧还是相当乐观,“不着急,它们悟性没有问题,把那股惰性抹除便好,老牛你可是阵帝,传道小辈那岂不是手到擒来。”

他又夸起了大黑牛,多年来,陈浔对大黑牛称赞最多的就是此事。

“哞!”大黑牛狠狠喷出一口鼻息,看样子是被夸高兴了,又扭头传道起来,相当称职。

不过仙人传道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小辈直接开悟,带着一股先天玄妙造化,山族修仙阵道的速度也不算太慢。

而过去迁移阵法相当契合山族大道,只要它们在阵道真正上路,后续反而会简单许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当陈浔随手掏出一座大岳摆在山族生灵前,后者激动狂啸了三日,在平原上鬼哭狼嚎的,看得山原眼中也是无奈得很,从前也没发现自己种族竟这般没出息,眼界终归是不同了。

仙界的季节变化又渐渐开始。

一晃眼便又是五百载岁月。

平原中一处湖畔旁围了数百头目光炯炯的山族修士,它们正在摆阵,一股玄奥的法力正在从它们体内逸散,就连庞大身影都变得飘忽了不少。

“昂!”

一道震吼声在空气中激荡,湖面泛起微波,然而那一刻,“嗡——”湖面就在这般眼睁睁的消失了,留下一片干涸的大地,就连湖中的灵植也随之消失。

万里外。

一头山族修士正在神色严肃的摆阵,没有阵石仙材,仅仅只是在波动草木的势,瞬间引起小范围的风吹草动,从外看来就像是改变了一方天地规则。

“嗯...这就是牛祖所说的最高阵道造诣,白嫖。”它自顾自的点头,陷入了深思,“若未来阵道大成,打猎就不成问题了,嘿,昂~~”

想着想着,它就笑出了声。

最高阵道造诣就是利用天地环境,无声无息的改变一切,让生灵入阵之时而毫无察觉,这不就是最高的捕猎境界,而且还不用自己日夜蹲守。

阵势被猎物破坏后,再布阵一次等待下次猎物便是!

它自觉自己真是天才

但最可惜的就是,他问过牛祖,阵道不能凭空造物,要是能造物就更好了。

就在它想入非非时,突然,它被大水淹没了!

没错,毫无征兆的,它出现在了水底,大惊失色:“昂?!!我不是在地上吗,哪来的水,谁凭空造物把我给淹了?!昂~~~!”

轰隆隆

它满脸暴怒之色的从水底冲出,水渍不断从它庞大身躯中脱落,正环视四方想找出究竟是谁在偷袭它!

突然,它神色一怔。

这湖怎么那么熟悉,记得不是在这里啊

吼!

它咆哮一声,似乎知道了什么,目光锁定某个方向,轰然朝着那里杀去。

很快。

那个地方便打起来了,两头山族修士扭打在了一起,头顶头,神色相当凶狠,谁也不惯着谁,其余山族生灵则是在一旁低吼咆哮,像是在助威一般。

遥远处。

大黑牛静立在草地,一脸坦然神色。

山原站在它背后,俯瞰着苍茫平原,它如今的眼神已不再像从前那般清澈,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精明般的慧芒,就连气息都变得沉稳无比。

它略微垂眸,声音低沉而浑厚道:“牛祖,全体族灵皆已入道。”

而山原作为山族有史以来最为天才之辈,且又是仙境生灵,过去迁移阵法的入道进度在族中遥遥领先,而且已经完全掌握六合仙域仙魔老祖们的赶路道术。

“哞...”大黑牛缓缓喷出一口鼻息,它缓缓抬头,目光深邃的看向高天,“哞哞~~”

山原也随之望去,目光微凝。

它知道牛祖的意思,南宫仙尊在前方引路,不久后它们山族与过去平原就将随着那条偏离出的过去大道脉络前行,以最快速度抵达传说中的恒古仙疆。

“昂~”山原垂首。

……

修道无岁月,山族追随大黑牛一年又一年的在过去大道本源最浓郁处不断修炼阵道,没有受到任何外界打扰。

仙界历,四十四万一千年。

小山坡上的草木无风自动,方圆万里内的仙气疯狂解体,幻化成了极其浓郁的五色灵气,而它们并未融合交织而是游离在天地间。

轰隆隆

仙穹深处有一道古老深邃的闷雷缓缓炸响,相当突兀,毫无征兆。

天地间渐渐刮起了一阵妖风,令人不寒而栗。

平原上各方的山族修士有些惊慌,不是当初那种大道不祥之感,而是更加恐怖的心空之感,竟有一种大道欲要离体的飘忽之感...但很快,这种感觉消失了。

因为虚空中正在绽放相当璀璨壮阔的祥瑞之象,有无尽宏大道音正在从虚空的四面八方传出,不知从何处起,从何处落。

草地上。

大黑牛眼眶暴涨,就连它不怎么用的五行仙瞳都给看出来了!

“哞...”它此刻仙识有些混沌,竟有一股被问道之感,而那种问道之感正是从那些虚无缥缈的道音中而来。



有山族修士无意识的匍匐朝拜,聆听大道真言。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山族生灵匍匐朝拜,最终,连山族老祖都抵御不住那种真正大道的威压之感。

它也眼眶颤抖的跪了,被道音真言镇压之感它还是第一次体会到,相当无力,只觉那是一种生命层次的差距,如蝼蚁望天:“啊?!”

但若是道之恒在这里,想必他应该会想到熟悉这一幕,当年双生族就是如此,在他悟道时被收服,之后此族便随他座下听道多年,最后在六合仙域打下了一片天地。

小山坡上。

历经陈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