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一比零(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ndre不给机会,他很稳。”  

“下路也打开口子,后面只要围绕兮夜来打,韩国队要怎么开我们双c?”  

“乌兹对位领先10刀了…”  

各处都是好消息。  

而在中国队语音。  

队员开始享受游戏,说些骚话。  

如果说之前组织攻防的态度,算是比较严肃的话,到了这会,乌兹等人信心大增——  

这版本,中路单纯赢线的效果都会让对面下路缓慢失血,现在赢线又发育超前,左尹很容易成为对手的梦魔。  

大家很清楚一个事实。  

这版本的中野关系,可以不做事,也可以让资源等接大团,唯独不可以输了线权还落后1K左右的经济。  

统计一下过去的对局数据就知道。  

18年的版本,适合参与碰撞,利用单点优势给予对手压力的事,很容易办成。就算对手不想交流,先锋跟小龙也会逼对手出来交流。  

再一个,积累的过程才需要考虑方式,结出果实之后,一般只需要碾过去,失误别犯太大。  

用解说的话讲就是别把该赢的局送出去。  

此时。  

中国队领先1.6K,小明给出的决策特简单。  

放左尹积极换血,强保最少一侧视野,然后看情况应变。另外,在进攻施压的时候,运用整合起来的阵型,只突出一到两个箭头,利用兵线转动重心。  

说起来很简单。  

这就是优势方组织推进,需要做好的几个部分。想打出压迫的效果,一视野,二换血,三留余地。  

再看阵容也知道。  

左尹、卡莎的双c搭配,不那么吃站位地形,不像寒冰、维鲁斯这种,容易在进与退之间,突然失位。  

宁思路更简单。  

我要入侵,我要入侵,我要入侵。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借助中路强势压缩对方打野的活动范围,减去选项,算是宁做得比较好的内容。  

更何况。  

左尹领先一千经济跟其他路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有得选,谁都喜欢前期对线由中路领头。  

接下来的一分钟。  

宁住在中路附近,小明等卡莎吃掉前排兵,判断女坦没有太多的威胁,才会往中跑。  

补了装备的左尹,Poke伤害让Faker受不鸟。  

他什么都没做,就被压出经验区,全部精力放在规避飞星和气泡上,不敢反扑。  

Score也想帮中。  

可下路连续pin信号,知道对面中野辅连体,他一个猪妹怎么开左尹?人少打人多,疯了才干。  

先锋42秒。  

Score知道自己得做事,自己大招马上好,能配合的地方不多。  

而如果留着大招去争先锋,这个时间点,剑姬完全没办法跟酒桶的作用比。  

正如此。  

Score确定中国队优先保没闪的左尹抢线Poke打压制,同时,对面一定不会放过这只该拿到手的先锋。  

怎么办?  

这时候提前准备视野也不行。  

思来想去,Score盯上了乌兹。  

按照之前的分析,优势方打先锋团,如果下线不好处理掉,辅助会先动,防正面少人。交换资源的一方,则是推下磨塔吃小龙,下塔不好拆掉。  

那么,上侧跟下侧地图,存在比较宽的空间,如果乌兹“贪线”,应该可以安排掉他。  

对,就靠安排乌兹止损。  

乌兹承认,这一局有点不够刺激。  

教练安排了中野辅战术——其实就是野辅保左尹装比,别被人家干了。  

所以。  

下路不能打起来,实际上,也打不起来,他知道尺帝挺想跟他换血,可上波抓完,维鲁斯失去了类似的机会。  

没办法。  

这就是AD的局限。想打一号位,就得忍受发育期的寂寞,战术不在下,换血也没意义。  

马上就是先锋回合。  

见维鲁斯积极垫刀,乌兹有点想笑。这有什么用?我方泰坦酒桶左尹往大龙附近一站,谁敢过来看。  

反倒是小明发现女坦没有先动,钩墙靠上,提前找队友去了。  

这个时间点。  

女坦不露头,卡莎缩在一塔后等情况就行,类似的防守操作,在RNG时就天天执行,大家都有经验。  

“猪妹想干嘛?他想保下推塔吗,但下路就一波线,防御塔的血量也很好。”  

刚说完。  

维鲁斯开始补后排兵,女坦绕视野重新藏在后草,等猪妹汇合。  

然后。  

全世界的观众看着尺帝演戏,上侧野辅先开先锋,左尹站在中路上侧草丛威胁加里奥吃塔刀。  

“不对,乌兹好像以为下路只有尺帝一个人。”  

线没有彻底进入防御塔就被卡莎拦截。  

7秒。  

先锋四千血,韩国队没人窥探,兮夜超远飞星砸中加里奥,顺手交E,逼出冲拳。很快,Faker按B回城,准备赶在中国队抱团来中之前,补满状态进行防守。  

而在下路。  

新的一波兵线过来,此时,Score后背都是湿的。  

说实话,这样的博弈,他们肯定亏了,可不开,就起不到突然出手的效果,更何况队友都等着呢,他们很需要一个人头来鼓舞士气。  

一步,又一步。  

知道卡莎有净化有闪。  

卡莎交Q清后排兵刹,只见猪妹QR甩狙,坚冰飞向卡莎。  

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