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章 暂时的狂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根本判断不了。”g2教练知道八强这个成绩,老板不会满意,所以他不介意说这些,“韩国队的比赛,很多博弈我能够预估到过程。这就是我看好rng的地方。”  

“输了,我们当然很难受,但这同样是宝贵的经验。”  

g2留给观众最后的形象,无非就是输得起,和阿p第三局即将结束时皱巴巴哭泣的脸,看起来,他伤心极了。  

而在胜利者这边,采访气氛自然不同。  

记者问了几个有趣的问题,包括选人和一些操作判断。  

欢乐与轻松间,队员们惬意极了。  

乌兹自感打了这么多年比赛,这是他最轻松的晋级过程,从小组到八强,他只需要跟上教练的思路,就能碾过去。  

同样。  

rng三比零晋级的战绩不止鼓舞了观众,也鼓舞了edg和we。  

摧枯拉朽,没有悬念的意义很大。  

秦明在聚餐的时候,接到了阿布、红米恭喜晋级的电话。  

从背景来说,lpl提前开启对韩国赛区霸主位置的争抢,大家慢慢有心气起来,越发注重对青训的培养。  

随着s7世界赛进行,尤其是rng轻取g2,观众们想起edgar教练的豪言,很希望lpl才是四强占三席的一方,这样,他们就能用最大的声音一致对外,“羞辱”那批内部骨头软到还没打,就开始跟着韩国赛区叫好的货色。  

挂掉电话。  

秦明回到餐桌,对着高高兴兴的队员喊话:“保持这个状态,打好每一场对局,我们肯定能走到最后!”  

队员们怪叫着给主教练喝彩。  

次日。  

借着四强lpl已有一席的声势,振奋的观众见证了韩式运营对决,edg苦战四局,被ssg三比一。  

“我说过,我们会占据三个位置,因为我们赛区只有三个名额。”  

赛后群访,edgar再一次提起这个承诺。  

小组赛被双杀不影响他们战胜edg。  

弹幕狂嘘,edgar越说越兴奋,连带着安掌门也恢复傲气。  

这里是中国。  

观众再愤怒又能怎样?  

作为种族主义者,edgar巴不得不受中国人喜欢,忍了一肚子气的他,终于有机会撒欢,只差来一曲江南style作为背景乐,现场扭动身体。  

一想到八强之前,被韩国观众喷成煞笔,他就不爽。  

当然。  

edgar的嘴巴向来如此,他不在乎怒火与争议,他懂得怎么让韩国观众喜欢他、支持他,就像教练评选里,二冠王扣马在本土人气上,并没有edgar基本盘坚固,这家伙刚好迎合了韩国民间对东方大国的不安和仇恨,有时候,暴论吃香总是因为极端存在土壤。  

戾气是一柄利刃,它太锋利,锋利到大家根本无法忽视。  

群访结束。  

中韩喷涌的舆论让拳头也笑了。  

前面还因为观赏性不足,导致收视下降,结果edgar这一拱火,中韩民众更愿意挤出时间讨论正在进行的八强赛。  

这就是暴论,只要当事人不在乎,不怕被骂,它的情绪挑动能力比任何一种方式来得直接,反馈效果更好。  

那有没有喷edg的呢?  

不喷才是怪事。  

这四局里,稍微握有免喷权的只有iboy。  

这不是说iboy没责任,而是观众用朴素的对比观认为,中路scout可以做得更好,上路use抗压失败,老毛病,厂长打出了这两年的高光,只是因为犹犹豫豫的决策,使得观众把很大的火力放到了野辅身上,尤其是辅助iko。  

很多人总喜欢以果导因。  

但其实,那两年,iko风评并不好,不是大家不认可他的实力,而是决策问题辅助没锅,好像说不过去,但加上今年的野区生态的确适合厂长,也就显得辅助的问题进一步放大,谁让iko的基本盘也没厂长稳定?  

这就好比五个人里,ad夏季赛才加入,他给观众更多的印象停留在惊喜上,且这四局,iboy使用霞极限勾引的镜头不少,反应还是那样快,同样衬得另一个搭档有罪过。  

用秦明看到的内容来讲。  

bp头铁只是一部分,也不是秦明不去提醒edg,而是他们能打得东西本身就少,小组赛提点一下,直接压过去,到了八强打ssg,做不到压过去怎么办?  

问题的本质就是如此,打到这样的强度,edg根基太浅。  

这从定位也能看出,use抗压不稳定的毛病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别说众生平等,打枯萎四六都做不到,失血太多,scout被皇冠拿经验锁住,厂长又被ssg视野安排的明明白白,再加上决策犹豫,越是稳扎稳打,ssg越不怕。  

什么叫慢性死亡。  

edg用四局比赛证明了这一点,看着人头不差,经济不差,打到后期就是会被ssg一波流带走。  

这个bo5,corejj的洛大放异彩。  

枯萎拿优势是观众想得到的结果,反倒是iko失色,大家很不舒服,洛打风女,塔姆打布隆,璐璐打宝石,corejj的出色发挥让ssg的阵地战多了几分冲击力,成了edg处理不了的怪物,打出洛的ban位。  

当然。  

edg不可能把全部注意力放到辅助身上,他们没有那个精力和资本。  

毫无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