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当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实一统三国,这是武家一直就有的想法,相信白家和司马家也一样。”  

有哪个皇帝,不想统一天下,将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其他国家收服呢?  

“天命显化以前,此事难以做到,三国实力并没有绝对的差距,天命显化之后,大周虽然领先于齐、晋两国,但陡然复杂的局势,也不支持发动统一之战。”  

“在人庙前辈的提议下,我动了这个心思,并决定统一。”  

周清好奇:“白家会愿意?”  

“玄黄生命源地的人族,该归于一统了,这是时代的必然性,由不得他们反对,人庙的前辈也是更支持一统的。”  

明圣笑道:“同时也要感谢纯阳道友,他代表玄都观做出了决定,支持统一。”  

“玄都观,此时已经成为了大周国教。”  

周清:“…”  

观主,你这个转变的也太过丝滑了吧?  

三国统一前,我玄都观就有国教的身份,统一之后,还是国教。  

这个位置坐的是真稳。  

玄都观成了大周国教,和诸圣书院并不冲突。  

对这个国家来说,前者是教派,后者是书院,性质并不相同。  

“总之,在经过一番磋商之后,人庙和大周给予白家一定的补偿,而白家则是主动退位,两国和平合并。”  

“此时,人庙算是大周的庇护者,有派遣强者来坐镇,但并不干预大周事务,只起到震慑外敌的作用。”  

“也是在三国一统之后,我借助暴涨的人道气运,晋升到了四叶掌命尊。”  

“这是好事。”周清说道:  

“我只担心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既然是这样,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大家都愿意的事情,那么自然没有问题,周清也不会多管。  

反正三国统一后,玄都观依然是国教,且地位更高了,又因为人道气运的约束,大周皇室肯定会尽心尽力的庇护百姓,不用担心什么问题。  

明圣轻叹:“和人庙相比,大周犹如蜉蝣,实在没有什么能让他们觊觎的地方。”  

真龙不会觊觎一只蚂蚁的食物。  

“对了,在你离开的这几年里,岁帝已经突破到造物主了,当世生灵除了你以外,便属岁帝走的最远。”  

周清笑着点头:“她能突破,在我的预料之中。”  

他从月亮上下来时,岁帝就已经是四叶掌命尊了,这些年过去,以岁帝的底蕴还有机缘,迈出这一步,可以说是理所当然。  

如果没有周清,那岁帝就是当世生灵中最耀眼的那一个,哪怕是现在,各界强者也已经关注到了这位惊艳的凤凰。  

能够在这个时候晋升造物主,未来岁帝可以说是前途不可限量,被很多人看好。  

周清又问道:“这几年可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发生?”  

“有不少。”  

明圣答道:“七年前,天墟异变,爆发出了比当初八大仙界一起进入时还要恐怖的威能,然后天母从中走出,不过看起来无恙。”  

“原来是此事。”周清轻轻点头。  

他之前进入天墟寻找玄黄印碎片的时候,就遇见了天母,不过周清立马跑了。  

明圣所说之事,显然是那一次的后续。  

周清问道:“后面天母有什么动作吗?”  

“这一位那次离开天墟后,就再也没有露面了,倒是天母教,发展的极快,甚至已经扩张到了其他世界。”  

周清琢磨了一下,感叹道:“这位大道主,还真是神秘。”  

天母到底有什么谋划,是周清一直好奇,却一直没能发现的事情。  

“确实如此,我在人庙时听说了一些消息,据说哪怕在所有道主之中,天母都是最神秘的那一列。”  

“除了此事以外,也有和其他道主相关的事情。”明圣道:  

“名为蛊祖的道主,占据了无序之境,将那里清理了一遍,现在无序之境已经改名为了蛊境,蛊祖传下炼蛊修蛊之道,引起了热潮,前往蛊境之人络绎不绝。”  

“那炼蛊之道,我特意了解过,需要选一蛊虫,为本命之蛊,性命双修,蛊祖传下的诸多蛊虫,效果各异,有的能增长力量,有的能延长寿元,还有能帮助悟道,提升天赋悟性,神奇无比,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蛊祖就是一只蛊虫成道,号称是集诸天之蛊的力量于一身。”周清说道:  

“修炼他传下的蛊,待修行者死后,本命蛊虫就会回归蛊祖,他这是图谋不小。”  

“不过有的蛊虫确实神奇,只要不炼本命蛊,仅是利用蛊虫的力量来辅助修行,也能带来不小的好处。”  

太素之前和周清说过玄黄界这些道主的一些信息,蛊祖自然没有遗漏。  

“人界的前辈也是如此说的。”明圣说道:  

“元海道主和烛龙之祖共同占据了四海之地,四海的大部分族群,都已经归附这两位道主,海洋之威大壮。”  

周清听到这里,提问道:  

“那位烛龙之祖又是什么情况?之前应该没有他的痕迹。”  

“他是四年前从其他世界来到玄黄界的,刚来此地,便直接统御了玄黄界龙族。”  

周清了然:“原来是一位外来者。”  

玄黄界这样的特殊情况,肯定会把其他世界的道主吸引过来的。  

而海洋被这两位道主占据,那当初云江龙君拒绝回归西海龙宫的决定,现在看来也算是有利有弊。  

利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