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赶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得知你已经渡劫成仙了,我也非常开心,能够渡过成仙劫,很优秀很优秀。”  

“世上少有人能及。”  

十五载岁月,玄黄界中的渡劫登仙者诚然不少,但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年纪极大的人。  

像敖玄薇她们这样的年纪,以成仙之关来说,是很小的,远低于以前的成仙平均年龄。  

这代表着出色的天赋,远大的未来,天命完整显化,仙境绝对不是她们的极限。  

未来虚无虚空的高层,必然有她们一席之地。  

在末法期,很多人困顿不前,憾然长逝,不是因为他们不天才,不代表他们不如天命期的人,只是因为天地环境的限制。  

从来就没有什么今人不如古人,本界人不如异界人的铁则。  

古代的月亮不比现在圆,其他世界的也是如此,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  

如今天地枷锁尽去,对很多人来说,正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能走到今天,还多亏了有缘和你走到一起。”敖玄薇眉眼间全是笑意。  

周清贫嘴:“那你可得好好珍惜我。”  

他又和敖玄薇聊了不少事情,得知云江龙君已经修行到堪比二劫仙境的中位真神了。  

现在不是以前了,在天命显化的年代,用十五年时间突破这道关卡,算是正常速度吧。  

并且云江龙君炼化的那枚龙神神格,是上位真神级别,他可以按部就班的走到那个层次。  

不过到了上位真神之后,如何突破神格桎梏,进入神王之境,那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此外,像云江龙后,还有敖玄薇的几位兄长,修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都已经到了大罗天境左右。  

碧落之龙,九天桥这两件宝物,他们也是可以短暂借用的,如此条件,以真龙之躯修行起来并不难。  

到了这个阶段,像碧落之龙之类的宝物,已经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哪怕是公诸于世,周清也不在意。  

谁会因为这种宝物,来得罪他一个天尊呢?  

况且这类宝物,其实并非不可制作。  

敖玄薇倒还是一劫仙,她渡劫的时间,也不比白若月早多少。  

连渡两劫这样的事情,并不简单,需要各种特殊情况加持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时候并不用执着。  

对于敖玄薇她们选择先行渡劫成仙,周清是赞同的。  

“父亲当年去了西海龙宫后,龙皇也出面了,不过他并没有阻止父亲了结恩怨。”  

敖玄薇又说起一事:“在父亲斩杀当年所有的仇人,抹除所有隐患后,龙皇才开口劝导父亲,希望他不要对西海龙宫赶尽杀绝。”  

“其实父亲本就不准备彻底覆灭西海龙宫,当年西海龙宫之变,只是西海龙君,现在是上一任西海龙君了,是他那一脉,及其党羽掀起的,龙宫中还有一部分水族,并没有落井下石,父亲与他们没有恩怨,不会牵连无辜。”  

周清轻轻点头,冤有头,债有主,谁作的恶,谁来还就行,这很正常。  

云江龙君那一脉,当年遭到背叛,势微衰落,这一切都是前西海龙君一脉主导的事情,许多人并没有参与,一开始都不知道,甚至有的人,还暗中伸出过援手。  

不然的话,如果当年的西海龙宫齐心协力,所有水族都针对云江龙君那一脉,那他连逃出西海,上岸躲避的机会都没有。  

如西海龙宫这种体量的势力,内部派系是很复杂的。  

云江龙君能够保持理智,只杀仇敌,不牵连不相干之人,这是没有问题的。  

且敖玄薇都说了,云江龙君抹除了西海中的所有隐患,什么有漏网之鱼苦修百年,回来复仇之事,不会发生了。  

强大的实力能让你快意恩仇,但也绝不是你胡作非为的理由。  

“事后,龙皇还有西海龙宫的很多人,邀请父亲回归西海,主宰西海龙宫,不过父亲拒绝了。”  

敖玄薇接着说道:“数百年过去,西海中父亲熟悉的人和物,都已不再,他选择回到云江。”  

“现在西海已经有了新的龙君,是当年暗中帮过父亲的一位叔伯的子嗣。”  

“龙皇倒是打的好算盘。”周清道:  

“要是你们回归西海龙宫,那四海龙族的实力,瞬间就大涨了。”  

到时候,多了一神一仙,还有周清这个与之关系密切者,四海龙族赚大了。  

敖玄薇摇头,“终究是不同了,以后我们和四海龙族的关系,应该会逐渐淡去。”  

同为龙族,但也有亲疏远近之别。  

“还有天龙门的问题,父亲也顺手解决了。”  

天龙门仅是一流…曾经的一流势力,既无仙器,也无其他的仙级手段,自己的靠山也不顶用了。  

面对已经成神的云江龙君,天龙门就真是顺手的事情。  

这也算是了结了周清和天龙门的恩怨。  

什么档次,根本不配周清亲自出手。  

“对了。”  

敖玄薇想起了一事,说道:  

“四海之内,也有归来的古代强者,并且不止一个,龙皇和他们接触过,那些人和东海龙宫来往密切。”  

“无妨。”  

周清不是很在意,“我早就知道海洋中也有人沉睡,也接触过一部分。”  

“不管是什么情况,现在我都能应对。”  

各处宝地中沉睡的古代强者,最高也就是元境,更上面的道主,他们要更特殊一些。  

所以和东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