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太极图(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深夜时分,曲终人散。  

周清将独孤、燕狂徒等人送下昆仑山,说道:  

“各位师弟师妹,希望百年之后,大家依然初心不变,保持着如今的情谊,多年后再会时,还能像今日一样畅饮,谈玄论道。”  

石易大笑,“不会辜负师兄期望的,百年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再来这里。”  

以他们的天赋和境界而言,正常来说活过百年时间,这丝毫不是问题。  

就怕在修行路上遇到了什么意外,导致未能走到巅峰便提前殒落了。  

“初心不变,友谊长存!”  

“师兄,未来再见。”  

诸人与周清告别,离开了昆仑山。  

玄都观内各方对周清的关注都很频繁,此刻见独孤他们从昆仑山离开,很多人都非常羡慕。  

一些尊者、地境竟然也能得到周清这个仙人的邀请招待,这无疑是让人恨不得取而代之的事情。  

别的不说,有这么一遭经历后,慕容嫣然他们在玄都观的地位,定然会截然不同。  

他们在玄都观会受到更多重视,能得到超过他们本身天赋与境界的地位、资源,一切都只因他们与周清有着还算不错的关系。  

周清毕竟已经是拥有了自己的玉清观,这些他还认可的朋友,也算是一种羁绊。  

这让许多人都大为后悔。  

这位新晋的三劫仙,明显是重情重义之辈,他们当年怎么就没有周清还未起势时,与他打好关系呢。  

如今再想做这样的事情,已经晚了。  

你换个其他的尊者、地境,在这样的时期想要见周清一面都不可能,更别说拉上关系。  

有些机会一旦错过,那就是永远失去,不会再有第二次。  

中二一点来说,就是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转身上了昆仑山,宴会场地已经被收拾干净了。  

周清的昆仑山上,除了安琅和周清以外,还是有其他弟子的,专门复杂打理杂事。  

对那些事族弟子而言,如今他们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范。  

周清只要放出话来,那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把族内最天才的后辈送到他身边打杂。  

周清进入房间,仙酿中的酒力化散,而后他开始查看今天的盲盒。  

今天的三个盲盒早已刷新,只不过刚才没买。  

一粒松子,一颗蚕豆,一颗葡萄,这就是今天盲盒的模样,把周清看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今天的盲盒,是小微体型专场吗?  

不过价格都不低,都要五十年寿命才能买到,比开出了悲苦竹灵根的那个盲盒还要贵。  

周清最终选择购买葡萄模样的盲盒,不为别的,只因为在松子、蚕豆、葡萄这三样东西中,他更喜欢吃葡萄…  

待葡萄盲盒打开后,一把红色的宝剑出现在周清身前。  

都不用金手指介绍,在此剑出现的那一刻,周清就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了。  

这是一件三劫仙器。  

下一秒金手指给出的信息,也证明了他的感知无错。  

天赤血剑:三劫仙器,天地流赤血,仙剑自然成,此乃天授之剑,执天之威严,代天刑罚“还算不错。”  

周清轻轻点头,一件三劫仙器,比不上悲苦竹,但肯定也要比他前面开出的仙灵叶什么的好。  

他如今进阶三劫境,还得到了更完整的诛仙剑阵,布置这门杀阵时的各种配置也需要更新提高一下。  

之前他是以四柄二劫仙剑布阵,现在天地浩然剑和太白剑进阶三劫,另外两柄仙剑是非本命仙器,并没有随着他的突破而提升。  

这柄天赤血剑,就很适合取代那两柄仙剑,成为他的“诛仙四剑”之一。  

再说了,什么也没有付出就凭白得到了一件三劫仙器,这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对玄黄界各方道统而言,一件仙器,那可是兴盛之基,是镇派之物。  

可在每日盲盒这种资源类金手指面前,仙器的出现就显得如此朴实无华。  

仙境的周清刷新出资源类金手指,那对这个世界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常人难得一见的仙宝,在周清这里就是唾手可得,起码这个月内是如此。  

等天亮之后,周清离开了昆仑山,直奔玄法群山深处而去。  

在此期间,他特意路过了诸葛通达那里,把这位副观主带上。  

周清对诸葛通达道出了自己突然出行的目的。  

“副观主,我想去看一看太极图。”  

“看太极图?”  

“太极图一直留在观中,没有被观主带走,您随时可以接触,不过,它…有什么问题吗?”  

对于周清的想法,诸葛通达有些茫然。  

现在的周清,那当然是有资格随时接触太极图的,可诸葛通达不太明白,他这位身怀不止一件三劫仙器的双道三劫仙,去看太极图干嘛。  

这不是诸葛通达飘了,看不上自家的镇派仙器,而是他不认为太极图对这个境界的周清还能有什么大用。  

这是玄都观的传承仙器,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玄都观,是无法据为己有的。  

在此基础上来看,那确实对周清没有多少用处。  

“我有一些疑惑,想看看能不能从太极图上得到答案。”  

周清眼神深邃,想到了很多。  

太上道宫对他的特殊态度,这必然是有缘由的,不是无的放矢,凭空而来。  

可能是因为他练成了一气化三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