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无上地宝(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清不由得变得面色古怪。  

这是,找到妖魔尸魂火的那两个人内讧了啊。  

不过机缘当面,背后捅刀,无情翻脸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更何况他们离周清不知道有多远,所以周清也就想想,很快就不在意了。  

反正他也得到了一朵异火,不管那两个人谁生谁死,他不亏。  

“妖魔尸魂火…一朵阴属性的火焰,可以吸收。”  

周清现在的地火印,是阴火五,阳火五,无论再吸收一朵阴火还是阳火,都能维持住平衡。  

不过突破到阴神境后,周清也可以开始天雷印的修行了,这个不急,慢慢来就行。  

天雷印修炼起来很危险,需要慎之又慎。  

第三样东西,是一顶王冠,看起来非常华贵,散发着极强的气息,这是属于地神器的气机。  

周清本身就有两件地神器,不会判断失误。  

明显看出,蛙仔这次给他带回来的种种收获的确要比以前更高级了,周清的突破,的确影响到了蛙仔,是正面影响。  

“雄儿,这是灵魂王冠,乃是我古皇宗的宗主信物,也是一件非常强大的地主神器。”  

“魂魄佩戴灵魂王冠,万邪难侵,诸魂难伤,可以为你的魂魄提高最强的保护!”  

“现在,我将灵魂王冠传承给你,希望你能将古皇宗发扬光大,延续道统,等明日圣殿来人,见证你继任之后,我也就正式退位了。”  

“师父放心,我一定不会宗门上下的期望!”  

听见这些话,周清摸了摸这顶灵魂王冠。  

“竟然把别人宗门的宗主信物都给复刻来了。”  

还好圣殿是处于另外一个时空,古皇宗想必也一样。  

要是两者处于同一个世界,那古皇宗的宗主信物…有点多。  

周清给灵魂王冠打上自己的印记,让它完成初步认主,这件灵魂王冠很厉害,并不是一般的地神器,是重苍鼎和五行珠这两件下品地神器比不了的。  

第四样宝物,竟然是一个石质莲台,它看起来只有巴掌大小,通体是大地一般的黄色。  

“什么东西?”  

周清仔细看了一下,这莲台栩栩如生,精神力触碰,立马就有声音响起。  

“地莲台,世上竟然真的存在这样的宝物。”  

这是一道苍老的声音,充满了惊讶感慨之意。  

“秦老,这地莲台是什么宝物?很有用吗?”  

“对我们这些地境来说,它已经无用了,但对我们身后的道统来说,它的价值还要超过我们。”  

“真的假的,比我们这些活着的地境修行者还要重要?”  

“地莲台,乃是无上地宝,是大地本源所化,修行者冲击地境时坐在上面,无论是修士,还是武者,都能得到大好处。”  

“可以护佑己身,降低破境风险,它似明灯,能够指引你,让你在突破时不至于迷失,又似母胎,可以在你破境时,为你抵御一些伤害,同时还能增强你对黄泉、大地的亲和力,让你更容易完成突破。”  

“此物只要不被损坏,让它能够一直接触到大地之力,那么它就能够长久保存,一直发挥作用。”  

“你们说,地莲台对一方道统而言,是否更加重要?”  

“这样说来,秦老说的的确有道理,这地莲台果真是无上地宝。”  

“我也只是在古籍中看过地莲台的记载,没有想到会在道宫废墟里面见到它,想必此宝,是曾经的道宫所有。”  

“地莲台周围的禁制阵法很恐怕,在当年的道宫中,这里想必也是重地,我们得想办法破解禁制。”  

“慢慢来吧。”  

声音消失,但他们透露的信息,让周清非常振奋。  

如果那些人所说为真,那这地莲台的价值可就太高了,无法估量。  

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比周清身上的另外一件宝物,可以让人提前窥探黄泉的黄泉之龙还要厉害。  

因为黄泉之龙,只能对修士晋升黄泉境起到帮助,武者冲击彻地境,它是没有用的。  

地莲台则是不同,魂魄和肉身冲关,它都能使用,都能起到帮助。  

一方道统能得到一座地莲台,那么未来的兴盛壮大,是可以预见的。  

有地莲台,冲击地境的风险直接下降,突破成功的概率却直线上升。  

而突破到地境的人多了,基数一大,天境高手诞生的概率自然也会随之增加,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欣赏了一会儿地莲台,周清把它收好,此物的价值,绝对还要超过一件正常天宝,重点就在于它可能循环利用。  

“这次干得漂亮。”  

周清拍了拍蛙仔的脑袋,大力表扬它。  

我宣布,你是最有用的那一列金手指之一!  

接下来,周清开始进一步炼化灵魂王冠,然后又学习魔煞养魂法。  

妖魔尸魂火,是一朵神火,他一个晚上无法炼化,周清打算等明天办完其他的事情再着手炼化神火。  

魔煞养魂法并不难,周清很快就修炼成功了,然后开始尝试汲取七面妖魔源晶中的力量修行。  

痛痛痛!  

当妖魔源晶的力量进入魂魄,周清感受到了剧烈的痛苦,就仿佛被火焰灼烧,被磨盘碾磨,有刀割剑切一样。  

他立马开始施展魔煞养魂法,那股狂暴难驯,无比暴烈的妖魔力量得到了一种神奇的净化,黑烟从魂魄中冒出,消散于无形,这是妖魔畸变之力,被道法净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