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诸事皆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圣命莲能够让天境武者在肉身毁灭,魂魄保留的情况下重塑肉身。  

那天境之下,自然更是轻轻松松,不会有任何问题。  

对仙境以下境界的修行者来说,圣命莲都意味着非寿元耗尽情况外再活一次的机会。  

这种东西,没人会嫌弃,任何人都会抢着要的。  

一开始得知自己从净土中获取到如此重宝时,周清心中有些担忧,会不会被收回去?  

但经洛琉璃提醒他醒悟了。  

以我现在表现出来的天资,阴神真血境是探囊取物,黄泉彻地境近乎绝对可成,碧落通天境的希望也极大。  

而周清还年轻,他代表的是未来,他成长起来后,比已有的天境高手能够坐镇玄都观更长的时间。  

他在今日能得此宝,并不过分。  

下注,那么就要趁早,尽量做到雪中送炭,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应该选择锦上添花。  

宗门道统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要不断的照顾弟子,以让弟子产生浓郁归属感。  

等到弟子成长起来后,再反过来照顾宗门,为宗门做贡献。  

周清知道玄都观不断照顾自己,给自己种种好处的原因,但他还真的无法拒绝,也不可避免的对玄都观产生了归属感,认可了这里。  

想明白这些事情后,周清陡然变得轻松。  

以他的天赋表现,是有资格获得圣命莲这种宝物的。  

这属于是周清凭本事挣来的宝物。  

他以后再凭本事“还”回去就好。  

“那师姐,这圣命莲该如何保存?”  

“圣命莲的生命力很顽强,你虽然将它从生长之地挖走了,但再找一个地方种下去后,它也能继续存活。”  

洛琉璃说道:“你可以把它种在昆仑山。”  

周清想了想,“那我将圣命莲放在水月峰吧。”  

洛琉璃有些意外,但也点了点头。  

“可以,师父不会拒绝的,到时候在种养圣命莲之地布下阵法,哪怕有人来拜访师父也无法看见此宝。”  

水月峰和昆仑山的环境谁更好,这暂且不提,但安全性肯定是水月峰更高的。  

周清接下来的时间里人不在玄都观,还是把圣命莲放在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更好。  

有水月峰主坐镇,哪怕是有人打进了玄法群山,圣命莲肯定也能保住,不会受到窥视,比他带在身上还保险。  

而水月峰主和洛琉璃,肯定不会觊觎他的宝物。  

圣命莲很珍贵,但假如肉身未坏…那其实也没啥用处。  

退一万步说,如果水月峰主遭劫,肉身毁坏,那周清也不吝于把圣命莲给她使用。  

在决定好圣命莲的处理后,周清又问道:  

“师姐,这化身之法是如何的?我虽在一些记载中看见过,但说的并不是特别详细。”  

“这样的法门,是否容易修成呢?”  

在本尊之外修出一道化身的作用,显而易见,无比巨大。  

从周清曾经的异兽分身以及双星镜带给他的好处,就能窥见一二了。  

这个世界的化身之法,想必是不如金手指的,但多个帮手总是不差的。  

只见洛琉璃摇头说道:  

“化身之法,基本上是以天地间的种种奇珍异宝为源,修铸化身,修行的法门在世上还有流传,但却没有几个人真的修出了化身。”  

“因为能够作为化身根本的宝物太过罕见,几乎不可能找到,世上有少数己方大派,都是空有法门而寻不到宝物,炼出化身,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事情。”  

周清闻言,大感遗憾。  

连各派各家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那么他想要实现,除非金手指刚好相关,其他情况基本不可能了。  

念及此,周清也就不再多去想这化身之事。  

时代如此,没有办法。  

洛琉璃这时又拿起那根黑色的石条,仔细探查。  

“这根石条中应该另有玄机,隐藏有别的宝物,而这根石条本身,应该是一种名为同尘石的东西。”  

“和其光,同其尘。”  

洛琉璃手指摩挲着被她成为同尘石的石条。  

“这种石头,也算是一件宝物,它本身不是精神力能感知到的,内部包裹的东西也间接的隔绝精神感知。”  

“只有肉眼看见,才能发现它的存在,若是以精神力扫过,那么同尘石所在的位置则会是空空如也,无有任何东西。”  

“很神奇的东西,同尘石么…”  

洛琉璃所说的情况,和周清自身的体验一模一样,于是周清提醒道:  

“这根石条的确能够让精神力无法看见它,但如果用心力感知的话,却可以发现。”  

“心力可以?”  

洛琉璃若有所思,“这一点信息我之前倒是不清楚。”  

“如果想要利用同尘石,那么就不能以修行者的手段炼制它,需要以凡俗手段来处理。”  

“比如你要将它打造为一个石盒,用来存放宝物,那么就只能用凡器一点点的开凿雕刻,若是以修行者的力量进行处理,反而会破坏同尘石的特性。”  

听见此话,周清不免有些庆幸自己没有草率的处理这根石条。  

洛琉璃取出一把黄金铸成的小刀,此刀就是纯金,没有附加任何修行者的手段。  

金刀玉盘,在收取很多灵药的时候都能用到,作为一个炼丹师,洛琉璃有此准备很正常。  

洛琉璃问道:“你以心力感知,同尘石内的宝物在什么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