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魔神祭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离开第九层的时候,周清心里面还有些遗憾。  

虽然交易到了需要的宝物,但没能捡漏啊。  

来这样的地方不做点捡漏的事情,总感觉亏了似的,可惜,甚是可惜。  

带着满满的收获,接下来周清他们开始在雪山城中闲逛,看一看这与其他地方大有不同的风土人情。  

此城确实是雄城,一直到晚上都没能走遍呢,但也到了万星交易会开始的时候。  

慕容嫣然他们来了雪山城,然后众人一起前往万星交易会。  

举办交易会的地方,还是在万星商会的下属产业易宝阁内,这是专门为交易会而建的建筑。  

这里的易宝阁布局和周清在中天城,天月城差不多。  

准确的来说,天下间每一座城池的万星商会以及易宝阁,都是仿照万星商会总部那里的样式而建的。  

被服务人员引领着进入一间包厢里,出价法器等物一应俱全。  

周清看了看四周,笑道:“还是万星交易会的环境好,以前参加过一次拍卖会,全程都是人盯人,还有人来威胁你。”  

石易笑笑,“各有好处吧。”  

在等待交易会开时的过程中,几人也在随意的交流着。  

“现在吕师妹他们应该已经出发前往东周了吧?”  

“应该已经去了。”  

“对了。”周清想到一事,问道:  

“你们有边境的消息吗?那里的情况到底如何?”  

慕容嫣然三人中,慕容嫣然并非是寒州世家出身,只是凡俗中的富户出身,和安琅生前的家庭差不多。  

因自身天赋卓绝而拜入玄都观,最终扶摇而上,现在也有天境高手为师。  

石易不必多说,曹茵茵出身的曹家也不弱,比不上石家,并无黄泉彻地境的高手,但阴神真血境的修行者不少,都有两位数了。  

只待曹茵茵未来成长起来,就能带领家族更上一层楼。  

他们和周清相比,无疑算得上是寒州的地头蛇,有更多的了解各种消息的渠道。  

“我前面回家也听族人说了一些边境的消息。”  

曹茵茵答道:“虽然蛮族还没有大举进攻的迹象,但已经有大量蛮族部落的修行者被探查到了出现在边境的痕迹。”  

“蛮族王部的高手也有露面,在边境那里,已经爆发过好多次冲突了。”  

“照这样下去,蛮族这次恐怕真的会进犯齐土。”  

慕容嫣然问道:“东周和南晋两国的边境是什么样的情况?”  

“好似并无蛮族陈兵的迹象。”  

人族三国,都与蛮族有接壤的疆域,不过不同的是,南晋和蛮族接壤的面积最小。  

南晋的国土疆域颇有意思,总体形状就像一个怪异的感叹号。  

越往葬古大沙漠那边去,晋的疆域就越宽广,越往北方草原,疆域就越狭小,被齐、周所挤占。  

然后在晋国北方疆域的某一个位置,齐、周两国的疆域就格外突出,像一根尖刺一样,从左右扎进晋国疆域中。  

那一片区域,是三国疆域彼此之间的距离最近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三国交界地,就像是感叹号那个点与那一竖中间的空白位置。  

大名鼎鼎的紫霄城,就是立在那里,一城连通三国,并非妄言。  

不过齐、周的疆域终究是没有在那里彻地接壤,留下了一条从地图上来看似针一样的通道。  

紫霄城占据了一片区域,留下两边的缝隙依然归属于晋,可以从缝隙继续向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紫霄天君就是南晋人士,准确的来说,没人知道紫霄天君到底是哪国人。  

他初时出现在周境内,后来足迹遍布天下,  

等其发迹后,东周有人追查过他的身世,可并无收获。  

他最开始出现的那个地方,并无紫霄天君更早的存在痕迹,仿佛凭空蹦出来的一個人一样。  

后来等其登仙后,便立紫霄城于三国交界处,极其神秘,  

而那个位置继续向北,依然是属于南晋,也是直面草原的疆域。  

也因这独特的疆域形状,南晋面对的草原压力,可以说是最小的。  

紫霄城以北与草原接壤的区域,和以南的广阔晋土相比并不大,只是一小点,面积小了,和草原接壤的部分自然也就少了,边境线很短,防守压力骤减。  

又因为紫霄城的存在,大大的震慑了蛮族。  

说句难听的,就算紫霄城以北的那部分晋土完全被蛮族占领了,晋国其他的区域也不会受多大的影响。  

晋司马氏,晋世家宗门依然是该吃吃,该喝喝。  

你蛮族总不可能冲过紫霄城,直接打到紫霄城以南吧!  

“若真爆发战争,不知又要死伤多少人。”  

“到时候我们也要前往边境,尽一份力。”  

云朵嘟囔了一句,“这蛮族,真是可恶,无缘无故做这种事情,战争中,蛮人也会死伤,他们都不在乎自己族人的性命,真是坏透了。”  

周清摇头,“蛮族进犯人族疆域,掀起战争,都是有所图谋的。”  

“得到的好处,能够弥补死亡的蛮人带来的损失。  

“对。”慕容嫣然说道:  

“蛮族进犯,多数时候都是为了祭祀一事。”  

“他们自称是魔神后裔,那不知是何来历,不知是什么性质的魔神,便是他们的祭祀对象。”  

“战争,就是他们祭祀的方式,每次战争结束,蛮族魔神在享用到祭品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