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地底世界(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墟灵何来?  

又是何物?  

一直都是一个谜,无人真正探查清楚,起码并没有一个能够令人信服的说法在明面上流传。  

但仔细思考一下,墟灵这种东西,聚散无形,似实似虚,神出鬼没。  

确确实实的和魂魄有些类似。  

它的一些表现,魂魄或者鬼魂也同样可以做到。  

墟灵与魂魄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或是有些相似,那的的确确是可能的。  

它能够乘坐黄泉之龙,无疑就是最好的,最有力的证据。  

“九阳墟中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灵魂?亦或者是…那些死在九阳墟中的生灵,魂魄其实没有消散,反而转化为了墟灵?”  

周清暗暗沉思,同时也在等着黄泉之龙回来。  

无论是肉身还是魂魄,都是神秘的,蕴含着无穷奥秘。  

世上没有人敢说自己通晓肉身与魂魄的所有奥秘,仙境高手也不敢如此自大。  

从孱弱的凡人,一步步修炼进化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这正是肉身与魂魄神奇之处的体现。  

生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  

所以如果墟灵真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魂魄,那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九阳墟中的伟大力量,是难以揣测的。  

“我这也算是一个新发现,可惜解释不清我是怎么发现的,不然整理一下,也能发布一项理论猜想。”  

“不过也有可能,这一点那些大势力,那些高手其实早就已经发现了,只不过没有公开,也或许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周清等了不短的时间,黄泉之龙终于回来了。  

龙身上,凝结了一层十分厚实的昏黄之霜,太厚了,直接让黄泉之龙都变得臃肿了许多。  

变成了一头大胖龙。  

见状,周清心中微喜。  

要知道如果是将脏腑境武者魂魄送进黄泉,那么一次带回来的黄泉之霜,只有极为稀薄的一小层。  

现在仅是肉身眼可见的,量就大增了。  

两色墟灵,果然勇猛。  

周清取出一个玉瓶,那层黄霜也凝结成液,纷纷滴落,被他接住。  

他仔细的数着,到最后竟然得到了近百滴黄泉液!  

一只两色墟灵带给他的收获,比之前那些敌人的魂魄加起来还要大!  

一個脏腑境武者的魂魄,能给周清带回来两滴左右的黄泉液,炼骨境魂魄则是差不多有五滴左右,洗髓境魂魄大约是十滴。  

和两色墟灵一比,那就相形见绌了。  

这个比例,倒是不能绝对代表三境武者之间的魂魄差距。  

毕竟乘坐黄泉之龙,承受黄泉侵蚀,更多的是看魂魄本身的抗压能力以及是否顽强。  

而一具正常的魂魄,他是否强大的确和这个方面有关,但肯定不是全部,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再说了,这是武者魂魄,武者又不是以魂魄为主的。  

所以并不能根据得到黄泉液的数量,就草率的判断炼骨武者的魂魄比脏腑武者强一倍左右,洗髓武者的魂魄又比炼骨武者强一倍左右。  

同理,修士魂魄和武者魂魄的差距,也不能简单的以能够带回黄泉液的数量做判定。  

有的修士,修炼的观想法是神山,是汪洋,那么魂魄自然比修炼草木观想法的修士更坚韧,在给周清挖矿这方面,前者会更占据优势。  

但能说真的比较起来,前者就一定强于后者吗?  

还有只看神山修士能够采集的黄泉液数量,比对应境界武者魂魄的数量多出多少来,就能下结论说修士魂魄比武者魂魄强多少倍吗?  

这肯定是不能的。  

实际上两个对应境界的修士与武者,前者的魂魄到底比后者的魂魄强多少,这是没有一个定论的。  

因为双方根本就没法比。  

这不是量的差距,而是质的区别。  

武者怎么可能和修士比魂魄嘛。  

脏腑大成,乃至炼骨武者才能较为熟练使用的精神力,修士观想境就能够纯熟运用了。  

从这点就能看出双方的差距,完全就不是一路人。  

所以强行计算武者和修士的魂魄差距,是没有意义的。  

而一只两色墟灵能赚的“钱”,是正常炼骨武者魂魄的近二十倍,洗髓武者的近十倍!  

他要杀二十个炼骨武者,才能赶得上一只两色墟灵,这其中还有时间成本。  

催动二十次黄泉之龙和催动一次,所耗费的时间肯定是远超后者的。  

最主要的是杀二十个炼骨武者…  

哪有那么多炼骨武者给周清杀,又不是加入天母教了,然后不问缘由的乱杀人。  

这还只是一只两色墟灵,如果更多的话,也需要更多的炼骨武者魂魄才能匹配收获。  

真为了收集黄泉液而杀了上百个炼骨武者…  

明天就得被大齐通缉,后天陆清墨就能得到消息,然后亲自过来抓周清。  

但墟灵不一样啊,这本来就是没有什么智慧的怪物,杀的多了,反而还是为民除害了呢。  

且墟灵不会掉落任何宝物,也不会有人和周清竞争。  

凶恶墟灵(×)  

完美矿奴(√)  

如果能够在九阳墟里面多抓一些墟灵,那么他能积累的黄泉液的数量…  

周清眼睛大亮,那样的场景太美好,只是想想,他都快要笑出来了。  

这种液体,是黄泉修士才能制造的宝液,他一个日游炼骨境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  

日子已久,他得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