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六腑神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师弟,你去密室干什么?”  

“安琅要炼一种特殊的丹药,动静不小,在外面会影响到大家,那里安静些。”  

“哦。”  

“小师弟,你怎么又往密室跑?”  

“心有所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仔细体悟,那里比较适合。”  

“好吧。”  

“小师弟,你到底在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好几天了,都一直待在密室里面!是不是在干坏事?”  

“瞧伱说的,大师姐,我一个人能在密室里面干什么坏事,当然是在认真修炼啊!”  

“你最好是。”  

从云龙市回来之后的五天里,周清一反常态,每天都去太白武馆的地下密室之中修炼,不让任何人看见,非常的隐秘。  

这自然是引起了白若月的注意,连连追问他究竟一个人在密室里面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  

玩命喽!  

《休命武道》并不会损伤根基,对其他人来说还可能因为寿元大减而导致元气潜力出现问题。  

但在周清这里,真就只是玩命,随便玩玩。  

在第五日傍晚时分,周清盘坐于密室之中,躯体之内,有六道颜色各异的光芒在闪烁着。  

一明一暗,犹如呼吸一般,极为有节奏。  

一道气场笼罩四方,让四周有些压抑,磅礴的气势隐而不发,犹如蛰伏在水中的真龙一般,只待一个时机的到来,就能一飞冲天。  

内视躯体,就会发现周清的六腑都在发光,散发着各自对应属性的光芒。  

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胃,皆透露出完美无缺的气机,甚至有些云蒸霞蔚之感,显得有些梦幻。  

六腑气机勾连,形成了一个圆满循环,吞吐着神精,令周清的肉身在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增强着。  

在这个圆满循环中,周清的真气流转不休,每一次循环,真气的本质就增强一分。  

毫无疑问,在这五天时间,周清将最后一腑——大肠炼至完美,让六腑构成了完美循环,一举突破到了脏腑境小成!  

这就是以命修行的成果,五天时间,便取得了突破,迈出了一大步。  

最后一腑不同于前五腑,既是炼它,也要将六腑勾连,圆满循环。  

这是境界的突破,不是像前五腑一样,只是炼成了单一的内脏。  

如果没有休命武道这种禁术,周清应该能在这个月突破,但具体时间,那就不确定了。  

只能说禁术就是与众不同,除了费命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缺点了。  

至于周清因此耗去的寿元?  

不值一提,毛毛雨罢了。  

六腑皆成,圆满循环,这样的境界和之前顿时不一样了。  

周清的方方面面,在顷刻之间都有了极大的增强,实力不断的膨胀着。  

有的时候,差一线,便是差到没边去了。  

圆满与不圆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等五脏炼成,那更是如此。  

六腑为一个循环,五脏也为一个循环,两者组合起来,又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大循环。  

而此刻,六腑圆满循环的周清,正在做另外一件事情。  

他心神沉入完美六腑之中,感应着它们,沟通着它们。  

隐约可见,六腑之中各有一个小人盘坐,身影模糊,看不真切,似真似幻。  

这便是六腑之神。  

周清在努力的沟通着它们,想让它们醒来。  

六腑之神微动,有着微弱的回应,周清并没有懈怠,依然坚持不懈。  

某一刻,六腑散发出的光芒渐渐黯淡,似是要回归于沉寂之中。  

这时,一直等候在周清身边的安琅见状,立马给周清喂了一颗丹药。  

与此同时,密室门口,有人走了进来,来到周清身边,相对而坐,仔细的观察着这一切。  

那过于明显的大帝之姿,以及饱满挺翘的两瓣,来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正是白若月。  

地品丹药:六腑神丹可短时间内沟通六腑神灵,令六腑具备独特神异,天资纵横者有极其微小概率借此机会永久唤醒六腑之灵这正是他珍藏已久的地品丹药!  

还有一颗类似效果的五脏神丹,那则尚不到使用的机会。  

六腑神丹入口即化,六道颜色各异的流光冲入周清体内,狠狠的注入了六腑之中。  

六腑神光猛的大涨,无比明亮璀璨。  

“元君…”  

隐约间,有诵经声从周清体内响起,白若月和安琅不能透视周清,但她们仍然看见有六个小人的光影映照出来。  

“这就是六腑神灵吗?”  

白若月在心中自语。  

周清打算借六腑圆满循环这个机会一举唤醒其内的神灵,他自然不会忘记同样在探索这一步的白若月。  

境界突破后,他特意吩咐安琅,等自己服下六腑神丹后就通知白若月下来,观看他唤神,以给予大师姐灵感。  

白若月在五脏六腑之神上的造诣是很深的,甚至比周清还要深。  

梦中证道那个月,白若月每天都不止服用一枚神丹,在梦中,她几乎时时刻刻都保持着“神醒”状态。  

她服用的五脏六腑神丹,岂止百颗。  

这一点是周清比不了的,因为他在梦中证道那个月的最后几天,才晋升到了脏腑境。  

但周清在此刻,依然有信心。  

六腑之上,六道小人盘坐。  

祂们皆是赤身裸体,尽皆为男性,同时面容都和周清类似,俱是闭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