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天母与渡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下间绝大多数驭鬼道术都大同小异,只在契约的方法,契约的数量这些方面有差别。  

驭鬼不是重点,重点是驾驭、供奉鬼神后,如何养。  

周清没有多耽搁,书写符咒,准备与安琅签订契约,他还有一张神誓符,也可以用在这里。  

驾驭鬼魂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就是强行奴役,折磨养蛊,喂其血食。  

此乃妥妥的邪道法门。  

其二就是签订鬼神契约,契成之后,鬼魂供周清差遣调令,为周清做事。  

周清则是需要…给鬼一口饭吃。  

嗯,起码也要给鬼魂一口饭吃,不能让他们饿着。  

换而言之,包吃包住就行…  

鬼神契约是以修士一方为主导的,言至于此,懂的都懂。  

安琅这样的鬼,她既然不想消散于天地间,那其实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哪怕是送去大齐官府,她最终的下场也大概率是被官府修士契约。  

大齐说是说会给他们这样的鬼魂一片生存空间,只要在官府监督下就能活下去,直到魂魄自然消散。  

但官府修士需要契约鬼神,第一目标也就是他们,都仰大齐官府鼻息了,你还能拒绝不成?  

被官府修士契约,还不如跟随周清呢,好歹周清还给她报了灭门之仇。  

“天有三奇日月星,通天透地鬼神惊…天地见证,仙神共督,人鬼之契,成!”  

周清诵念咒语,画好的符箓无风自燃,青烟袅袅,飘散于空中,似向不知名的存在传递着信息。  

从大千仙树那里得来的神誓符也被周清使用在此刻,两道契约出现,而后叠加在一起。  

周清与安琅之间构建了一种联系,哪怕不开口,周清的意志也可以直接传递到安琅那里。  

“这就是契约吗?”  

感觉自己多了一些什么,安琅有些好奇,同时她表现的还有些开心。  

不知道陆清墨给她说了些什么…  

周清点头,“对,契约既成,那你我便是一体,以后一些事情便要麻烦你了。”  

“是我应该做的。”安琅点头,说道:  

“公子你会让我去送死吗?”  

“当然不会!”  

“公子你会让我天天无休止的干活吗?”  

“当然不会!”  

“公子你会给我饭吃吗?”  

“当然不会!”  

“啊?”  

“…”  

口误,这不是我的心里话。  

“你来和我说说,这盏灯和…梁海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周清说道。  

“这盏灯是我家的祖传之物,不过我家以前只当它是普通的祖物。”安琅解释道:  

“直到我化为鬼魂,才察觉出了它的不凡。”  

“梁海他们是天阳郡元丰县的人,不过五年前元丰县一场大旱,闹了饥荒,县令又贪墨了赈灾钱粮,让饥荒越闹越大。”  

“梁海的妻子和八岁的儿子在逃难途中,被几个强人抢了,然后给…”  

说到这里,安琅的鬼脸白了一些,下面的话没能说出口。  

周清沉默,他大概猜到了安琅没有说出的话是什么。  

“之后梁海遇到了那个和他在一起的老修士,学习了道法,无恶不作,因在天阳郡被通缉,所以来到了天月郡青华县活动。”  

“在那里他们加入了天母教。”  

周清点头,似这种人,可恨之时也必有可怜之处,反之亦然。  

“说说那个天母教。”  

“我了解的也不多。”安琅摇头,“在青华县那里有个天母教据点,梁海两人在其中地位很高。”  

“前天晚上,天母教据点的负责人找到梁海,说黑云镇地动,他们便连夜赶过来收集魂魄。”  

收集魂魄,祭炼魂幡,这可是美差,可以增强自己实力的。  

“青华县…”周清思索,这个县就在黑云镇隔壁。  

“还有,我听梁海他们说,五年前那场大旱,并非天灾,实为人祸。”安琅又说道:  

“所以他一直想报仇。”  

“找大齐官府报仇?”周清问道。  

贪墨赈灾钱粮这样的事情…只能说周清毫不觉得意外,哪怕这是一個超凡世界也是如此。  

“大齐官府是一个,还有一个叫做…”安琅回忆了一下。  

“哦我想起了,是一个叫渡世道的势力。”  

渡世道…  

周清把这个名字记在心中。  

他当然没有替梁海报仇的打算,梁海最开始的经历可怜,但他该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如果元丰县大旱真是由渡世道引起的,那以后要是遇到了这个势力,可不得小心一点。  

还有天母教,也得小心。  

双方已定契约,安琅是无法欺瞒周清的。  

最后周清取出了一根护神香,对安琅说道:  

“我修炼之时,你要在旁看护,如果没什么事情发生的话…你可以看看这本书。”  

周清取出了制香术交给安琅。  

免费的劳动力,可不能浪费了。  

“我会做好这些事情的。”安琅认真的点头,然后又可怜巴巴的看着周清。  

“不过公子,能不能先让我吃顿饭?”  

“…”  

你倒是不见外。  

“你之前在阴阳石灯里面生活了五年,怎么吃饭的?”  

“在里面不用吃饭也没有感觉,但这两天出来了好几次…肚子饿了。”  

你个饭桶。  

周清拿出了一根自己以前没用完的安神香点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