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家书(1/2)
金静和王俊两人在食堂里买好饭给路明瑞带到宿舍里。路明瑞则在宿舍里写着家书。家书是浩哥儿写的,说蓉姐儿的亲事定下来了,请的是夫子夫人说的媒,定下了日子是明年二月初八,就是他原先看中的那户人家秦家老三秦清平,这次秦清平也考上了秀才。
家里准备派路吉安、夏氏和芳姐儿过来照顾他,主要是想看看可不可以给芳姐儿找个如意郎君。当初提出来是因为家里的农田已经不需要这么多人了,更何况现在是农闲,都要出去做活的,路老太太她们还是不放心路明瑞一个人。
一个月前,路老太太听着浩哥儿念着家书说路明瑞在书院里过得很好,同窗舍友们都很不错,先生也非常好。又想到三孙女蓉姐儿已经定下来了,但是四孙女还没有,县城里的人感觉没有配得上的,主要是大孙子考中秀才提高了身价,原来偷偷考查的不符合要求,又想着路明瑞在书院里认识的人更多,便打算让路明瑞帮忙看看,看好人选,再由芳姐儿的父母决定。
“瑞哥儿,他在书院里已经有一个月了,不知道他过得是否好,从来都没有让他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而住在四方,怎么可以拘束在小地方。”路老爷子呵斥道。
“老头子,我关心大孙子有啥错。你自己不也念叨大孙子。”路老太太反驳道。
“娘,那是怎么打算的?”路吉安连忙插嘴道。
“娘,是这样想的。瑞哥一个人呆在书院不知道能否照顾好自己,有人在话可以经常熬汤帮他补补身体,你和老二都去陪他考试过,就该知道,对于考试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况且芳姐儿也该定亲了的,县城太小,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你们可以帮忙看看。我打算让你和你媳妇还有芳姐儿一起去照顾瑞哥儿。”
路老爷子默不作声,面无表情的坐着。夏氏满脸喜色很激动,任氏也很高兴自己的闺女可以沾光,多年的付出总算是有了回报。路家三兄弟很镇定,舒氏默不作声。
路老太太看了一圈大家的表情,慢悠悠的说:“你们别以为老大和老大家的是去享福了,家里面还是需要老二和老三搭把手的。”
“知道了,娘。大哥,你和大嫂放心去照顾大侄子吧!家里还有我们。”老二和老三异口同声道。
“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把圆圆和宇哥儿也带过去吧!瑞哥儿放假的时候可以考查他们,那边的书院也多,至于浩哥都快要考县试了就不必那么麻烦,又不懂的就写信给瑞哥儿。”
“娘,也没有什么事儿让蓉姐也跟过去帮忙照顾弟弟们。”
“也行,这两个小的太调皮。老头子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老婆子你都决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就这样吧!老大,你们决定什么时候动身。”
“五日后出发。”
“把大家的多带点肉酱过去给大孙子,好,让他带点给同窗好友们分着吃。”
开完会后,芳姐儿拉着蓉姐儿躲到一边“三姐,你准备带点什么东西给大弟弟。”
“我正好给瑞哥做了件长衫,绣了一个荷包。”
“妹妹,我可是什么都没准备,这可如何是好?”
“还有几天时间,你可以给他做荷包。”
“三姐,你说府城是不是很大?”
“四妹,瑞哥儿不是和我们说过了吗?府城很大的。”
“城里面人会不会瞧不起我们?”
“师妹,你担心的太多了,排外不是很正常的吗?你看县城里面的人是不是瞧不起我们乡下的?”
“也对啊,不应该想这么多的。我还是快点去准备绣荷包吧!”
“这就对了,想那么多干嘛。”
大房里
“安哥,你说,你怎么突然想到让我们去照顾瑞哥儿了。”
“让我们去就去呗,想那么多干嘛?你难道不担心儿子?”
“不就是好奇?”
“好奇,要不你去问问?”
“得了还是算了吧!问那么多干嘛,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受益的是我们。”
“这就对了。”
二房里
“你说娘今天是怎么了?”
“管那么多干嘛?”
“你说娘怎么想到让芳姐儿也去?前头偷偷相中的不合适,但娘也没有那么看中孙女啊!”
“总不过是看着瑞哥儿他们读书有天赋,想结门好亲,对孙子们有益处,说不得,咱们家将来可以改换门庭,瑞哥儿从小看着都有出息,说不定有大造化,以后出个当官的。”
“是的,还是娘想的长远,是我目光短浅了。”
“这有什么,娘年纪摆在那里,你以后多学学。”
“是,我以后多学学,不要拖后腿。”
“嗯,这才对,以后也多向大嫂学习,你看大嫂把瑞哥儿他们教的多好!”
“哎,我只希望宇哥儿有瑞哥儿一半的懂事就可以了。”
“咱们就一个儿子,一定得好好教,这是后半辈子的指望。”
“嗯,我以后多向大嫂请教。”
三房里
“我们浩哥儿也不差啊!就差一两岁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啊!”
“你也不看看儿子的读书天赋,有没有瑞哥儿那么努力?”
“说到底还是我们惯狠了,舍不得他吃苦,以前的日子还没有现在好了,我们却没有那么的有上进心,人都是逼出来的。”
“当家的,我们还有小儿子,将来的负担很重很重。”
“瑞哥儿是个知恩图报的,以后老大家多照顾些,也不要有什么怨言,你以前就做得很好,今后就继续保持。”
“你看二嫂当初说了多少坏话,现在还得靠着人家,你说这
家里准备派路吉安、夏氏和芳姐儿过来照顾他,主要是想看看可不可以给芳姐儿找个如意郎君。当初提出来是因为家里的农田已经不需要这么多人了,更何况现在是农闲,都要出去做活的,路老太太她们还是不放心路明瑞一个人。
一个月前,路老太太听着浩哥儿念着家书说路明瑞在书院里过得很好,同窗舍友们都很不错,先生也非常好。又想到三孙女蓉姐儿已经定下来了,但是四孙女还没有,县城里的人感觉没有配得上的,主要是大孙子考中秀才提高了身价,原来偷偷考查的不符合要求,又想着路明瑞在书院里认识的人更多,便打算让路明瑞帮忙看看,看好人选,再由芳姐儿的父母决定。
“瑞哥儿,他在书院里已经有一个月了,不知道他过得是否好,从来都没有让他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
“真是头发长见识短而住在四方,怎么可以拘束在小地方。”路老爷子呵斥道。
“老头子,我关心大孙子有啥错。你自己不也念叨大孙子。”路老太太反驳道。
“娘,那是怎么打算的?”路吉安连忙插嘴道。
“娘,是这样想的。瑞哥一个人呆在书院不知道能否照顾好自己,有人在话可以经常熬汤帮他补补身体,你和老二都去陪他考试过,就该知道,对于考试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况且芳姐儿也该定亲了的,县城太小,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你们可以帮忙看看。我打算让你和你媳妇还有芳姐儿一起去照顾瑞哥儿。”
路老爷子默不作声,面无表情的坐着。夏氏满脸喜色很激动,任氏也很高兴自己的闺女可以沾光,多年的付出总算是有了回报。路家三兄弟很镇定,舒氏默不作声。
路老太太看了一圈大家的表情,慢悠悠的说:“你们别以为老大和老大家的是去享福了,家里面还是需要老二和老三搭把手的。”
“知道了,娘。大哥,你和大嫂放心去照顾大侄子吧!家里还有我们。”老二和老三异口同声道。
“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把圆圆和宇哥儿也带过去吧!瑞哥儿放假的时候可以考查他们,那边的书院也多,至于浩哥都快要考县试了就不必那么麻烦,又不懂的就写信给瑞哥儿。”
“娘,也没有什么事儿让蓉姐也跟过去帮忙照顾弟弟们。”
“也行,这两个小的太调皮。老头子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老婆子你都决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就这样吧!老大,你们决定什么时候动身。”
“五日后出发。”
“把大家的多带点肉酱过去给大孙子,好,让他带点给同窗好友们分着吃。”
开完会后,芳姐儿拉着蓉姐儿躲到一边“三姐,你准备带点什么东西给大弟弟。”
“我正好给瑞哥做了件长衫,绣了一个荷包。”
“妹妹,我可是什么都没准备,这可如何是好?”
“还有几天时间,你可以给他做荷包。”
“三姐,你说府城是不是很大?”
“四妹,瑞哥儿不是和我们说过了吗?府城很大的。”
“城里面人会不会瞧不起我们?”
“师妹,你担心的太多了,排外不是很正常的吗?你看县城里面的人是不是瞧不起我们乡下的?”
“也对啊,不应该想这么多的。我还是快点去准备绣荷包吧!”
“这就对了,想那么多干嘛。”
大房里
“安哥,你说,你怎么突然想到让我们去照顾瑞哥儿了。”
“让我们去就去呗,想那么多干嘛?你难道不担心儿子?”
“不就是好奇?”
“好奇,要不你去问问?”
“得了还是算了吧!问那么多干嘛,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受益的是我们。”
“这就对了。”
二房里
“你说娘今天是怎么了?”
“管那么多干嘛?”
“你说娘怎么想到让芳姐儿也去?前头偷偷相中的不合适,但娘也没有那么看中孙女啊!”
“总不过是看着瑞哥儿他们读书有天赋,想结门好亲,对孙子们有益处,说不得,咱们家将来可以改换门庭,瑞哥儿从小看着都有出息,说不定有大造化,以后出个当官的。”
“是的,还是娘想的长远,是我目光短浅了。”
“这有什么,娘年纪摆在那里,你以后多学学。”
“是,我以后多学学,不要拖后腿。”
“嗯,这才对,以后也多向大嫂学习,你看大嫂把瑞哥儿他们教的多好!”
“哎,我只希望宇哥儿有瑞哥儿一半的懂事就可以了。”
“咱们就一个儿子,一定得好好教,这是后半辈子的指望。”
“嗯,我以后多向大嫂请教。”
三房里
“我们浩哥儿也不差啊!就差一两岁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啊!”
“你也不看看儿子的读书天赋,有没有瑞哥儿那么努力?”
“说到底还是我们惯狠了,舍不得他吃苦,以前的日子还没有现在好了,我们却没有那么的有上进心,人都是逼出来的。”
“当家的,我们还有小儿子,将来的负担很重很重。”
“瑞哥儿是个知恩图报的,以后老大家多照顾些,也不要有什么怨言,你以前就做得很好,今后就继续保持。”
“你看二嫂当初说了多少坏话,现在还得靠着人家,你说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