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诸神,诛神(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入了长生权柄支流之中。  

这就相当于以秦封为媒介,将这一份遗落红尘的长生权柄余韵送回了那条支流之中。  

如果秦封没有承接到这一份长生权柄余韵的话,或许这份余韵还能一直长久存在。  

至高神本就有独立神话时空之外的能力。  

至高神的权柄也是如此,所以这一份长生余韵才能独立在外存在这么漫长的岁月。  

在这份长生权柄余韵融入长生权柄支流之后,河道里面便忽然多了一道十分细小的水流,稍微滋润了一下枯竭的河道,然后便很快消散。  

“原来这便是长生道么…”  

秦封眼神稍亮,心中叹道。  

以往的他,即便只是一份长生余韵他都难以洞悉全部。  

但现在配合那条长生权柄支流,加上这一份余韵以及自己承接长生一百五十万年的积累、研究。  

他才最终看清楚何谓长生之道!  

长生不是单独的一种道,而是很多道融汇成的一种至高神道体系。  

岁月、时光,生死轮回,因果,红尘,神话,永恒…  

长生涉及太多东西了,最终压倒了岁月,压倒了轮回,压倒了红尘、永恒…  

他只看了一眼长生权柄,只是稍微感受了一下。  

他都可以想象得到当初那位长生至高神的强大与恐怖,放到现在估计都也就只有紫微和北斗能与之相比。  

这么多年下来,应该还是有人想要沿着长生至高神的道路走上去的。  

只是他们欠缺太多,无法走通长生道。  

但秦封如果想的话,他完全可以接续这条长生道走下去,应该也可以凭此成为至高神。  

因为他有充足的条件。  

曾经承接过长生权柄余韵,有其他人不具备的红尘长生道积累,加上万象神道可以作为完美根基支撑他转变长生神道。  

不过。  

秦封还是不准备去接续这条丝毫不弱于北斗神道的长生之道。  

“万象神道,一样可以登临至高…”  

秦封眼中有至高神芒透出,明亮而凌厉,心境通明,仿佛在这一刻真正确认了自己神明之后的道路!  

在他的感受里,在浩瀚无尽的至高神话时空之上。  

他那万象神道也能连通诸多神话大道,甚至连通北斗和长生权柄,自成体系,独开一条支流,也可以凭此登临至高。  

甚至他就是简单琢磨了一下,在他心中,都仿佛有一条支流雏形的虚影浮现。  

万象应该仍然是一条正确的路。  

只要他积累足够,或许就可以直接开辟出来。  

秦封这些年的修炼。  

其实最担心的就是路走错了或者所走之路不够完美,会影响上限。  

若是自己的万象神道本身就是一个足以登临至高的神道体系。  

那他自然便不必去走北斗或者长生的神道体系。  

即便北斗和长生名气极大,所独创的神道体系无比强大,可以神话称尊。  

但秦封总感觉他的万象也不差,潜力很大,上限应该也足够高。  

所谓的万象,可不是真的就是简单将所有道法迭加在一起。  

而是串联融汇成一个整体,互不冲突,可以互相支撑、加持,兼具万千变化,而且无论怎么变都一样道行稳固、无暇。  

这种万象理念。  

秦封从最初开始修炼第二份无暇道行开始,便一直贯彻至今。  

他确实做到了一切道法完美融合,诸多道法修炼顺序以及融合份量、层次都搭配完美。  

只能说俗话说得好,高楼不是一夜建成的。  

他的万象神道也是一步步走到如今的。  

从黑盒开启到现在。  

极短的时间里。  

秦封便想了很多事,虽然粗略,仍然需要后续花费时间重新梳理。  

但他如今确实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至高神之路。  

而就在这时。  

苍穹神明率先杀来了,带着猛烈恐怖的威势,犹如一道不可阻挡永恒神光,径直朝着秦封撞来!  

还有几名神明和神主紧随其后,也爆发了最后的神明之威,滔滔无上,压倒岁月红尘,无情逼向秦封。  

不过。  

有两个神明还没杀到秦封面前就直接被终末日的余波给压溃了。  

临死前发出了一声蕴含强烈不甘的怒吼,震荡时空,波及红尘世间。  

令众生万灵心神欲裂,无比颤栗,还是只能回想那一道永恒身影才能感到安稳。  

苍穹神明还没真正降临,但仅仅只是先行的气机便已经超越了一切,以绝对凌驾的威能碾灭了一切。  

这一刻,星空崩塌,万道泯灭,时空碎裂,红尘化作虚无。  

但这一切恐怖景象落在秦封眼里,其实依旧平平无奇,他神情如常,心无波澜。  

然后。  

他一步踏出,身姿巍峨,仿佛永恒不可撼动,神明之威自然倾落,超然无上,盖过红尘万物,压倒世间岁月!  

他威能所至,一些波澜与动荡都被抚平。  

即便黑盒开启,诸神降临,他似乎仍然要主宰这里的一切。  

秦封此时身上冒出雷光,一股强烈的灭世气韵透出,无比恐怖,更有某种霸道而强势的威严,仿佛要称尊永恒之上!  

“万象之雷,灭神!”  

他浑身轰然绽放璀璨雷光,灭世气韵瞬间爆发,他仿佛身化神雷,无尽道韵弥漫,支撑着一切,气势不断攀升,越到最后便越是恐怖,近乎要贯通神话纪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