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混沌体盛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转眼间。  

五万年过去。  

秦封坐镇北斗天庭,那青铜古船自然只能暂时隐世了。  

他已经又摘下一个人参果,以他天庭之主的身份,自然不受阻碍。  

耗费五万年的时间。  

他也再次培育出一个分身。  

而且。  

他这一次培育分身提前给这肉身倾注神道造化,提升其潜能。  

其实相当于让他提前进行五万年的肉身修行,后面逐步释放潜能,自然更容易打破肉身的境界桎梏。  

所以本来只需要培育四万年的分身,他多耗费一万年。  

加上他一共斩出了自身五分之一的神魂融入分身之内,也可以让其具备一份无与伦比的神魂底蕴,在神魂修行方面绝不存在短板。  

秦封也提前为分身整理出了一份无暇道行,理论上足以支撑其突破天帝级。  

但这分身可能也就只能到寻常的天帝级,很难到得了完美天帝境界,更加难以像他这般道行之威无限接近第六台阶。  

分身所拥有的最大机缘就是秦封这个本体。  

他越强,才能使得分身越强。  

若是他能够抵达半神境界,随手捏就的机缘或许就足以支撑分身抵达完美天帝境甚至更高。  

所以一切还是看他。  

分身对于他而言,应该存在两个作用。  

其一便是将来他碰到难以冲破的瓶颈时,或许可以融合分身的底蕴,强行冲破瓶颈。  

其二便是预防他出现什么不可意料也不可控的突发意外,分身可以出手相助,或者本体死后,分身延续他的意志和生命。  

反正人参果在手,不用白不用。  

也不会耗费他太多精力和时间。  

这五万年里。  

大宇宙倒是出现了两位当世大帝,都是在平平无奇的时代证道成功的,几乎没有同辈竞争者,一人独立绝巅。  

他们倒都足够强大,神威鼎盛,是真正的大帝。  

最后这两位大帝也都消逝,并非死亡。  

以秦封如今的眼光看来,这两位大帝自然都是自斩沦为禁忌生灵了。  

他们横压世间的年代,没做到太多事情,也没走出长生法,自然还是不甘随意死去的,所以自斩尘封下来要等待神话降临。  

现在时机倒是正好。  

万道枷锁打开,余韵也基本消弭。  

所以秦封便也直接让分身入世了。  

这第二个分身,名为秦灭,以他所修炼的第三种无暇道行寂灭为名。  

秦封如今掌握北斗天庭一切权柄,这里存在的神道造化无比惊人,可能比起真正的神话天地都相差不会太多。  

他的修炼速度也是提升不少。  

目前他六十九万岁,也已经顺利神胎第五转,神魂第五跃也已经不远。  

但他感觉神胎第六转的台阶又高了不少,即便有北斗天庭,可能需要耗费的岁月又得更漫长一些。  

这期间。  

各大神话禁区倒是确实没谁敢来招惹他。  

那两位当世大帝倒是都大胆闯入看了一圈,毕竟是传说中的北斗天庭,神话称尊之地。  

即便可能存在大恐怖,也值得一看。  

秦封倒也没对这两个大帝怎么样,对方虽然有大帝傲气,但也带着敬意而来,以他如今的心境眼界,容得下当世无敌者。  

就这样。  

数百年过去。  

秦灭没有碰到什么像样的对手,同样是一人独尊无敌路,仅有证道帝劫对他造成了威胁。  

但他还是顺利闯过去,成功证道,成为新的当世大帝。  

接下来的一万年里。  

他也从本体那里汲取道韵,顺利凭借一份宏伟道行活出第二世。  

这一切都十分顺利。  

按照秦封的规划。  

秦灭应该可以平稳抵达天帝级战力境界。  

然而。  

这个时代。  

却忽然出现了一个意外。  

一个足可轰动万古、惊乱红尘岁月的巨大意外!  

混沌体出世了!  

在那一日。  

一个婴儿出生于一个平平无奇的家庭。  

但他的出生,却带来一份惊世异象,八方星空闪耀,无尽璀璨光韵汇聚而来,让其母星变得极尽璀璨鼎盛。  

天穹瑞彩倾落,大地龙气蒸腾,紫光自东方倾落。  

这一异象,惊动秦灭这个当世大帝,也惊醒了一些禁忌生灵。  

然后他们一观察,顿时都十分惊讶。  

以他们的眼光,岂能看不出那婴儿是万古绝伦的混沌体?  

混沌体,几乎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那都是可以成神的体质。  

哪怕在那个至高无上的永恒神域,混沌体也绝对罕有强大。  

而如今,居然出现在红尘俗世之中?  

这一方大宇宙,居然还有那一份造化和运势能孕育出这般恐怖生命?  

一时间。  

整个大宇宙都被惊动。  

各大神话禁区都不由现世,探出禁忌威能,要检查这个混沌体婴儿。  

不过。  

秦灭这个当世大帝还在,横压世间。  

依旧没有禁忌生灵敢放肆。  

也就是那些具备神话禁区权柄的禁忌生灵敢出手探查。  

便是紫薇神庭和古神宫也都现世,倾落无上禁忌威能检视。  

对于他们这些戍守者而言。  

混沌体有相当大的概率会成长为意外,应当扼杀才对。  

但是。  

无论是神庭之主还是古神宫主都没有出手扼杀混沌体。  

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