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生死轮回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近守道山和紫微神庭都十分活跃,只怕剧变越来越近了…”  

秦封沉吟道。  

他其实最近也有独特感应,那种感觉不好描述。  

硬要形容的话,感觉就好像是有某种无法想象的‘神话事物’正在逼近这个红尘世间,让人隐隐感到某种无法明确和捋清的压迫感。  

所以自从黄金盛世开启以来。  

他也没有完全进入红尘业火烧身的修炼状态,只保持浅层的业火。  

因为这种修炼状态,事实上存在诸多凶险,很容易发生意外!  

若是一个不慎,他搞不好也会出大问题,造成某些难以逆转的损害。  

所以。  

在进入红尘业火的修炼状态时。  

他必须全神贯注,基本无心他顾。  

这种状态下的他,几乎和那些苟存神源中沉睡的禁忌生灵没差太多,无法对外界保持更高的敏感度。  

但如今时代特殊,未知剧变在即。  

秦封觉得还是暂时对外界保持一份应有的关注和警惕为好。  

所以他目前的业火修炼状态只是浅层而已。  

此外。  

对于守道山和紫微神庭的异常。  

秦封也十分好奇,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一些猜测,或许接近真相,但还是无法肯定。  

这世间的禁忌领域,可能存在某一些立场。  

那些立场,有可能可以并存,有可能是对立的。  

曾经秦封认为,只要强大到极致,可以在这红尘世间为所欲为。  

但现在看来,也不一定如此。  

以他目前的一些猜测。  

哪怕他真的可以在这世间红尘中横推一切,只怕仍然会存在某种未知的、难以抵抗的、可能不在黑盒之内的大恐怖!  

那些神话禁区中的无上禁忌巨头,不见得就是站在最高最深处的‘敌人’。  

甚至他们都不一定真就是敌人,也可以是合作者或盟友。  

就看秦封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但他目前还有太多未知,暂时还没有立场可言。  

所以。  

他才想尽快将战力境界进一步提升,然后将北斗天庭彻底压制占据,或许便能从中弄清楚更多事情,到时候他可能就有立场了。  

当然。  

他是特殊的长生者,某些利益不一定和其他人重合,或许他最后的立场也是独一无二的,不见得真会和任何禁忌巨头站到一块。  

但现在。  

他还是尽量保持一份超然与中立,慎重看待这个世道。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  

东御帝星,长寿城。  

秦封其实早给他的分身起了名字,就叫秦生,以‘生’为名是因为他所参悟的第二种大道就是生命之道。  

秦封最初以秦生为媒介,感受黄金时代的运势,也感应至高天心的气机,想要进一步推断出些什么。  

最初的时候,秦生基本就是他,完全被他的意志‘侵占’。  

但秦封也不可能一直凭自身意志去‘运转’分身,这会浪费他的精力,也完全没这必要。  

秦生本就是他的延伸,具备一体的人格和心境,可以自主修行和决策,若能证道成帝也会成为他的一大助力。  

秦封给秦生规划的修行之路,就是生死轮回大道,先修‘死’,再悟‘生’,后再从生而死,最终走通生死轮回大道。  

这种超规格宏伟大道,完全足以打破无敌者境界桎梏,多活一世。  

所以。  

秦封给秦生的规划,完全就是预想好秦生能够证道成帝,并且在他的帮助下,至少能多活一世。  

但这目前也只是十分理想的一种愿景,不一定真的能实现。  

首先证道成帝那一步便不一定可以走出去,走出去也不见得一定就能走通生死轮回大道。  

但秦封还是希望秦生可以成帝。  

他也想看看凭他目前所具备的修行资源,能助秦生在帝路上走到哪一步?  

顺便也看看人参果所培育出来的分身到底能到什么上限,是否真的和寻常生灵差不多,理论上也有无限的上限?  

这一日。  

秦生已经突破到准绝顶的境界,距离世间绝顶的境界也只差一步。  

他估算,百年左右,或许他便可以尝试证道。  

当然,前提是能够证道。  

以他如今的境界与实力,加上轮回棋盘这件特殊帝兵。  

宇宙诸域,浩瀚星空,除却禁忌生灵,没谁能奈何得了他。  

甚至哪怕是禁忌生灵,只要不真身出世,也不见得能轻易杀了他。  

秦生在过去百来年,偶尔能感应到一些禁忌气机,似乎有禁忌生灵在窥视他。  

可能应该真有禁忌生灵想要出手扼杀他。  

但之前可能忌惮他具备禁忌手段,背后可能也有禁忌生灵。  

而现在。  

那些禁忌生灵即便彻底看出他有很大证道成功的可能,想要扼杀他也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在这样的特殊时代。  

那些禁忌生灵不会轻易真身出世,有很多不可预料的情况。  

而不真身出世,自然很难奈何得了秦生。  

但是。  

这也并不意味着秦生就真的没事了。  

若是他将来真能渡劫证道,到那时,他便举世瞩目,是明确且不可移动的靶子,而且需要全力抗衡恐怖的帝劫。  

那些禁忌生灵不需要真身出世也可以对他发起十足致命的袭杀。  

即便以他的底蕴和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