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你跟我说这是本科生写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作为一个期刊审稿人,看一篇论文的内容时,往往会先看论文团队,是不是熟人,是不是业内大牛。  

就是这么真实。  

人情关系无处不在,审稿人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同样质量的两篇论文,一篇是熟人的,一篇是陌生人的,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  

其次才是标题、摘要、结论这些。  

看本文贡献靠不靠谱,看开头提到的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跟末尾部分提到的能否对得上。  

一般到这里,曾宇就会初步做出直接拒稿或者继续审稿的判断。  

他的专业水平足以支撑他做出以上判断,不是说非得看完,才能得出结论。  

这是学术论文,不是网络,不存在什么前面小毒无所谓,十章后剧情就开始精彩。  

题目跟摘要这块不过关,直接就给你拒了。  

你连这么简单的部分都处理不好,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学术研究的?  

还不如早点拒稿,好让人另投,省得人家等上一两个月,才等来拒稿消息,或者大修后依旧被拒,那叫一个绝望跟恶心。  

如果以上部分都没问题,他会再看数据图做得好不好,能不能跟论文的结论对得上。  

这些都看过后,没什么太大问题的话,那这篇论文的价值,至少在大修以上。  

不过大修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过稿。  

只是说有机会,还得看文章具体内容。  

大部分的审稿人,是不会逐字逐句去看你的论文的,像曾宇,他本身就很忙,身兼多职,晚上回来才有空看稿,一篇论文,顶多2030分钟去看。  

甚至连20分钟都没有!  

那他就会只是简单看章节题目跟数据图,通过这些来判断这篇论文有没有价值。  

如果你的逻辑都捋不清楚,这篇论文就算有价值,它的价值也十分有限,做出拒稿的批示也无可厚非。  

真不是故意为难。  

如果说文章提出的创新点,足够吸引人,那他肯定是愿意多点时间去看的。  

当以上这些都成功吸引住审稿人的时候,他才会有耐心去看完一整篇论文。  

或许他不够合格,但相信绝大部分审稿人的心态都跟他差不多。  

是,他也是学生过来的,知道写论文不易,但这不意味着你可以瞎几把写糊弄别人啊!  

好歹写点有价值的东西吧?  

不然就算是熟人,他都不好意思给过稿。  

因为他们这个《青年社会研究》,每年初审过稿的数量是有限的,一般是终审过稿的两倍。  

如果初审过稿太多,远低于终审过稿数量,那就要琢磨琢磨专业水平,是否足以支撑个人担任审稿人了。  

这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高价彩礼对江北地区的影响为标题的论文,仔细看下来,创新点还是有的。  

而且不少。  

整篇文章思维逻辑很清晰,论点充足,加上数据图做得很漂亮,着实让曾宇看得眼前一亮。  

甚至找不出太多需要大修的点。  

就算有,也是无足轻重的部分。  

这就是很厉害了,显然是个论文老手,或者背后有高人指点。  

即便他们《青年社会研究》只是c扩,但是京大出品,审稿标准不会比其他c刊核心低到哪去。  

能够入曾宇眼的,自然不是一般水平。  

只是到最后,看到作者的自述或者说自荐信,他脸色就有点古怪了。  

“你跟我说,这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写出来的论文?没有团队,没有导师?”  

沃得发!  

如果是真的,多少有点离谱了。  

即便是以一名博导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依旧具备一定研究价值,完成度很高,他名下的硕士在读生乃至博士生,都不一定写得出来。  

然而突然有人告诉他,写这篇论文的,其实是一个本科生。  

你他喵在逗我吗?  

这是谁的部将,这么勇猛?  

就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现在的心情,震惊、难以置信,总之非常复杂!  

“该不会是剽窃或者直接抢的别人的成果吧?”曾宇蹙眉。  

可是转念一想,写这篇论文的人,连团队跟导师都没有,他去哪剽窃?去哪抢成果?  

纵观全文,确实是实地走访调查才得出的结论,有几百个样本数据作为参考,即便分析结果有所偏差,也足以反映当地现实。  

面对这种情况,曾宇也有点麻爪。  

他们这个刊,即便是硕士在读,都很少有独作发表的,更何况是本科。  

如果是真的,这个论文作者应该是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阅读大量参考文献,不然没办法完成度这么高。  

“为什么这样的人不是我的学生呢?”  

曾宇内心唏嘘。  

这才是他想要的学生啊,天赋卓绝,而且能够脚踏实地去做研究写论文,试问哪个导师不心动?  

面对这种情况,他实在是不忍心拒稿。如果说因为对方学历学位,就将这样一篇质量在及格线以上的论文拒之门外,那他们办的这个期刊,还有什么意义?  

设置投稿门槛,是为了过滤低质量稿件,而不是连带高质量稿件一起过滤掉。  

众所周知,京大是一所很学风校风都很包容的高等学府,学校的老师同样会受这方面影响。  

学历歧视不应该发生在京大这里。  

然而自他担任审稿人以来,本刊都没有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