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扬长避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南非这边说到玩,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游览观光各处保护区。  

坐上露天的游览车,行驶在保护区内,看着狮子睡觉晒太阳捕猎。  

车上的苏彤彤举着手机,笑容满面的拍着狮子。  

林道的目光,却是落在随车护卫们,手中的枪械上。  

“这次时间太赶了。”  

“下次过来,一定要走渠道,弄到真理。”  

这边购买真理,只要别搞大规模,基本上无人关注。8  

离开矿区之前,林道将几台大型工程车辆,都给送到了永和时空,就放在烧毁的太武殿空地上。  

毫无疑问,他这个随身携带,能随时开启的时空门,效用极为强大。  

等回到海城,就能将工程车辆从永和时空带过去,作用近乎于瞬移。  

林道若是改行去送快递,竞争对手全得倒闭。4  

运白面儿,墨西哥毒贩都得失业。  

他若是上缴,那就是最佳宇宙送货员。  

一发火箭送他上月球,能在月球上整一座城出来。4  

永和时空,襄国城。  

合上手中厚重的名册,感觉燥热的林道,扯了扯衣领“你是说,现在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来投奔我?而且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王猛应声而笑“全赖郎主名动天下,各地黔首布衣,扶老携幼前来投奔明主。”  

“郎主,大事可期~~~”1  

林道跑了趟非洲办事。  

虽说每天都会穿越过来打卡,可也就是露个脸的功夫就回去。  

等到现代世界那边的事情办妥,到这次过来召集众人开会,已然过去了十余日。  

乞活军打败了大赵天王的消息,早已经旋风般向着四面八方传递出去。  

最先得知消息的,是冀州各地郡县。  

这股风,也随着那些活着返回各自家乡的州郡县兵与民夫们,吹遍各地。  

除了传扬,乞活帅林道击败大赵天王的消息之外。  

回乡之人说的最多的,就是乞活军有吃的。  

每天各处城头上,都会飘来沁人心扉的饭香味道。  

长期饥饿的人,对于饭香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1  

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而且确定是饭香,而不是肉香。  

肉的来源,可以很复杂。1  

可饭的来源,那就只有粮食。  

除此之外,还有投入乞活军的各地军户民夫,也主动要求回乡,将自己的家人接过来一起享福。  

他们回到家乡,不仅仅是接来了自己的家人,通常情况下,身后都会跟着大批一起来求食的同乡。  

“郎主。”  

王猛直言不讳“人多方能成事。”  

“若是全天下的黔首们,都投至郎主麾下,那这天下,自然也就是郎主的。”  

这话也没说错。  

土地永远都在那儿,唯有人才具有使用的意义。1  

林道目光凌厉“你难道就没想过,我养不活这么多人?”3  

此时北地汉儿,估计还有数百万到上千万之数。  

若是这么多人统统都来投奔他,那林道很快就会破产。  

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哪怕只是提供饲料,他也养不起。7  

“什么?”  

王猛难得失态“郎主仙法所出之食,竟是有数的?!”  

从王猛的视角来看,只要郎主进入某座仓库。  

等到郎主出来的时候,仓库里面就会堆满各类物资。  

这等仙法,给了王猛极大的刺激。  

他认为有这等仙法在手,终结乱世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万万没想到,这仙法竟然不能无限制的变出粮食来~  

林道也是被气笑了。  

我要是能无限制的无中生有,还用得着做什么时空商人。  

直接在现代世界里,变变变的做大富豪,享受人生去了。  

林道干脆起身外出去查看。  

襄国城的街道四通八达极为宽敞,道路两旁还修有排水沟。  

毕竟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了数十年。  

城内各处宅院,此时都已经住满了人,男女老幼皆有。  

入目所及,到处都是人。  

他一言不发,一路上了城墙。  

站在城头向着城外看过去,原本石赵的连营早已经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各式帐篷与遍地都是的地窝子。  

数不清的人,宛如蚂蚁般分布其中。  

林道缓了口气“三哥的贫民窟,也就是这水平了。”1  

“这样下去不行。”  

“我养不起这么多人。”3  

哪怕是鸡饲料,一吨也要千把块。  

一吨饲料也只够两千多人吃一天,这还是低供养标准。  

二十万人,一天就是一百吨,吃掉十几万的投入。  

若是两百万人呢?  

单单是吃,一天就要吃掉他小二百万!  

没钱买粮食,他就得去唱老娘卖身的段子了~~~1  

林道抿嘴,满目忧愁。  

他现在有些理解闯王了。  

李自成开始的时候,也是接受文官投降的,他知道治理天下需要文官。  

之所以后来翻脸拷饷。  

大概率是因为那句‘闯王来了不纳粮~~~’  

那么多人都要吃饭,李自成不拷饷的话,拿什么去投喂那么多张的嘴~  

饥民们吃不上饭,就得把带头大哥送上餐桌呐。  

林道现在的情况,与李自成差不多。  

相比之下他的优点在于,可以从工业克苏鲁的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