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送物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眼镜仔介绍的尤姓卖家,是前朝的秀才,所以有个绰号叫秀才。  

尤秀才手里确实有好东西,也有意向卖,但韩卉这么年轻却不信任她:“我两样东西要卖三根大黄鱼。”  

这意思要看货,他先确定是否拿得出钱来才行。别看了东西拿不出钱来,白瞎自己的时间。  

一根大黄鱼312.5克,三根大黄鱼就是900多克,韩卉衣服又不厚,一看就不可能带那么多钱了。  

韩卉轻笑道:“老人家,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战乱,一套古玉你要卖两根大黄鱼,你觉得有人会买吗?”  

“我的东西,就能值这么多。”  

韩卉从兜里掏出一叠美元:“放心,若你的东西是真的,我买得起。”  

因为银行的美元很少,平民百姓拿黄金去银行是很难兑到美元的。去黑市,1克黄金只能换到1.2美元,还不一定能兑换到。  

确定美元是真的,老头将两样东西拿出来了。一样是古玉十二生肖摆件,一样是108颗佛珠。  

十二生肖摆件色泽温润如脂,玉雕表面也光滑细腻光泽内敛。108颗佛珠是用和田籽玉打磨而成,颗颗莹润。  

韩卉不懂古董,征询过尤秀才的意见后用手摸古玉石,然后闭上了眼睛,心里呼唤着系统:“帮我辨别下这套古玉石的真假。”  

“鉴别一次50财富值。”  

虽然鉴定费很高,但韩卉还是同意了。这要万一是假的,可就亏大了。  

经过鉴别,十二生肖确实是古玉石,有八百多年历史了;佛珠是用的和田籽玉,不过只有十一年历史。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古玉石是400美元,佛珠则只给了60美元。  

韩卉提着玉石离开时,发现又有人跟踪。因为带着东西不方便,在胡同拐了几圈将人甩开。  

走到无人的地方她将东西收进空间,然后回家。  

黄淑芬跟小草对于她天黑回来习以为常,韩孟阳却很担心,只是知道自己说了也没用,想着寻个机会好好谈谈。  

回到房间,韩卉先将古玉石跟佛珠兑,没想到十二生肖古玉石竟兑了10万财富值,佛珠则兑了7000财富值。眼镜蛇收的玉摆件跟玉石,合起来兑了18万财富值。  

12000法币跟460美元的本钱,兑了28.7万财富值,这买卖太划算了。她觉得,应该找个玉石商代买,这样可以省很多事。不过钱没出处,暂时先放着。  

三天后,韩卉从死信箱拿到一个地址。上面对地址的位置描述得很详细,也告诉该怎么走,最佳的路径是从黄浦江坐船过去。  

最佳的路线,可能花费时间短,但安全方面肯定更差了。  

轮到韩卉休息,她以前跟黄淑芬说有事要去办:“娘,明日我要出去一趟。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我这两日住码头。”  

黄淑芬没问她要去做什么,只是担心地问有没有危险。  

韩卉摇头道:“没有,就是帮人送点东西,跑个腿能有什么危险。”  

再多的就不说了,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好在黄淑芬从不多问,省了很多的事。  

黄淑芬虽然担心但没再说了。她能有现在安宁富足的生活,都是女儿拿命拼来的,早没立场去干涉她的事。  

第二天下班她就走了,晚上在码头旁边的旅馆睡。  

在旅馆这种地方,韩卉是不进模拟舱训练,太不安全了。万一有不长眼的直接撞门进来没见到人,就比较麻烦。  

第二天坐了最早的船过了黄浦江,上船前是要查证件跟行李,没问题才让你上船的。这也是韩卉要将接收点设在SH市区外的原因,关卡多还查得严。一旦被狗特务发现,不仅物资要丢,与此相关的同志都逃不过。  

循着地址找过去,韩卉看到了一栋民房,与情报上描述的一样。她没直接进去,而是装成路过从房前走过。等到晚上,她才翻墙进去。  

房子有人守着,韩卉将人弄晕后进了房间。红党的同志日子有多艰难,韩卉深有体会。这次,她不仅将陈勇铭那儿得来的物资留下;岗山货仓的东西也拿出来大半;就连食物就留下一点,其他都给留下了。她没了这些食物,回市区花钱再买就是。输送给牵线,关键时候说不定能救一些同志的命。  

物资投送完,韩卉就去了码头,准备第二天坐第一班的船回市区。主要是现在变天水很凉,不然就直接游过去了。  

韩卉离开一个小时左右,有人敲了那栋房子的门。敲了几下没反应,对方知道不对劲了。  

王坤爬墙进了院子,看见里面的人在桌子上趴着将人摇醒:“大江,让你守在这儿接应送物资的同志,你怎么睡着了?”  

大江摸着后脑勺,一脸难受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头突然疼了,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王坤脸色大变,说道:“这里很可能被人发现了,咱们要立即转移。”  

大江疑惑地说道:“要被敌人发现了,那应该将我抓起来,不可能只将我打晕。”  

王坤觉得对方是放线钓鱼:“咱们得立即通知支队长,接个地点接收物资。”  

大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也有担心:“万一咱们的同志已经在来的路上怎么办?”  

王坤觉得这事很棘手:“先不说了,咱们先转移,然后再派人在村口盯着,有陌生人进来就去搭话。”  

大江进屋收拾东西,只是走到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