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才?奇才(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请选择第十次强化1:体质+0.3  

2:根骨+0.2  

3:自然寿命+60(天)  

‘根骨…’张逢首先注意到2选项。11  

并观测自身信息。  

根骨:0.88  

灵根:0  

这具身体的根骨比常人好一点,多了0.8。  

同时,张逢想也不想的选择2:根骨+0.2  

根骨信息再次变化,变为了1  

选择完后。  

张逢没有感觉到身体有什么异样。  

但通过这么多年的练习。  

张逢也明白根骨是让人的体质成长更快,而不是立竿见影。  

例如,两个悟性与毅力一样的人,一起去练武。  

其中一个没有根骨的人,练一年,只会增加1体质。  

那么有根骨的人,可能会增加1.1。  

这就是根骨高的效果。6  

最后,你涨的力量多,他涨的力量少。  

涨的多的人,肯定要被称一声‘适合练武,是练武天才。’  

至于期间的学习速度,则是靠悟性与毅力。  

张逢练了这么久,深有体会。  

而毅力,张逢自认为有点。  

悟性,张逢则是觉得可以用格斗记忆去代替。9  

‘强化选择,相当于把该悟的都悟了,算是把前路铺平。’  

张逢对于悟性有别样的见解,  

‘那么剩下的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练,以及坚持到终点的毅力。’1  

虽然强化只到中级精通,远远没到悟透的终点。  

但格斗记忆多了以后,张逢也觉得一些发力诀窍可以相互转换,以它山之石攻玉。  

所以,这次去见耗子哥的师父。  

第一,是了解南北武林。  

第二,就是想通过正规的渠道,多了解一些武术传承。  

张逢不知不觉间,已经喜爱上武术了,或者说是想找任何可利用的机缘来‘加强自身’。4  

叮铃铃—  

自行车最后在市郊的一座小武馆外停下。  

说是武馆,其实也就是一栋自盖的三层小楼,还有前后两个院子。  

00年初的时候,郊区自盖小院比较多,很常见。  

“呼…累死了…”  

耗子哥蹬了大半个城市,哪怕刚开春的稍冷天气里也出了一脑门的汗。  

“张逢,跟我来。”  

他手里还掂着二斤猪头肉,一瓶酒,路上买的。  

张逢跟他进院子。  

大门没锁。  

前院也不算宽敞。  

此刻停了几辆自行车,还有两辆摩托,就已经略显拥挤。  

“三师兄从省城过来了。”耗子哥瞅了两眼摩托,向张逢介绍道:  

“三师兄是省城的人,但每隔几天都会过来学拳。  

他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我十岁被我爸领进拜门的时候,他就在这。  

曾经还见证了我的拜师礼。”  

他说着,又掂了掂手里的肉和酒,“菜买少了。”  

“那我再回去买点?”张逢看向门口。  

买菜的地方就在半里外,不远。  

张逢兜里也有点钱。  

既然想学武艺,想了解事情。  

一顿饭的诚意还是要拿出来的。  

“没事。”耗子哥却很爽朗,“等吃饭的时候,咱们可以站在旁边,看师父和三师兄吃就好了。”5  

“…”张逢有些默言。  

这是人能说出的话?  

明明跑两步再买点就好了,就非得干看着?1  

“浩浩来了?”  

张逢和耗子哥交谈的同时。  

一位鬓角发白的老人从楼内出来。  

“师父!”耗子哥高兴的迎过去。1  

“小浩,稳重点。”一位略显严肃的中年紧随老人身后。  

“三师兄!”耗子哥一下子正经起来,不嬉皮笑脸了。1  

“这位是?”三师兄却将目光看向张逢,不知道师弟领个外人要做什么。  

但仔细瞧瞧,三师兄却觉得这小孩有点不对劲。  

至于哪里不对劲,他又很难具体说上来。  

“哦?”师父的目光倒是毒辣一些,看到张逢虽然小,但站立笔直,且眉宇间还有一股英武气。  

这明显是从小经过刻苦锻炼而生的气质。  

常人或许看不出来。  

但师父对这个‘英武气质’很熟。  

因为早年间,武学各路多有争斗,有太多这样的小孩被从小培养,用来立自家武门之威。7  

说好听点,那叫自小传承,受之衣钵,是最亲近的关门大弟子。2  

说不好听的,那就是培养顶尖刽子手,震杀四方。  

“这位小娃娃是哪位故人之后?”师父笑着走近张逢,以为张逢出自哪个还延续老传统的武学世家。  

然后无意间碰到了自己的弟子,于是就过来串串门。  

张逢听到老人询问自己,也水灵灵的实诚道:“和顺路,大兴街南,五金市场,家父张有发。”2  

这是2号爸爸的名字。  

况且等会还要给‘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  

电话又是店里座机,一打就知道,就没什么好隐瞒的。  

“张由法?”师父却皱眉,又细细品道:“由法,由法?万物有法?好名字!1  

不愧是如今社会里还遵循老一辈传统的大世家!  

这名字,道远意长啊~  

只是…”  

他稍微拱拱手,“恕老夫耳浊,老夫虽然在南北武术界里属于小人物,但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也知名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