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朝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安府。  

二重界境,龙宫。  

秋水宫。  

一道门户显现。  

不少灵将,都是互相对视一眼,抬头看去。  

门户上光流弥漫。  

一个少女,当先持剑走出,身上纤尘不染,很是干净。  

在她身后,则有几十个人族水兵,陆续出来。  

这些人族水兵,各个面色兴奋。  

身上或多或少,带着伤势。  

秋水宫,所有持着宝印虚影的灵将,都清晰听到声音。  

“官位战结束。”  

“秋水宫,第一百七十七阁楼。”  

“秋水宫获胜。”  

门户消散。  

这些秋水宫灵将,都是一脸见怪不怪,根本没什么反应。  

只有珊瑚走上前去,打趣道:“青婵灵将,今天收获怎么样?”  

沈青婵持着长剑,摇头道:“第一百七十七阁楼,被我攻击太多次,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提前把资源用光,什么都没有。”  

珊瑚则是露出佩服,说:“大半年来,你带着人族水兵,每天都发动官位战。”  

“从第三百六十阁楼,一路打上来,打到第一百七十七阁楼。”  

“卡在这里,也有不少时间了吧。”  

沈青婵点头,说:“第一百七十六阁楼,其中掌印生灵,是个圣殿圣选,手段太多,我不是其对手。”  

“再往前,几乎全都是圣殿圣选。”  

珊瑚啧啧连声:“以神阙境修为,力敌涌泉,已经很厉害了。”  

沈青婵擦拭昭明长剑,默然无语。  

官位战,随时随地都能发起,战斗目标,更是可以任意选择。  

但与宝物争夺战,有着不同。  

发起官位战的一方,可以自由选择参战人员。  

被发起的一方,只能全员迎战。  

大半年以来,在秋水宫灵物资源供应下。  

沈青婵依靠其天生神赐,《织命》术法,修炼速度暴增,甚至可以称得上一日千里!  

在其灵蕴修为,迫近涌泉时。  

沈青婵开始以秋水宫名义,由最末尾的阁楼开始,发起官位战。  

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锤炼虚浮灵蕴,在厮杀中打磨修为,锻炼战斗技巧,磨炼意志。  

离海真宫,靠后的阁楼。  

其掌印生灵,并非圣选,而是离海本土生灵。  

这些掌印生灵,手段匮乏,与普通妖将,战斗力相差不大。  

就连掌握的资源,都很是稀少。  

毕竟,其所在的地方,乃是阁楼。  

而沈青婵,不仅是天生神赐,《织命》术法,有着不少底牌。  

最主要的,其更有秋水宫稀缺资源加持。  

使其在神阙境时,积累灵蕴,全力爆发之下,已经能够做到力敌涌泉!  

秋水宫水兵里,那些神阙境人族,同样看在眼里。  

随着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主动跟随沈青婵,前去参加官位战。  

这是一支,完全由人族神阙境,所组成的精英队伍!  

每战胜一座阁楼,沈青婵就会持着宝印,将下次官位战的目标,提升一名。  

排名高的阁楼,对排名低的阁楼,发起官位战,几乎没有好处。  

若是胜利,只能获得少许资源。  

若是失败,则需付出双倍资源。  

无论胜败,都不涉及官位更替。  

沈青婵这里,除了每天一次官位战,其余时间,全部都在苦修!  

秋水灵蕴,镇海珠,水脉灵机,珊瑚灵草。  

稀缺资源的供给,几乎没有断过!  

其日日夜夜,都在疯狂修炼!  

资源供应,远远超越十大灵将,仅次于秋水宫主!  

沈青婵每天下午,都会暂时停下修炼,参加官位战。  

官位战,被发起方,根本不可拒绝。  

其每次都身先士卒,疯狂杀伐,多次身陷险境,力战涌泉!  

战斗频率,高到令人发指!  

在高强度的厮杀中,以及更高强度的修炼下。  

沈青婵的灵蕴修为,急剧提升!  

其天生神赐《织命》,所带来的可怕战力,以及恐怖底蕴,同样逐渐显现!  

虽然此时的《织命》,还没成长起来。  

但在神赐境时,已经可以做到,轻易碾压其余等级的天赋。  

只是。  

沈青婵这里,在不久前,打到第一百七十六阁楼,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  

阁楼掌印生灵,几乎仅凭一己之力,就对官位战进攻方,几十个神阙境人族,完成了碾压!  

后面阁楼掌印的战斗力,跟此人相比,呈现出巨大的断崖!  

此人身份,并非离海本土生灵。  

而是圣殿圣选,涌泉境的5级天赋!  

沈青婵尝试过,挑战排名更高的阁楼。  

无一例外,都遭遇到了惨败。  

若不是那些圣选,看在秋水宫面子上,没有痛下杀手。  

沈青婵拥有灵将宝印,有龙宫规则保护,可其他神阙境人族,绝对都会死在那里!  

从第一百七十六阁楼开始,一直往前,直到第一阁楼。  

其中每个掌印生灵,都是圣选!  

同为涌泉境,但这些圣选的战斗力,太过恐怖!  

后面的阁楼掌印生灵,与其差距大如鸿沟,根本就是云泥之别!  

官位高的本土生灵,有且只有一个。  

琼华殿主。  

徐朝露的春晓宫,不断给他提供妖将,下面阁楼的官位战,根本赢不了他。  

也正是从此刻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