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香火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合的眼前没有出现可选身份,只有五个常驻角色。  

可见血坑鬼还未开始,足够自己完成角色融合。  

他扫过常驻角色的信息,在尸道童养伤期间,姜子牙已经到达西岐,也不知近况如何。  

“姜太公啊,你可千万别搞什么愿者上钩了。”  

西岐肯定是打不过大商的,更别说后者得到史诗级加强。  

唯一庆幸的是闻仲刚刚回到朝歌,兵困马乏短期内不可能再次出征,并且古代打仗也需要大量物资,至少有半年左右准备。  

“尽快完成角色融合,血坑鬼还不知道是何状况。”  

如果不选择身份,则以真身前往典故世界“不选择扮演。”  

是否消耗1000点灵视,选择角色进行深层融合两道模糊的身影出现,正是尸道童和无垢佛。  

隐约能看到,尸道童眉心有线条连接着三太子和瘟道人,无垢佛眉心线则是鬼太子。  

“选择无垢佛进行深层融合。”  

最后一缕夕阳将逝,山林逐渐陷入漆黑。  

茂盛的草木如墨,投射出的阴影相互正纠缠扭曲,偶尔有几声夜莺的鸣啼打破寂静。  

杨合突兀的出现在山林中,手里抓着铜钱剑。  

他略显不适,不止是因为意识的天旋地转,同时还伴随着难以言喻的反胃,严重水土不服。  

良久后。  

杨合瞳孔聚焦,皮囊道袍覆盖体表。  

两件类似鳞甲的阴器镶嵌在掌心,阳火顿时消失不见,外加尽可能收敛气息的瞳鬼,至少表面上,自己如同尸体一样。  

“嘿嘿嘿,我的手艺还是很靠谱的。”  

鬼息甲应声鬼残骸制作的中乘阴器,能够掩盖阳气,防止有鬼察觉到散发出来的生人气息。  

杨合再看泥丸宫,里面悬浮着五枚宝珠。  

宝珠隐隐形成一体,闪烁微光护佑着魂魄。  

鬼锁珠应声鬼残骸制作的中乘阴器,炼化后能够护佑魂魄。  

诸多阴器虽然是中乘品质,但完全不具备灵性,纯粹是流水线炼制出来的量产货色。  

当然,主世界阴阳分隔,资源都是集中在大司朝廷手上。  

只要是阴器都价值连城。  

杨合冷静的环顾四周,神识悄然一闪而过,“恩,灵视没有增长,目前应该比较安全。”  

他唤出面板,果然已经无法回到主世界。  

杨合眼前只有一个三天的倒计时,表明还有多久可以返回主世界,没有深层融合的任何提示。  

“季节是深秋,就是我离开朝歌的时间点。”  

杨合注意到不远处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只是已经许久没人经过,杂草悄然覆盖路径。  

“黑子。”  

他一踹蜷缩在脚边打呼的黑猫。  

喵!!!  

黑猫后知后觉的浑身炸毛。  

“相比扮演角色,真身确实不一样。”  

杨合的心境不可能与以往一样,哪怕附近不见邪祟出没的痕迹,似乎不会遭遇露面就死。  

他暗自沟通留在尸道童体内的眼虫,借此确认方位。  

“在朝歌以北的偏远山区,哪怕三十六路大军讨伐西岐,也不会波及到此处。”  

杨合深吸一口气,沿着羊肠小道深入山林。  

黑猫小心翼翼的在旁警戒,体型维持着幼崽的大小,主要是察觉到自家主人的紧张。  

不等夜幕降临,杨合已经走出山林。  

草木变得稀疏,处处都有凡俗生活的痕迹。  

一座极为冷清的小镇映入眼帘,房屋由土木搭建而成,常驻人口应该只有两三百。  

所有房屋都门窗紧闭,天黑前已经没有镇民出没。  

唯独部分房屋烛火常亮。  

灵视无端增长。  

杨合意识到小镇很可能与深层融合有关,暂时看不出异样,想要搞清楚虚实必须得入镇。  

他没有选择轻举妄动,待在山坡上点燃篝火。  

无论如何,等待三日再选择冒险才是上策,只要能随时返回主世界,龙潭虎穴都不用惧怕。  

杨合取出一颗大补丹服下,时刻让阳火处在旺盛的状态。  

夜幕刚刚降临,就有一阵幽幽的歌声回荡开来。  

“都广之野稻菽香,百兽相聚和谐欢,太帝使得琴声…”  

杨合一愣,俞正先前提到过沟谷内也有类似的歌声,涉及名为九幽素女的女娲门人。  

“看来没错。”  

杨合目光锁定小镇口的一间房屋,歌声正是从中传出的,黯淡的烛火在若隐若现摇曳着。  

但凡有光亮的房屋,都有极为古怪的异象。  

比如酒铺门前,铺着一层厚厚的老鼠尸体,按理说很容易引起瘟疫,但根本无人清理。  

或是西南角的米铺,墙面竟然暗示密密麻麻的划痕,就像临死前通过指甲抠出来的。  

杨合思绪万千,身后的羊肠小道有脚步由远至近。  

他回头一望,只见一名老捕快携带着二三十人赶往小镇,令人作呕的腐臭味道灌进鼻腔内。  

老捕快的皮肤满是麻子,就是寻常凡俗,正敲击着一铜铃引导众人,明显是为小镇而来。  

杨合一愣,注意到二三十人都用布袋遮住脸庞。  

脓血已经浸湿衣裳,导致腐臭愈演愈烈。  

杨合透过布袋看到,老捕快押送的全是病人,不裸露皮肤是因为在遮掩大片大片的疱疹。  

天花?  

他一眼认出病症,天花确实会使得疱疹遍布,哪怕捡回半条性命,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