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版士力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峰回过神来,注意到杨合背后的鬼手有青筋爆出,倒并非哪吒再次胎动,而是源自瞳鬼。  

才片刻,瞳鬼竟然又有晋升的征兆。  

随着眼白处的第三条血丝成型,一时间阴风阵阵。  

或许是哪吒觉得杨合的阳气最盛,足以媲美十余人,便有意无意的放缓吸收阳气。  

不过在旁人看来,却是同门师兄弟间的情谊。  

“太乙仙尊提到过,三公子的前世大有来头,杨道长恐怕也不简单,难道是仙人投胎重修?”  

李峰几乎笃定,杨合拥有某类天生仙体。  

否则怎会得到太乙真人的器重。  

李峰甚至怀疑,杨合是太乙真人安排前来采莲镇的,毕竟后者颇有点借尸修行的意味。  

乾元山一脉的道统,气运挡都挡不住。  

杨合吊在半空,眼前没有雾水的遮掩,视野变得宽广,发现清湖已经没有半点莲花莲叶。  

明明是莲藕丰收的季节,清湖却短短几天空无一物。  

杨合心底生出紧迫,很可能没有多久好日子能过了,连忙开口催促道:“李大人。”  

“千万别忘记炼制助涨阳气的丹药,如果我都压不住师兄,恐怕整个采莲镇得跟着陪葬。”  

杨合的大补丹仅剩百余颗,绝对是不够吃的。  

他能接受道童马甲折损在鬼的身上,但若是阳火耗尽而死,想想就觉得憋屈。  

“末将立刻着手准备,杨道长,还有何要求?”  

杨合沉声补充道:“找人盯着一点清湖方向,如果吴洪返回采莲镇,第一时间接应他们。”  

李峰点头应下,示意宋括负责药材的收集。  

宋括刚眯了一会儿,眼看采莲镇的祸端有希望解决,强打精神问道:“大人,具体是啥药材?”  

“人参为主吧。”  

李峰又浅尝些许大补丹,迟疑道:“虽然不清楚配方,但大补丹颇有糕点的味道,类似红枣、栗子、核桃也不要放过。”  

“我明白了。”  

宋括刚打算转身离开,李峰再次补充道:“等等。”  

“杨道长年幼,找找看有没有蜂蜜、蔗糖之类。”  

李峰提到年幼二字,想起杨合面对邪祟的表现,感觉自己几十年当真活到狗身上了。  

杨合嘴角抽搐,新配方莫名其妙的开始契合士力架,或者改名兵粮丸更加顺口?  

他强压杂念,继续衍生第四根阴脉。  

瞳鬼晋升恶鬼的条件就是九根阴脉,算上主世界的一根,不知不觉弱鬼期已经过半。  

衙门变得忙碌起来。  

众人合力搬运物件,不一会儿就已经架起铁锅。  

半日后,宋括满载而归,顿时烟火气升腾。  

他没有把目标放在闭店的药铺上,以免引起民众的效仿,而是选择几处大户的家中。  

付出几张李峰赠予的黄符,轻易便得到百斤药材。  

当大量药材倒进锅内,配合着各类糕点才用的辅料,简单的熬煮片刻,香味便扑鼻而来。  

李峰按照杨合的叮嘱,最后加入面粉搓成丹丸状。  

他一出炉就准备拿给杨合,结果棺椁中再次响起童谣。  

“藏猫猫,藏猫猫,猫猫藏在哪?洞里洞外找一找,找到猫猫哈哈笑…”  

众人愣在原地,哪怕阴气未曾汹涌也不禁头皮发麻。  

“摄!”  

杨合暗自催动鬼手,凭空有吸力传来,晾晒的大补丹源源不断落入掌心,足足七八百颗。  

他取出部分大补丹送进棺椁的缝隙。  

童谣戛然而止,后院回荡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咀嚼,随即哪吒心满意足的归于平静。  

李峰吐出一口气。  

“原来如此,看来三公子的怨气已经消散不少。”  

众人忐忑度过一夜,结果棺椁长久都不曾暴动,仿佛祸端平息,似乎只等太乙真人现身。  

笼罩衙门的雾水变得淡薄,久违的朝阳洒满地面。  

李峰一夜无眠,关注着清湖的情况。  

他通过法术能感应到,副将已经到达清湖附近。  

“应该是杨道长多虑,三公子的事宜怎会和清湖有关。”  

李峰再看杨合,眼底闪过些许诧异。  

杨合的修行方式愈发偏激,一吞咽就是二三十颗大补丹,问题是根本无法彻底消化掉药力。  

五官流淌脓血,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恐怕用不了多久,杨合的阴阳平衡就会打破,天生仙体为何要干竭泽而渔的事情。  

“杨仙师在顾虑什么?”  

“三公子已经镇压,接下来只需太乙真人出手即可。”  

“唔。”  

李峰双目圆瞪的捂住胸口,唯有自己才能听到的猿猴嘶鸣响起,心脏跳动如鼓。  

“不可能,周辰怎会突然死在清湖?”  

周辰正是护送吴洪的副将,前一息还生机尚存,结果毫无征兆的身死,搞得李峰措手不及。  

要知道,他们所修的心猿法以心脏为本。  

周辰又是后天圆满,只要心脏不损毁,哪怕身首分离都能再活半日,太过蹊跷诡异。  

宋括匆匆赶来,有杨合坐镇所以还算镇定。  

“李将军!”  

“官兵在城墙上注意到,吴洪正沿着山路返回采莲镇!”  

李峰顾不上为周辰的身死感到可惜,意识到杨合的顾虑是正确的,清湖似乎另有隐藏。  

“其余三人呢?”  

“不清楚,我已经派人骑马接应吴洪。”  

李峰无比焦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