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点燃华人群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采取上述方法对轨迹预测算法进行优化后,它的偏差距离能够从原本的六万公里减少到6000公里左右。”  

林燃放下粉笔,对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说道。  

在座先是最前排,然后从前到后,响起了一阵礼貌的掌声。  

林燃的公式非常漂亮,让大家感慨不愧是数学大师,这微积分应用的恰到好处。  

虽然在座的NASA高层里,并不是所有人都精通微积分,但起码也是接受过现代数学训练的高级人才,林燃构建的模型好不好,大家还是有眼力见的。  

结合林燃对自由7号的预测,和詹姆斯·韦伯比起来,大家至少对林燃是服气的。  

等掌声停下来之后,林燃接着说:“还不够。  

这样还不够。  

我们还要对它做第二步的优化。  

算法没有办法做到完美的预测初始轨迹,因为火箭的飞行轨迹总是会发生各种意外。  

不管是火箭发射过程中本身的振动,还是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均匀现象,这些都会导致误差的累积。  

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增强地面计算的效率。  

我们现在在用的是IBM704,花数小时时间才能做一次轨迹的模拟。  

我们应该事先对不同发射角度和速度进行多场景的组合模拟,把计算结果做成轨迹查找表,减少实时计算的流程.  

另外在输入的时候,采取一人输入一人验证的方式,减少穿孔卡的错误率。  

我看洛斯阿莫拉实验室已经能做到了,你们去和那边联系一下,让他们来传授一下经验。  

最后就是发射窗口的优化,选择月球最接近近地点的时间,对轨迹计算进一步简化.  

这三者配合之下,能够将Pioneer4的偏差缩小到0,让它成功着陆在月球。”  

林燃最后在仅剩的一点点黑板上,分别画了两个球和一个火箭,然后用虚线将火箭和小球联系到一起。  

“肯尼迪总统会将于8月在国会召开面向全体参议员和众议员的听证会,这将关系到明年NASA的全年预算,我们要在这之前,把Pioneer送上月球。  

告诉华盛顿的议员们,NASA不仅仅只有宝贵的经验,我们还有成功的经验。  

我的人生没有失败这个单词,韦伯局长和我来到NASA,是为各位带来一个又一个成功的!”  

台下詹姆斯·韦伯率先起立带头鼓掌,其他人陆续跟着起立鼓掌,这回掌声多少带点真心的意味在了。  

因为林燃围绕Pioneer登月给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至少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不说一定能登月成功,但至少有了成功的把握。  

而不像之前NASA内部,连成功把握都没有,想绕开硬着陆直接研发软着陆。  

林燃的这番讲话因为充满了爆点,无论是说在场NASA高层全是垃圾,还是NASA要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登陆月球,又或者是林燃说自己会给NASA带来一个又一个成功。  

总之无论是哪一点,都能吸引民众们的眼球。  

其中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如是写道:  

“华裔数学家指出NASA全是垃圾,却迎来全场掌声白宫航天事务特别助理伦道夫·林近日在NASA的闭门会议中直指NASA只剩下所谓宝贵的失败经验,并直指在座所有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全是垃圾,其原话为:  

‘我不是说谁,我是说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在公开嘲讽后,林教授向NASA方面演示了轨道预测模型,并提出了月球任务三重优化方案。  

Pioneer探测器或成阿美莉卡首个月球着陆器。  

詹姆斯·韦伯局长事后接受华盛顿当地报纸专访时力挺:这不是赌局,而是精确的数学。  

‘这相当于让火箭带着一本所有可能迷路时的地图飞向月球。’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威廉·皮克林会后感叹.”  

这则新闻被NASA内部高层爆给媒体后,各路报纸争相报道,阿美莉卡媒体报道后传到世界各地。  

尤其在有华人的地方,引起远超想象的剧烈反响。  

张科长此时已经加入香江华人船商们联手成立的名为香江海运的合资公司,作为这家公司的新晋水手。  

他因为健壮的身体、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学习能力很快获得跟船机会。  

不过他没办法参与到最先进的全新标准化航运路线去,因为那条路线要的全是在许爱周手下或者董浩云手下工作超过十年的老人。  

像张科长这样的新人无法获得信任。  

“阿远,我记得你识字的对吧,来来来,这份报纸太给我们华人提气了!  

你看看。”  

这天他们在横滨港口换货,大副见他在甲板上吹风,特意走到他身边,把报纸递给化名陈志远的张科长。  

为了匹配陈景润的身份,给张科长安排的身份就是没落地主后代。  

张科长接过对方手上的报纸,《美洲华侨日报》,头版头条是他熟悉的人,也是他会在横滨而不是燕京的核心原因:  

《美洲华侨日报》的头版头条把林燃吹的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说NASA的高层加在一起都不如林燃一个人,什么NASA三年时间都没完成的登月,林燃来之后两个月就行了。  

目前林燃只是说要登月,但《美洲华侨日报》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