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大罗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86章大罗宫在王悦的帮助下,众人的五河县之旅非常顺利。  

一个不断在县城中辗转的画皮鬼,迄今为止已经杀死了十几户新郎新娘,最后被卓清嫣剥下了真正的外皮。  

一只鬼面枭,每隔两月便来五河县叼走一个男童吞噬,正巧遇上几人下来严打,被衍松道长一道剑气劈成两半。  

还有两只水猴子,与人合契后要用人血修炼,被几人发现后躲进水里,然后被顾昭几道掌心雷全部劈死。  

在五河县周围的几个镇子又转了转,五天之后,暑期七天假,就这麽愉快的结束了。  

距离翠山村还有段距离,顾昭便能远远看到山村后面的半山腰上,有一阵阵的响动和烟雾。  

「这麽快就动工了?」顾昭不由问道。  

「咱们临走前就将设计图给了何老丈,还留下了足够的石头和青砖。」衍松道长道,「何老丈跟我说他就准备开工了。」  

顾昭视线转向村后的木材厂,「我记得木头也攒了不少。」  

「全部都是小叶紫檀,燕都那座宫殿都没咱们奢侈。」衍松道长啧啧有声,「大罗宫,你的口气倒是不小。」  

「这里是咱们的根基地,起名当然要大气一点,之后再去常平府江阳府之类的开分观,就可以起那些紫霄宫丶玉虚宫之类的名字了。」  

衍松道长怪笑一声,意有所指的道,「我就怕之后来的同道们不敢起这些名字。」  

「那可未必。」顾昭笑了笑,然后期待的道,「不知道这大罗宫多久能建好?」  

「你也别抱太大期待,毕竟这边的效率不比现代。」衍松道长传音道,「你又不能从现代叫一支施工队过来。」  

「不过也有好处。」衍松道长继续道,「咱们那座小院你也看到了,都是手艺人,再加上有你带过来的工具,效果肯定不错。」  

这个世界的发展其实很不错,工艺制作绝对达到了蓝星古代宋朝时候的水平,他们在秀岳县和五河县都能见到精致的阁楼宅院,也能在商铺里见到精美的花瓶铜炉。  

建一座古香古色的道宫,绝对是难得的艺术品。  

几人回到翠山村,发现村里多了很多人,都是前来帮忙修建道宫的人手和家属,何老丈匆忙赶回来,饭都来不及吃,就要拉他们去后山观看。  

等到几人赶到村后半山,就发现他们竟然已经把山门立起来了,甚至还在山门牌坊后修了一条石板山路。  

顾昭抬头,就看到高有三丈的山门牌坊由全石构筑,四柱三门,顶部雕梁画栋,石柱缠绕青龙,正面牌匾刻着大罗圣境四个大字。  

「好气派!」衍松道长赞道,然后走过山门,从里往外看,牌匾上写着是道法自然。  

「山门朝东,柱绕青龙,进山后的石道两侧还有苍龙七宿的石龛。」顾昭介绍道。  

衍松道长看向山门口的青石道路,一路向山上通去,同时也看到了不远处的第一个似龙似蛇造型的石质神龛,「角木蛟!」  

顾昭点点头,「设计师根据翠罗山的地形,按照各自方位设计了四象地标,东面是青龙山门,西面有一片绝壁叫做白虎崖丶南边留一片朱雀林,北面的半山湖作为玄武池。  

在四象地标周围建造石质神龛供奉星官,正合四象为主融入自然,二十八星宿为辅供奉香火的格局。」  

衍松道长赞赏道,「不错!不错!」  

其他人并不知道四象二十八宿,但从顾昭口中也能听出来这些都是伟大的神明,看向山门石柱上的青龙都不禁露出震撼的神色。  

白珂眨眨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不都是传说中的神兽灵君吗,他们各自也有血脉传下,就和我的天狐血脉一样,咱们道门和这些神兽灵君有关?」  

顾昭和衍松道长对视一眼,心中各有猜测,表面点头笑道,「正是!正是!」  

何老丈对几人道,「山门已经立起来了,上面的灵官殿正在修建,但还没有建好,李老汉说同时得建几个偏殿和院落,如果公子师门来人,也有地方住下。」  

「好。」顾昭笑道,「说不定我的师门很快就会来人呢。」  

五雷令又凝聚了一颗雷种,无论是去找衍松道长的同门,还是去龙虎天山摇人,顾昭相信在蓝星能让五雷令有感应的人绝不会少。  

参观了一番大罗宫的最新进展,几人便返回了山村。  

这几天,顾昭和衍松道长夜里都是在这边住的,只有在白天空隙和晚饭过后返回房间才抽空穿越现代回消息。  

此时回到自家小院,他们怎麽着也得回去几天,否则容易被人误会误入传销组织。  

三人小群里大概有二十多条未读消息。  

蒋诗诗:看看我和小雅拍的新视频!  

蒋诗诗:太卷了,流量惨澹啊,求顾大帅哥带飞(比心.jpg)  

萧雅:我们已经上班了,明天晚上有演出,我给你发电子票,有空可以过来看。  

萧雅:(电子票二维码.jpg)  

顾昭翻了翻小群,又翻了翻和两女的私聊,最后才看张航给自己单发的消息。  

张航:你小子又跑哪里去了,不会真的闭关修行了吧,什麽时候去买车一起自驾啊?  

顾昭无视了张航,先在蒋诗诗与萧雅都在的小群里回信:蒋诗诗萧雅,挺好看的,我这几天都有空,明天周五,我去看你们演出,周末了一起玩。  

在异界不是修炼就是打怪,太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