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穷人和富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方邦的分工厂停工了,地基刚打了一半。  

停工的原因有很多,多到罗恩在电话里都听不过来。  

事情很明显,他需要再回去一趟。  

北方邦不比孟买,那里落后、贫穷、遍地文盲、基础设施约等于无,你完全不知道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  

作为工厂的投资人,他必须要亲自回去看看,然后再做决定。  

不过在离开之前,罗恩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参加沙万的派对。  

他是孟买的市长,国大党成员。从阵营上来说,罗恩应该亲近印人党才对。  

但政治上的事没那么简单,他是一个商人,无所谓党派问题。  

他可以资助这一方,也可以资助另一方,就像印度的大多数商人做的那样。  

商人就是商人,你可以有政治倾向,但不能把另一方绝对的拒之门外。  

沙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国大党成员,却和湿婆军的大佬走的很近。  

这不矛盾,全看你当前最需要谁的支持。  

跑马厅一直是孟买富人们举行派对的热门场所,顾名思义它边上就是跑马场。  

白天,穷人和富人蜂拥而至,他们挥舞着马票为自己下注的骑手呐喊助威。大家无贫贱之分,同仇敌忾。  

晚上,穷人离开,富人留下。一方回到臭气熏天的贫民窟,另一方在光鲜亮丽的跑马厅里轻歌曼舞。  

“那是阿米特.巴强?”罗恩端着酒杯,看向前方的舞台。  

“没错,他很有魅力不是吗?全印度的女人都为他疯狂。”沙万眼里有兴奋,也有骄傲和自得。  

“他歌唱的出乎意料的不错,我还以为他只会拍电影。”  

“他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歌手,全看哪个场合需要他。”沙万手指轻弹酒杯,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的这场派对,是他私人组织。能让整个印度都家喻户晓的宝莱坞巨星,在这里为宾客献唱,试问有几人能做到?  

他是孟买市长,宝莱坞虽然人人乐道,但终究不过是二流产业。邀请一个宝莱坞明星,对沙万来说并不难。  

阿米特.巴强一曲唱罢,宴厅的众人纷纷鼓掌喝彩。  

“值得喝一杯,上好的威士忌。”沙万举杯。  

“我已经闻到令人迷醉的香味。”罗恩和他碰了碰。  

富人们不喝印度产的威士忌,他们喝的是洋酒。  

为了今晚的派对,沙万托人直接从国外空运到了孟买机场。  

美酒、明星,美女、富豪,台上一首又一首印度流行歌曲从不停歇。  

大厅里装饰的都是当下最现代化的家电,人们说着美式英语。  

这种场景就像是20年代的芝加哥,整场派对都是印度对西方的拙劣模仿。  

只是那些传统的提兜、古尔达服饰,让派对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听说苏尔电器的供电出了点问题?”酒过三巡,沙万终于把话题从派对转移到了正事上。  

“有点,”罗恩摊手,“为此我们积压了很多订单。”  

“雨季就是这样,那些之前工作的很好的电路,因为雨水很容易罢工。”  

“每次我们都得给那些电工塞小费,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罗恩趁机抱怨。  

“孟买有上千万人的供电需求,到了雨季,我们只能为不同的区域分时段供电。但是.”沙万停顿,看了他一眼接着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把一个区域的供电挪到另一个区域,以保证那些关键的地方永不断电。”  

“噢!我猜这可能需要一定的成本才能实现?”  

“就是这样!”沙万满意的看了眼罗恩,大家都是聪明人。  

“所以这笔预算大概是多少?我不确定自己的工厂能否支付的起,因为还有近千名工人受供电拖累而嗷嗷待哺。”  

“不多,只要五拉克。”沙万保证道,“你知道的,下一届的市政委员选举在即,他们决定哪里是供电的关键区域,哪里是可忽略区域。”  

“所以这笔钱是帮某人当选市政委员,而他又特别重视苏尔电器对孟买的贡献?”  

“苏尔先生,您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  

“那是因为有您的提点。”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碰杯。  

呸,狗屁的政治家,是卢比让两人达成了共识。  

“如果苏尔先生有空,不妨到选举现场看看,国大党依旧主宰着印度的未来。”  

“我会的,但最近我可能要回趟北方邦,不一定赶得上。”  

“那真是可惜。”  

接下来两人默契的把话题扯到宝莱坞绯闻上,又喝了两杯,就各自散开。  

交易已经达成,名利场上还有更多的关系等着维护。  

罗恩总算知道,这位市长拉自己来参加派对的目的了。  

选举筹款,印度政界永恒不衰的话题。  

主导孟买市政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市政厅,它由三大主体构成。  

市长,市政委员,市政专员。  

市政专员就是公务员,通过考核后由邦政府任命。  

市政委员却是由市民直接选举,而市长则由市政委员选举产生。  

沙万之所以那么热衷帮下面的市政委员拉票,那是因为这也关乎他的市长之位。  

只有市政委员会里足够多的人都站在他那一方,才能保证下次选举时,他依旧能拿到大多数的赞成票。  

非常简单的利益关系,沙万这么做都是为了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