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镇国法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帜,从南方登陆,为大汉夹击萧梁了。  

钓鳖客如今已是元丹巅峰,若是想要更进一步,那就需要至少两尊法相的默许才行。  

而如今天下主横压一世,若是有汉帝作保,他突破之举倒是顺畅至极,因此钓鳖客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带着南海,加入大汉,将南海送给郑均!  

如此,换取一个求道的机会。  

希望能够成功吧。  

东海之上,斥退‘群贤’的郑均并没有追击,而是化为一道紫金遁光,朝着太极宫方向飞遁而去。  

原因无他,要回去了。  

免得趁着自己不在,萧梁的宵小来偷袭大军,惹得大军大败。  

当然,郑均也不觉得汉军会输。  

毕竟以自己‘天下主’法相威压之下,不少元丹武圣纷纷前来归顺,郑均麾下已经有不下十位元丹武圣在南征军中,这个数量摆在这儿,若是溃败只能说有人在打假赛。  

不过…  

郑均已经隐隐感觉到,天地意志又在压制自己了,而且郑均也感知到了一种天地意志要讨要东海地脉的意思。  

“哟,肉包子打…咳咳,落在朕手里的东西还想要回去?做梦去吧!”  

对于天地意志的想法,郑均理都不带理的。  

还回去你也要压制我,不还也要压制我。  

那我干嘛要还回去?  

如此,自己的实力还能扩张到东海,岂不美哉?  

这波啊,这波是利用伏龙真君给天道做局,套他一手。  

不过须臾片刻,郑均便抵达太极宫来。  

对于法相境来说,跨越千山万水,确实不难,不过几刻钟的时间,便能从东海赶回内陆,着实是有些不同。  

回了太极宫,郑均端坐九霄之上。  

而大汉朝廷的其他臣子,压根并不知道郑均有数日不在,毕竟东海的交战,即使是法相大战,也难以影响到这里。  

也就只有同为法相以及一些正在举行法相仪式的半步法相才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变化。  

刚回了太极宫之后,郑均便立马进入状态,张口道:“钦天监何在?‘紫微帝心丹’准备的如何?”  

郑均的传音已经淡然的传入了惠月耳畔,而惠月闻言,当即领命而去,化为遁光朝着军营飞驰。  

毕竟炼制‘紫微帝心丹’这等要紧的事儿,郑均自然不可能把它留在神京,要随身携带。  

因此,钦天监一行人也就随军炼制。  

神京之中,只有工部在督造‘社稷坛’。  

社稷坛简单,若是有人破坏,容易被察觉。  

而炼制‘紫微帝心丹’这等事,若是暗中动手脚,郑均若是不在眼前,很难察觉。  

“臣程兆,恭贺陛下!”  

钦天监老监正跪伏在云纹金砖上,高举玉匣,声如洪钟:“紫微帝心丹已于昨日亥时三刻功成,共得九枚,皆具七窍玲珑之相!”  

听到了昨日亥时三刻之后,郑均不由轻笑。  

正是天道意志对自己放松了压制的时刻。  

这伏龙真君,确实帮了不少忙。  

郑均微微颔首,接着便是玉匣开启。  

玉匣开启的刹那,有星辉喷涌而出。  

九枚龙眼大小的丹药悬空轮转,每颗表面天然凝结北斗纹路,丹晕在晨光中折射出九重霞光。  

最奇异的是丹丸内部隐约有紫气游动,细看竟是微缩的龙形地脉!  

此丹,乃是辅以修行‘紫薇帝气’所用,因此才成为‘天下主’法相凝聚的前提条件之一。  

但奈何,‘大道武书’霸道至极,直接将‘天下主’法相给自己预支过来了,自带紫薇帝气。  

因此,其实对郑均而言,这丹药没什么用。  

但偿还的步骤有这一步,所以郑均也就只能吞食了。  

郑均毫不犹豫,直接将这九枚看起来就十分稀少的丹药全部没入口中,如同吃豆一样,全都吞入腹中。  

然后瞬息之间,便如泥牛入海一般,被自己体内的紫薇帝气所同化。  

服用‘紫薇帝心丹’:1/1。  

完成一项。  

郑均呼出一口气来,接着便随意摆手,令钦天监这位监正可以退下了。  

而钦天监监正程兆,此刻已经傻了眼。  

作为钦天监的监正,他自然明白这‘紫薇帝心丹’究竟是干嘛的,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家的这位皇帝陛下竟然如此轻易的就将这丹药吞服,而且一点要炼化的痕迹都没有。  

就好似…  

只是吃糕点一般。  

这,实在是让程兆感到匪夷所思。  

“卿还有事?”  

见程兆迟迟不下,郑均轻笑。  

而听闻此言,程兆便赶紧拱手告退。  

他已经明白了。  

自家天子,与历朝历代大不相同!  

看来这大汉,也绝非前朝可比拟啊。  

而在程兆离开之后,郑均则是再度打了个哈欠,对着惠月道:“去宝库,寻几种炼器材料来。”  

“万年寒髓铁、九幽玄晶、星纹钢各十斤;天外陨铁、赤火精金各二十斤;紫雷木芯、千年阴沉木各三丈;龙血砂、玄龟甲粉…”  

郑均指尖轻叩玉案,一连报出十七种天材地宝。  

惠月执笔记录的手腕微颤,这些材料随便一件都足以引发元丹武圣争夺,其中龙血砂更是需要取元丹境的蛟龙心头血炼制。  

说罢,郑均随手一挥,赤璋川龙王的龙尸登时出现在了太极宫殿前,郑均随意道:“这龙血砂用这头的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