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刀斩王旗,溃兵十万(4/5)
不太对的地方,但又说不上来。
“王上!”
就在此刻,一名骑兵斥候快马来报,对李弼道:“敌军已于金锁关前列阵,主动前压,似乎想要…攻向我方。”
“郑均疯了?”
李弼再度一怔:“主动攻击,他难道有三千外罡武者不成?”
听到了这句话,李弼只觉得有些滑稽、可笑,但对手毕竟是郑均,李弼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只是沉吟片刻后,张口道:“速速召集各部,来我军帐议事!”
“诺!”
听到了李弼的吩咐之后,传令兵立马去请,不多时,七名通窍武者便一同来此。
肃州自然不止七名通窍武者,但一方面肃州要防备西狄,另一方面又要防备武黎扬,因此出征之日,李弼只带了七名通窍武者。
但李弼也不嫌少,毕竟这次的主要目的是救援,只要钳制住了郑均,能够和晋王李伸前后呼应,就算是一个不带也没什么事儿。
“王上!”
七人同时行礼。
见此情况,李弼微微颔首,接着道:“郑均部下那三千镇守金锁关的杂兵突然出城列阵了,你们怎么看?”
“王上,此乃取死之道!”
一个络腮胡的魁梧大将当即笑道:“天下闻名的郑均,也不过如此,请王上予我大军,我前压那郑均,定然一战而破之!”
而就在这将军说完之后,慕容朗忽然张口道:“不对。”
“怎么不对?”李弼问道。
“那三千杂兵,根本不值一提,郑均又怎么可能会以卵击石?就算是杂兵无用,但好歹也是三千人,守城也是足矣…他这番派出来,也不设伏,主动对我军发起进攻…”
慕容朗略微沉思,便道:“在下认为,郑均这是想让我们分兵!以这三千人为诱饵,待我军扑杀过去之时,郑均的伏兵便会发动。”
“嗯?”
李弼闻言,当即道:“伏兵何在?”
“殿下忘了昨夜那三百外罡骑兵了?”
慕容朗道:“我大军号称十万,但前番先锋已损失了不少,如今本阵之中,共八万四千兵马,其中精锐唯有三万、其余五万四千余,皆为辅兵、郡兵,不堪重用,若是要剿灭那三千人,我军释然会派出至少一万的精锐,到时候郑均从侧翼杀出,打散我军布置,奈若何?”
听到了慕容朗的话语,李弼当即笑道:“还好有先生在,若非如此,就让那郑均小儿得逞了!”
“慕容先生大才!”
“多亏了慕容先生啊!”
周围其他通窍将领也纷纷奉承了两句。
而慕容朗则是脸上浅笑吟吟,似乎对周围的吹捧很是受用。
而就在此时,斥候仓皇闯入大帐,单膝跪地急报:“禀王爷!左翼突现三百敌骑,皆着玄甲、持斩马刀,冲锋时真气共鸣如雷,我军左翼阵脚已乱,折损两营校尉,请速发援兵!”
慕容朗闻言抚掌而笑:“果然如此!郑均这声势虽大,却不过是虚张声势。”
说罢,慕容朗便转身向赵王拱手:“那三千杂兵连军阵都结不完整,分明是诱饵。此刻三百外罡骑兵现身左翼,必是郑均亲率精锐欲破我军侧翼,此乃天赐良机啊殿下!”
帐内络腮胡大将拍案而起:“末将愿率五千铁鹞子截杀那三百骑,定叫郑均人头落地!”
慕容朗却摇头制止,从袖中排开沙盘:“郑均既敢分兵,必在右翼藏有后手。不如…”
他指尖划过沙盘左翼,突然发力按碎一处木雕营寨标记:“只派辅兵缠住正面杂兵,集中精锐合围左翼!三百外罡再强也难敌十倍之众,届时郑均插翅难飞!”
李弼凝视沙盘沉吟,忽听得帐外传来隆隆马蹄声,地面震颤如地龙翻身。
而同时,亲卫急报:“禀王上,敌军三千杂兵已发动冲锋!”
慕容朗闻言大笑:“困兽之斗耳!这三千人如此没有防范,定然是郑均撒出来的饵料,王爷请速决断!”
李弼闻言,终于拍案:“传令!右军都督率万名辅兵死守中军,其余诸将随本王亲征左翼,斩郑均首级者,封国公、赏万金!”
右军都督便是金孝恪,而金孝恪领命后,当即轻蔑不已,出了营帐,随手点了三营辅兵,连铠甲都未全披,只拎着柄九环大刀便策马出阵。
在他眼中,对面那支衣甲不整的杂兵连军阵都站不齐整,冲锋时甚至有人被自己人的长矛绊倒,这等乌合之众,也配让自己防御?
“儿郎们!”
金孝恪刀锋斜指,真元裹着嗓音传遍三军:“割了这些杂兵的脑袋,今晚加餐!”
上万辅兵哄笑着压上,阵型松散如浪涌,立马迎着那三千杂兵而去。
可就在两军即将接阵的刹那,异变陡生!
“轰!”
三千杂兵阵中突然炸开青金气浪,原本歪斜的军旗骤然绷直,旗面‘汉’字如血染就,旗杆顶端站着个青袍身影,衣袂翻卷间龙渊刀已出鞘三寸。
“郑均?!”
金孝恪见此,瞳孔猛然骤缩,手中大刀差点脱手。
金孝恪慌忙间想要勒马急停,却见那青袍人踏着旗杆凌空跃起,刀光如银河倾泻,九轮烈阳虚影在身后轰然绽放!
“噗嗤!”
一颗戴着铁盔的头颅冲天而起,金孝恪无头的尸身还保持着挥刀格挡的姿势。
“呵。”
郑均轻笑一声,当即指挥变阵,这三千兵马阵型突
“王上!”
就在此刻,一名骑兵斥候快马来报,对李弼道:“敌军已于金锁关前列阵,主动前压,似乎想要…攻向我方。”
“郑均疯了?”
李弼再度一怔:“主动攻击,他难道有三千外罡武者不成?”
听到了这句话,李弼只觉得有些滑稽、可笑,但对手毕竟是郑均,李弼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只是沉吟片刻后,张口道:“速速召集各部,来我军帐议事!”
“诺!”
听到了李弼的吩咐之后,传令兵立马去请,不多时,七名通窍武者便一同来此。
肃州自然不止七名通窍武者,但一方面肃州要防备西狄,另一方面又要防备武黎扬,因此出征之日,李弼只带了七名通窍武者。
但李弼也不嫌少,毕竟这次的主要目的是救援,只要钳制住了郑均,能够和晋王李伸前后呼应,就算是一个不带也没什么事儿。
“王上!”
七人同时行礼。
见此情况,李弼微微颔首,接着道:“郑均部下那三千镇守金锁关的杂兵突然出城列阵了,你们怎么看?”
“王上,此乃取死之道!”
一个络腮胡的魁梧大将当即笑道:“天下闻名的郑均,也不过如此,请王上予我大军,我前压那郑均,定然一战而破之!”
而就在这将军说完之后,慕容朗忽然张口道:“不对。”
“怎么不对?”李弼问道。
“那三千杂兵,根本不值一提,郑均又怎么可能会以卵击石?就算是杂兵无用,但好歹也是三千人,守城也是足矣…他这番派出来,也不设伏,主动对我军发起进攻…”
慕容朗略微沉思,便道:“在下认为,郑均这是想让我们分兵!以这三千人为诱饵,待我军扑杀过去之时,郑均的伏兵便会发动。”
“嗯?”
李弼闻言,当即道:“伏兵何在?”
“殿下忘了昨夜那三百外罡骑兵了?”
慕容朗道:“我大军号称十万,但前番先锋已损失了不少,如今本阵之中,共八万四千兵马,其中精锐唯有三万、其余五万四千余,皆为辅兵、郡兵,不堪重用,若是要剿灭那三千人,我军释然会派出至少一万的精锐,到时候郑均从侧翼杀出,打散我军布置,奈若何?”
听到了慕容朗的话语,李弼当即笑道:“还好有先生在,若非如此,就让那郑均小儿得逞了!”
“慕容先生大才!”
“多亏了慕容先生啊!”
周围其他通窍将领也纷纷奉承了两句。
而慕容朗则是脸上浅笑吟吟,似乎对周围的吹捧很是受用。
而就在此时,斥候仓皇闯入大帐,单膝跪地急报:“禀王爷!左翼突现三百敌骑,皆着玄甲、持斩马刀,冲锋时真气共鸣如雷,我军左翼阵脚已乱,折损两营校尉,请速发援兵!”
慕容朗闻言抚掌而笑:“果然如此!郑均这声势虽大,却不过是虚张声势。”
说罢,慕容朗便转身向赵王拱手:“那三千杂兵连军阵都结不完整,分明是诱饵。此刻三百外罡骑兵现身左翼,必是郑均亲率精锐欲破我军侧翼,此乃天赐良机啊殿下!”
帐内络腮胡大将拍案而起:“末将愿率五千铁鹞子截杀那三百骑,定叫郑均人头落地!”
慕容朗却摇头制止,从袖中排开沙盘:“郑均既敢分兵,必在右翼藏有后手。不如…”
他指尖划过沙盘左翼,突然发力按碎一处木雕营寨标记:“只派辅兵缠住正面杂兵,集中精锐合围左翼!三百外罡再强也难敌十倍之众,届时郑均插翅难飞!”
李弼凝视沙盘沉吟,忽听得帐外传来隆隆马蹄声,地面震颤如地龙翻身。
而同时,亲卫急报:“禀王上,敌军三千杂兵已发动冲锋!”
慕容朗闻言大笑:“困兽之斗耳!这三千人如此没有防范,定然是郑均撒出来的饵料,王爷请速决断!”
李弼闻言,终于拍案:“传令!右军都督率万名辅兵死守中军,其余诸将随本王亲征左翼,斩郑均首级者,封国公、赏万金!”
右军都督便是金孝恪,而金孝恪领命后,当即轻蔑不已,出了营帐,随手点了三营辅兵,连铠甲都未全披,只拎着柄九环大刀便策马出阵。
在他眼中,对面那支衣甲不整的杂兵连军阵都站不齐整,冲锋时甚至有人被自己人的长矛绊倒,这等乌合之众,也配让自己防御?
“儿郎们!”
金孝恪刀锋斜指,真元裹着嗓音传遍三军:“割了这些杂兵的脑袋,今晚加餐!”
上万辅兵哄笑着压上,阵型松散如浪涌,立马迎着那三千杂兵而去。
可就在两军即将接阵的刹那,异变陡生!
“轰!”
三千杂兵阵中突然炸开青金气浪,原本歪斜的军旗骤然绷直,旗面‘汉’字如血染就,旗杆顶端站着个青袍身影,衣袂翻卷间龙渊刀已出鞘三寸。
“郑均?!”
金孝恪见此,瞳孔猛然骤缩,手中大刀差点脱手。
金孝恪慌忙间想要勒马急停,却见那青袍人踏着旗杆凌空跃起,刀光如银河倾泻,九轮烈阳虚影在身后轰然绽放!
“噗嗤!”
一颗戴着铁盔的头颅冲天而起,金孝恪无头的尸身还保持着挥刀格挡的姿势。
“呵。”
郑均轻笑一声,当即指挥变阵,这三千兵马阵型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