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蔡家小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郑均深吸一口气,主动告辞。  

“三郎好好想想,传宗接代也很重要,你家二郎在山上失联,我打算过些日子组织人手巡山,你现在是郑家独苗,多考虑考虑吧。”蔡勋道,“至于那清水帮的堂口我已经买下,你若不在意里面死过人,放心住就是。”  

郑均又抬了抬手,而蔡勋见状,便道:“不必推辞,我在家中也是老三,咱们三郎帮三郎,无关其他。”  

蔡勋都这么说了,郑均还能说些什么?  

便只能认下了,然后开口道:“多谢大人。”  

再推辞,就有些不给面子了。  

郑均还是不太想要和蔡家撕破脸,这般也还不错。  

郑均信奉的原则只有一个。只拿好处,不要牵扯太深。  

这样,若力所能及,自然会去帮忙。  

但牵扯太深,无论如何,也要拿命去偿了。  

郑均深吸一口气,在蔡勋的目送下告退。  

而在郑均告退之后,蔡六上前,奉上一份书信:“少爷,老爷来信了。”  

蔡勋闻言,当即接过了这封信,打开了信封,细细看来。  

看了这封信之后,蔡勋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安筠这丫头竟偷跑过来想拒婚?!她不懂事也就罢了,爷爷和父亲在干嘛?!不阻止,反而派人护送,还让我安排一番,我爹和我爷爷老昏头了?”  

蔡勋直接就跳了起来,忍不住道:“前虞时,有一位萧姓武圣当年惨遭退婚,后奋发图强,成了元丹武圣,威震一方!而那上门退婚的世家便成了笑柄,终虞一朝被人耻笑,我爹难道想要让我家成为第二个例子吗?!”  

蔡三、蔡六、蔡七不敢掺和进去。  

少爷和家主、老家主之间的事儿,和他们没关系。  

不过今天的一言一行,他们还是会记录下来,走密报送还族中,禀报给家主。  

而蔡勋说罢,便在原地来回踱步了一阵后,直接站起身来,打算去赶紧安排一番。  

免得出错。  

而兵马司的校场之中,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  

郑均待在兵马司内,同县兵一起演武习练,清扫着校场上的积雪。  

县兵们愈发对郑均感到信服。  

对县兵们而言,郑均什么都没做,平日里该如何便如何,和前任王都头时相差无几。  

但区别在于,郑均的实力可比王都头要强悍了许多,有这样的强悍武者当自己的长官,自然能够让大家感到安心。  

就比如若是再次遇上了那围剿清水帮之类的事情,有郑均这样手段强悍的将领,自然能够阻拦张青鱼的肆虐,不至于让兄弟们死伤惨重。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在大周,不仅仅指挥上的错误会导致军队崩溃,而一旦有高明武者袭杀,己方大将不敢面对,那一样会让军队有些伤亡。  

在这个世界,士兵之间日夜操练阵法,打起仗来可以结成军阵,到时候阵法成型,该军的士兵真气一同汇集于主将所在,当真是雷霆万钧,大家彼此之间皆会受益。  

一尊外罡武者,率领上万大军,就算是通窍武者也奈何不得,只能暂避锋芒。  

而通窍武者统御十万大军,甚至能够与元丹武圣斗上一斗!  

真正能够做到以一己之力,无视一切改变战局的,唯有能够唤出法相的真武大圣!  

当初若是郑均当都头,不可能躲在后面操持神臂弩,自然是不会导致七十多名县兵的死亡。  

因此,众县兵对郑均这位新都头,可谓信任至极,愿受驱使。  

而郑均则是光明正大的在兵马司,演武踏浪刀。  

自己在黑山县的大器已成,就算有人现在对赵大、赵二之死心存疑虑,也会将此事吞进肚子里,不敢言语!  

郑均一直演武到了下午,将踏浪刀推到了3211的点数进度,这才放松了下来。  

而刚一放松,便见副都头杨俊主动凑了过来,一边拱手祝贺,一边对着郑均开口笑道:“听闻郑都头得了新宅,弟兄们凑钱买了些家具,恭贺郑都头乔迁之喜,已经送到郑都头府上,还望郑都头笑纳。”  

郑均闻言,双眸之间闪烁出光芒:“你们怎知晓我得了宅子?”  

“县尉大人今日上午让我们一个什的兄弟,去给您打扫房屋、清理痕迹,我们自作主张如此。”杨俊笑道。  

郑均闻言,当即点头,接着道:“诸位有心了,今夜回春楼,郑某设宴,不醉不归!”  

是夜。  

雪纷飞,银装素裹。  

博州官道上,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一匹通体雪白,没有一丝杂毛的骏马踏在雪地里,奔着官道驰骋。  

这白马上,是个年轻姑娘,眉眼娇俏,身上披着一云锦件长裘大衣,毛领边缘镶嵌着貂皮,倒是颇为俏皮,随着马儿的奔跑轻轻摇曳,也在这风雪之中显得格外灵动。  

骏马奔驰,白马四蹄踏雪,鬃毛在寒风中飘扬,犹如锦缎一般绚烂。  

在这匹白练骏马之后,还远远跟着四五骑,看起来既有些想要靠近,又有些不敢靠近。  

“呼”  

行至一处驿站前,少女紧握缰绳,将马停下后,又伸手轻轻抚摸着白马的颈部,然后呼出一口白气。  

尽管寒风凛冽,但少女的脸庞却泛着一抹健康的红润,已然炼血。  

刚一停马,这少女便有些自来熟的喊道:“小二,上酒!”  

“喂上好的精豆、鸡蛋,莫要让‘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