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要有格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侯莫陈悦摆平了纷争之后,浑身疲累,十分困倦,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倒头就睡。  

醒来之时,已是日上三竿。  

侯莫陈悦腹中饥饿,正想要让后厨弄些吃食,却发现豆卢光早已经在屋外等待着他了。  

“何事如此?”  

豆卢光面色沉重,将手中的纸递给了侯莫陈悦。  

纸张之上,书写着李爽的劝降之信。上面说,只诛首恶,余者不究。  

首恶也很明确,那些从关中来的逃亡之人,甚至,侯莫陈悦都不算在这首恶之中。  

这是一封指向性很明确的劝降信,侯莫陈悦看完,面色大变。  

“哪里来的?”  

“大野爽的骑兵射在城头的。我估摸着应该不只这一份,说不定不少人已经看到了。”  

侯莫陈悦听完,面色凝重,心中正在思量着这份劝降信会引起什么后果。可他此时头脑昏沉,身体饥饿,根本理不清头绪。  

此时,豆卢光却提醒道:  

“将军,此事还不算紧急,当务之急,你要当心啊!”  

“当心什么?”  

“将军你忘了,昨夜你在寺庙之中和李弼摊牌了。我听侍从说,你们闹得很不愉快,几乎就差翻脸了!”  

侯莫陈悦听了,回想起了昨夜的事情,感觉一股寒意从心头升起。  

这一夜慌乱,加上喝了酒,他根本没有来得及细想。如今回想起来,心中一阵后怕。  

万一昨夜动起手来,他是对手么?  

“李弼掌控着三千陇右精兵,战力强横,若是他生出反意,这略阳城便守不了!”  

豆卢光的话让本是心惧的侯莫陈悦下意识的生出了一股杀意,可他没有自己说出来,而是询问豆卢光。  

“如此,该如何?”  

李弼毕竟和他有亲戚关系,有些话侯莫陈悦不方便自己说出来。豆卢光听了,摸不清楚侯莫陈悦的心意,便道:  

“可招他入府,然后将之幽禁,将军再遣部曲,接管了他的兵马,如此,可安也!”  

“就按照你之计,你亲自去!”  

豆卢光听了,心中骂了一声。这种脏事,非要扯上我!  

不过豆卢光也不敢反对,当下按照侯莫陈悦的命令去做了。  

豆卢光走后,侯莫陈悦便有些焦躁不安,直到豆卢光再度回来,见李弼没来,他心中有些紧张。  

“李弼呢?”  

豆卢光去了李弼的府邸,可得到的却是李弼不在府中的回复。  

“他没在家。”  

“李弼去哪了?”  

“他昨夜就没有回府,属下去打听了才知道,李弼昨夜与将军分别之后,便直接去了军营。”  

侯莫陈悦一听便炸了,怒道:  

“他去军营做什么?”  

“属下不知道,但在军营外望了一眼,发现他麾下的大军已然在戒备之中,甲胄都已经穿起来了。”  

侯莫陈悦心中一慌,根本不知道该如何!  

大营之中,李弼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里捧着一张劝降信。  

军帐里,非但有李弼自己的部下,还有着不少六镇兵的将领。  

等到这份劝降信传阅了一番,又回到了李弼手中的时候,他才开口,道:  

“诸位都看了吧!”  

李弼自己的部曲没有说话,倒是六镇兵的几个头头先说了。  

“景和,你也知道我们几个识的字不多,大野爽这份信上,究竟是何意?”  

不管是真的不认识,还是假装不认识,李弼都没有放在心上,脸上露出了笑容,缓缓而道:  

“秦王在这封劝降信上说的很明白,只追究首恶,那些从关中来的人。”  

一众六镇兵头头听了,脸上都出来了笑容。  

他们能混到如此地步,从六镇之中的小兵小将开始,经历了破六韩拔陵、元深、葛荣、杜洛周、尔朱荣等人的洗礼,混到现在,心思自然是狡猾多变。  

也不多说,直接便问道:  

“诛了首恶就行了,大野爽的话,景和信么?”  

这话昨夜侯莫陈悦也问过他们,可当时这些六镇兵头头的回答很官方。  

战和之事都是刺史决定的,我等部众不容置喙。  

可今日他们再问,显然不一样了。  

李弼并没有回答,只是道:  

“此事不是我们该考虑的,侯莫陈悦并非明主,若是再跟着他,我等恐只有覆灭一路。”  

见李弼都说的这么白了,六镇兵的头头也不装了。  

“侯莫陈悦并非明主,但大野爽就是了?”  

说起李爽时,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气。  

“他大野爽就是什么好人了,他当年是怎么对付我们的?夺我等牧场田地,我等不少人本不想要参加叛乱,被他硬逼着造了反,什么都没了。”  

六镇兵的头头说完,还带着一些委屈,便看向了军营之中的其他人。  

“你们也说说,大野爽是如何对你们的?”  

李弼的部众看了一眼李弼,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有人便也说道:  

“我家本住在渭水河边,家中有屋又有田,谁知那大野爽,蛮横不讲理,占我大屋夺我田。”  

众人的发泄举动李弼看在眼里,可他并没有阻止。  

帐中的氛围一度到达了顶点,都在声讨着李爽。  

“景和,你说说,大野爽如此不当人,我们投过去作甚!”  

李弼听了这话,微微一笑,问道:  

“你们为何不反过来想想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