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破之易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荥阳城外,两军阵前。  

元天穆、尔朱兆带着麾下部曲远来,陈庆之并没有躲避,而是直接带着兵马出了城。  

旌旗招展,陈庆之所部皆着白袍,在战场之上,十分扎眼。  

与白袍军不同,元天穆、尔朱兆麾下的部曲穿着基本上就杂了很多。尤其是尔朱兆,他所部都像是北地的蛮夷的一般,剃着短发,带着耳环,没有统一的着装,各自擒弓挽刀。  

于阵前遥遥望了一眼白袍军前那瘦弱的将领,尔朱兆不禁笑了。  

“听说这个陈庆之连弓都拉不开,也不知道这个萧衍是如何想的,派他过来,不是纯纯的找死么!”  

尔朱兆的轻视元天穆看在眼里,不过元天穆看着荥阳城外的白袍军服装统一,阵列严整,觉得不好对付,道:  

“不可轻敌啊!”  

“大王,无妨,等会我先率部冲阵,试试这陈庆之!”  

尔朱兆不知道的是,他轻视陈庆之的同时,对方也正在白袍军阵前看着他们。  

“将军,我等该如何应敌?”  

陈庆之并不是冲锋陷阵这一类型的将领,打仗动的是脑子。  

见这三千骑兵着装不一,且明显分成了两个部分,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北虏作战,冲锋陷阵,多仗悍勇之气。尔朱兆勇而无智,我等结阵于前,若尔朱兆率所部攻杀,待其气衰,破之易也!”  

陈庆之刚刚说完,远方就响起了军号声。  

尔朱兆动兵了!  

陈庆之周围的将领见此,心中都赞陈庆之神机妙算,不禁大受鼓舞。  

北方多骑兵,南方多步军。  

尔朱兆打得主意是冲一阵,若是能够冲动陈庆之的军阵那最好,若是冲不动,也可返回。  

骑军的机动性在这,不是步兵可以比拟的。  

可到了阵前,尔朱兆就觉得不对了。  

在战场之上,尔朱兆有着野兽一般的直觉。  

临至阵前,他已经感受到了,这支白袍军绝对是久经训练的精锐。应对骑兵,没有一丝慌张之感,稳得很。  

寻常的步兵哪有如此的组织度,且绊马索、斩马刀等物一应俱全。  

尔朱兆带着骑兵冲锋,没有冲散敌阵,反而陷入了阵中。  

情势僵持,在阵外的元天穆也感受到了不对,不禁骂了一句。  

“这个莽夫!”  

说是这么说,可元天穆也不得不带部前去救援。  

骑兵一旦停下了冲锋,那连步兵都不如,恐怕会成为敌军待宰的猎物。  

尔朱兆的部队犹如一支箭头,射进了阵中,却没有能击穿战阵,反而失去了动能,被白袍军重重包裹,有被渐渐吞噬之势。  

元天穆率部冲击,从战阵之侧绞杀,冲散了一部分白袍军,才与陷入重围的尔朱兆相见。  

“情况不对,先撤军!”  

“好!”  

尔朱兆吃了亏,此刻哪里还有心气说不。  

两股人马合军,从元天穆杀进来的地方原路返回。  

陈庆之见此,笑道:  

“破敌之机已至!”  

身后的荥阳城,涌出了大量的军马。  

陈庆之驾轻就熟,带着三千白袍军,骑上了马,于众骑之前,扬起了剑,高呼一声。  

“与我擒杀北虏!”  

“愿随将军!”  

元天穆、尔朱兆好不容易逃出了战阵,本以为安全了。  

可还未多喘一口气,身后的荥阳城中便传来了战鼓声。  

马蹄声隆隆,他们回头张望,却见白袍军阵之中,陈庆之已然完成了兵种转换,数千骑兵,正从阵中鱼贯而出,前来追杀他们。  

事实上,尔朱兆敢这么轻敌,是有所依仗的。  

梁人不善弓马,尔朱兆本以为他们就算在梁军身上吃了亏,也不会是什么大亏,仗着马力,便是一时不利,也可以远遁,在寻找机会破敌。  

可尔朱兆万没有想到,陈庆之竟然这么阴,时机抓着这么准!  

“大王,该如何?”  

元天穆皱着眉头,他们此时刚从阵中逃出,正是人马俱疲的时候。  

“还能如何,撤军唯有一死,交锋尚有生路!”  

元天穆的话也激起了尔朱兆的血气,大吼一声。  

“好,拼就拼!”  

虎牢关。  

尔朱世隆接了诏命之后,就一直待在虎牢关中,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尔朱世隆的算盘打得很响。  

他清楚,围剿陈庆之的主力军不是他。  

他守在这虎牢关之中,等待前方战果。  

陈庆之被元天穆、尔朱兆击退,又或者战事僵持,无论哪一种状况出现,他都算是完成了元子攸交代给他的任务。  

到时候,回到洛阳城,官爵这么一升,公主这么一娶,美滋滋!  

尔朱世隆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功夫是做的极好的,为了给虎牢关中众将士表现抗敌的决心,到了虎牢关之后,就宿在城关之上。  

跟他一起作战的还有西荆州刺史王罴,刚刚被征召到洛阳,紧接着就因为战事与尔朱世隆来到了虎牢关。  

尔朱世隆打仗不行,一应军务处理都是靠着王罴。  

城楼之中,王罴来到城关之中,看着尔朱世隆在调戏自己的侍女,咳嗽了一声,道:  

“前方战事未定,将军就这么清楚自己就是皇亲了?”  

王罴显然是在调笑,不过尔朱世隆并未在意,他这些时日心情甚好。  

“小小陈庆之,又能如何?”  

尔朱氏的军威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