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黑吃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尉迟菩萨战死,两万大军离散。  

战场之上,对方的兵马不少成为了俘虏,足有六七千人。  

这些没有逃的人,多数都是泾州本地的军户。  

这一万府兵,一场大战下来,当场战死了近四、五百人,轻重伤者有三千多人。尤其是彭乐带领的那一千府兵尖刀队,伤亡最为惨重。  

损失最为惨重的部队,得到的往往也是最丰厚的,这样,才能保持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至于怎么奖赏,其实很简单。  

“国公,我等愿意献上钱财,前往洛阳!”  

上百名叛军的将领似乎也感受到了危机,他们被捆绑在了一起,不断求饶着。  

“去荆州也行!”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呼喝,大帐之中,始终没有动静。  

“你们求饶的太晚了!”  

彭乐站在一众将领的面前,面色如铁。  

投降也是有讲究的。  

战前投降和战败之后投降,完全是两种待遇。  

何况,在场的将领都是被擒拿的。  

属于投降之中最不要脸的一种,打不过被抓了之后,喊着要投降。  

彭乐招来了一众泾州兵,安排做了刽子手。  

望着这些前些日子还是自己顶头上司的将领,一众投降的泾州兵有些迟疑。  

“国公说了,你们当了府兵之后,这些人在泾州的家业也分给你们一部分。”  

听了这话,一众人终于不再犹豫,举起刀子,就要开斩。  

临死之前,一众将领或是麻木,或是哭喊,或是咒骂。  

彭乐听得有些不耐烦了,骂道:  

“吵什么,能不能像个汉子,再说了,我家主公又不在。”  

萧宝夤脱离了战场之后,骑着马沿着泾河而上,来到了一片土塬之上。  

一座并不起眼的村庄,村口却站着十几个眼神凶横的胡兵。  

他们见到萧宝夤之后,并未阻拦,甚至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他走进去了。  

原上村庄神秘而又美丽,周围有着大片开恳出来的农田,高低错落。  

周围还有一小片的树林和一片水泊。  

万俟丑奴正坐在村口,吃着一碗酸豆子,就着几壶酒。  

萧宝夤很难想象,已经是王的万俟丑奴会吃这些东西。  

“尉迟菩萨败了!”  

听闻了这个消息后,万俟丑奴并未惊讶。  

“他是好汉子,就算是死也会死在战场上!”  

犹如老农一般的万俟丑奴与这乡野村庄的氛围很融洽。他说着,将杯中的酒水倒在了地上,似是祭奠,又似是怀念。  

“大王,你究竟为何要如此?”  

万俟丑奴带着不到万余的精锐兵马离开了泾州,但是走到高平之后,他秘密带着一千骑兵返回,躲在了这座离安定不远的村庄之中。  

除了萧宝夤,谁也没有告诉,就算是尉迟菩萨也是一样。  

万俟丑奴的回答很是肯定。  

“这是我唯一能赢的办法!”  

万俟丑奴将酒杯中有些浑浊的酒一饮而尽,眼神坚定。  

“与宿勤明达分了灵州也好,又或者是转向陇西也好,我都赢不了。只有击杀了李爽,我才能赢!”  

宿勤明达打不下夏州,转头回了灵州,又遇到了斛律金南下。  

万俟丑奴就算回去,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和宿勤明达联手,击退了斛律金。之后,两人若是能达成协定的话,万俟丑奴或许能保留半个灵州和原州的土地。  

而那个时候,李爽早已经收复了泾州、豳州,一定会将手伸向原州。  

高平和萧关在手里,关中西北才能没有忧虑。  

万俟丑奴和宿勤明达被困在灵州,迟早也会翻脸成仇。  

灵州不可能有两个王!  

真走到了那个境地,万俟丑奴是不愿意的。  

“可你这是在赌!”  

萧宝夤知道万俟丑奴的计划很冒险,因为他控制不了李爽的行动,其中稍微有些差错,万俟丑奴就会一败涂地。  

到时候,他也许还能逃得了,可为了掩人耳目依旧朝着灵州进发的部队,肯定会被宿勤明达吞掉。  

“可我赌赢了!”万俟丑奴放下了一直端着的酒碗,“李爽赢了之后,带着他那五百骑直驱安定。人在大胜的时候,往往才是最为松懈的时候。”  

听了这话,萧宝夤也不得不佩服。他差点了忘了,如今这个看起来像是老农一般的人,当初可是在这附近坑死八千具装骑兵,击败了十二万大军,更杀了大将崔延伯。  

他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洞悉人心的眼眸,是个十分难缠的对手。  

“安定城中有着我这几年来劫掠的粮草,更有着从长安城劫掠而来的奴隶、财宝,他不会不心动的。与宿勤明达争灵州没意思,只要杀了李爽,关中就是我的了!”  

萧宝夤不得不佩服,这是个胆大包天的赌徒。可他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为何要找我来当这个密间?”  

“你是大齐的皇族,却宁愿见我赢,也不愿意见到李爽赢。凭这个,还不够么?”  

万俟丑奴站了起来,召集了散落在村中的骑兵,让他们去召回放养的战马。  

眼前着这一千骑就要出发了,萧宝夤站在万俟丑奴的身后,问道:  

“我还能为大王做什么?”  

“替我给这村里的人上炷香吧!”  

萧宝夤听了这话,走到了后村,正见一颗榕树下,堆积着满地的尸体,都发臭了,苍蝇围着嗡嗡的转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