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洛阳风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洛水行宫。  

这座还没有建造好的行宫,在西北面的宫墙处有一个大大的缺口,还没有来得及完工,便因为六镇之乱而停工了。  

如今,正被禁军的营地占住了。  

行宫的主殿已然完成了。  

雨水微微的落下,李神轨穿着甲胄,护卫在宫殿之前,浑身的盔甲都湿透了。  

元明月擒着伞,手里拿着一个食盒,走到了李神轨身边。  

“将军,春水微寒,太后怕你染病了,特意让奴送来了姜汤,给将军祛寒!”  

“多谢太后的美意,只是末将职责在身,恐怕无法领受。”  

李神轨拒绝了,不远处宫殿中胡仙真隔着帘子看着这一幕,咬了咬嘴唇,将帘子放了下来,心中暗骂了一声:  

不识好歹!  

她的身后,胡玄辉拿着一把扇子,微微扇着风,看着自己姐姐的模样,露出了一丝窃笑。  

“姐姐,我发现您对这位武卫将军,格外关照嘛!”  

胡仙真转身,看着自己的妹妹,心中有些烦躁。  

“你跟我过来做甚,替元乂看着我?”  

“我哪敢啊,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这么多的事。别人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被姐姐挟持了呢!”  

对于自己这个妹妹,胡仙真的感觉很复杂。  

一方面,她的丈夫罢黜了自己,让她幽禁在宫中数年,可另一方面,这个妹妹又是世上与她最亲近最了解她的人。  

“如果有一天,让你在我和你丈夫之间选一个,你会选谁?”  

“当然是你了!”  

胡玄辉毫不犹豫的道。  

“真的?”  

胡玄辉点了点头,变得认真起来。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你就不能饶他一命么?”  

胡仙真沉默了。老实说,就在她被幽禁的这数年里,元乂也没有对她怎么样。  

真正让胡仙真恨的,是那个已经死去的宦官刘腾。  

“就怕我愿意饶,别人也不愿意啊!”  

胡仙真悠悠一语,身在这洛阳的权力笼中这么久,她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权力争斗,哪是这么容易说饶就能饶的。  

胡玄辉听了,手中的扇子一松。  

“那就给他一个体面吧!”  

“你…”  

胡仙真看着自己的妹妹,对方也在看着她,相视之间,似乎有千言万语,可又什么都没有说。  

忠义坊。  

曹泥带着二十车的粟、稻米、衣物、药材、煤炭、鲜鱼、肉等物资,送到了坊门前,一脸欢喜之意。  

“多谢云中伯给我介绍的生意,这账单还是记在行宫的帐上?”  

“这是自然!”  

李爽开口道。  

行宫偏远,又驻扎着禁军,所需的物资都是由曹泥在洛阳小市的店铺中筹集送来,每天都有很大的流水。  

“那还是按照说好的,等结了账,所得之利我与云中伯五五分。”  

李爽一笑,看了看周围,问道:  

“我让你打听的事情如何了?”  

曹泥凑近了,小声道: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就在乐律里,他那个相好我认得。”  

骠骑将军府。  

“将军,您怎可这么轻易就答应,让江阳王交出司州的兵权!”  

刚刚下了朝,元乂府中便聚集了一大堆他的党羽,尤以宦官贾粲和左卫将军侯刚的态度最为激烈。  

今日上朝,久未露面的丞相元雍联系了一大票的宗室和朝臣,指责元乂当政这数年里,公私不分,任用奸人,致使天下大乱。  

柔然南侵、六镇之乱、元法僧叛乱,这一桩桩的罪责都扣在了元乂的头上。  

更有人指责元乂之父江阳王元继卖官鬻爵、奸淫掳掠。  

舆情熊熊,元乂慌张之下,交出了司州的兵权。  

“我能怎么办?”  

面对一众人,元乂很是气愤。  

“今日的架势,我不交兵权他们能罢休么?”  

“更何况,司州的兵力也没有多少了。元深走的时候领走了一批,萧宝夤走的时候又带走了一批,交出去也无妨!”  

侯刚乃是寒门出身,以厨艺见长,任典御,历经北魏两都、三帝、二后,后被清河王元怿举荐为车骑将军。  

清河王元怿死后,侯刚又投靠了元乂。与贾粲一样,都属于上了元乂这条船,已经下不来的人。  

“大将军,您还没醒悟么,太后与陛下去了一趟洛水,拜访了元雍,回来之后就有这事。如今他们只要洛阳外的兵权,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对我们动手了!”  

“不可能,我妻也跟着去了,若有变故,她不会不告诉我的!”  

“恐怕夫人也被胡后软禁了!”侯刚说完,劝道,“我等若不振作,恐怕早晚成为他人砧板上之肉!”  

“诸君稍安,事不至此!”  

乐律里。  

黑暗之中,侯景扒拉着绳索,从里墙里一跃而出,窜进了路边早已经等候好的马车中。  

侯景一上车,见到曹泥,便是嘿嘿一笑。  

“一个宦官,玩得还真啊!”  

马车里的曹泥道:  

“便是宦官,才玩得更,你是不知道,宫里这号人可多了。”  

身为散骑常侍的曹泥,显然比侯景见多识广。  

李爽在旁,问道:  

“事办得如何?”  

“主公放心,做得干净利落。只是臣不明白,杀死这么一个宦官,又能如何?”  

李爽一笑。  

“死人有时候比活人更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