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教科书般完美的灭国战役~(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身穿红黑军服的吴军步兵2000人,分列8个方阵,前5后3,踩着鼓点,跟着连旗缓缓前进。  

方阵中间是马拉轻炮。  

阿布汗瞬间又惊又怒。  

吴军的作战模式和曾经多次入侵汗国的罗刹外籍精锐步兵团太像了。  

小玉兹苏丹更是惊恐。  

小玉兹在汗国的最西侧,里海之畔,罗刹人侵入建起的要塞已超过50座了,他们口口声声:“小玉兹必须接受叶卡捷琳娜女皇的保护”。  

燧发枪、要塞、哥萨克,三要素组合起来,就是小玉兹苏丹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Ptsd瞬间复发。  

苏丹一边擦汗,一边紧张的左右张望。  

哈萨克人的铜炮和吴军散兵,几乎同时开火。  

在双方的注视下。  

哈萨克炮手伤亡不断,吴军散兵也有零星伤亡。  

散兵的装填速度和大炮几乎差不多。  

但是散兵可以快速移动,大炮却不行。  

众目睽睽之下,哈萨克人的火炮被一群灵活的散兵打成了废物。  

先是两组炮手逃跑了。  

接着所有炮手全跑了。  

惟一值得赞扬的是,这些人在逃跑之前还没忘记用铁钉钉死大炮的火门,防止被敌人二次利用。  

阿布汗马鞭一指:  

“百人队,杀掉这些城镇贱民。”  

由汗国的城镇平民组成的炮手被自己人砍死在阵前。  

没错,  

炮手是高级兵种,文盲牧民根本搞不定。  

所以,  

汗国都是抽调城镇的手工业者充当炮手,他们至少会算会写,心灵手巧。  

杀光己方逃兵后,骑兵挥舞弯刀冲向吴军散兵。  

散兵们立马撒丫子就跑进了己方的火枪方阵后面,继续装填。  

军官佩剑扬起:  

“方阵停步。”  

“举枪。”  

“预备”  

“放。  

几百杆燧发枪齐射,瞬间将气势汹汹追杀而来的百人队打成了十人队。  

望着敌骑狼狈的背影,吴军集体欢呼,原地装填。  

小鼓咚咚,继续向前。  

散兵们又嚣张的离开本阵,随意开枪。  

对面的外凸半月阵,不断有倒霉鬼中弹倒地,引起阵阵骚动。  

“稳住,稳住。”  

头目声嘶力竭维持秩序。  

突然,  

对面的吴军停住了脚步,这个距离很诡异!  

80尺!  

对于滑膛枪而言,不具备任何精准度。但是,吴军就这么华丽丽的开枪了。  

跨射!  

上千颗铅弹落入密密麻麻的半月阵,瞬间人仰马翻。  

吴军轻炮也展开了。  

“开炮。”  

一排实心铁球滚入人群,更加剧了混乱。  

被征召而来的50岁老汉阿拉鲁望着惨死在眼前的半截邻居,耳朵嗡嗡作响。  

30息后,  

第二波铅弹打击随即而至。  

30息后,  

第二波炮击紧跟而至。  

好好的外凸半圆阵,愣是被人打成了血鼻子。  

“大汗?”  

阿布汗眼角抽搐,咬着后槽牙,挤出几个字:  

“步兵半月阵,进攻。”  

军令传达下去。  

半刻钟后,步兵方阵终于动了。  

望着黑压压冲来的敌步兵方阵,韦俊长长的舒出一口气。  

步兵好啊。  

宁愿遇到步兵,不愿遇到骑兵。  

实际上,也没哪个敌将会在步骑混编的情况下先投入己方的骑兵大规模作战,这不合理。  

肯定先上步兵啊。  

步兵便宜,骑兵贵。  

汗国的骑兵身份普遍高于步兵。  

骑兵的家里至少有块草场,几十头牛羊。步兵大部分是无产佃民、流浪者。  

老兵们什么也不想了,装填、射击、装填、射击。  

偶有伤亡,也不管不顾,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射铅弹才是王道。  

炮兵亦是疯狂开火。  

正前方,一排排弯刀敌兵中弹倒地,好似割麦子。  

连续4轮齐射后,双方的阵型都出现了变化。  

外凸半月阵变成了内凹铁锅阵。  

中间的炮灰们伤亡惨重,他们死也不肯往前走,原地挤成一团。  

两翼正常前进的精锐步兵就成了突出部,好似螃蟹的两只钳子,左右夹击猎物。  

吴军也开始收缩。  

由倒过来的“二”型阵,变成了“口”型阵。  

火炮居中。  

射击不绝,硝烟弥漫。  

慢慢已经看不清人影了。  

哈萨克步兵伤亡惨重,攻击势头明显颓废。  

阿布汗的督战队来了,他们骑在马上、手持弯刀督促步兵勇敢地冲上去,用自己卑贱的躯体去吸收敌人的枪子。  

冲锋过程中,  

有眼尖的督战队员发现吴军火枪射速高的出奇。  

10息一发!  

这很不合理。  

某个视力好的能在2里外看清旱獭性别的督战队站上马鞍,用右手挡住阳光极目远眺。  

这一看,他浑身冰凉。  

敌人竟是从火枪后面装填子弹。  

这、这怎么可能呢??  

他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怀疑,反复揉眼睛。  

有位不知名的作家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秘密,如果你觉得某个人很神秘,说明你靠的不够近。  

冲在最前面的50岁炮灰阿拉鲁,对此深有感触。  

因为他确实靠近了,也看清了。  

前排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