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吴皇接受黑龙江驻防八旗投降,打断叶二的幻想~(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历五月。  

正是雨水丰沛,上游降雨颇多,沟平壑满,汇入黄河。  

如果将黄河比作老年人淤堵的血管,那洪泽湖就是血管上的一个瘤。  

这个瘤越来越大。  

以至于,年年发作。  

高家堰崩,江苏哀嚎。不崩,安徽哀嚎。  

总之,苏皖总得嚎一个,或者一起嚎。  

“陛下?”  

李郁表情痛苦,揉搓着脸皮。  

问道:  

“黄文运在哪儿?让他来见寡人。分田暂缓,转交给其他人。他这个水利署长去洪泽湖蹲着,拨50万两救急经费。汛期,淮安扬州两府驻军和百姓,他可自由调动。就一条,他必须保住高家堰,保住洪泽湖,保住黄河。”  

“昭告天下,寻治河大才御前陛见。”  

“登岸,寡人绕道回苏州。”  

这么一绕,就多走了2000里。  

好处是,李郁骑马时亲眼看到沿途民生,凋敝,很凋敝。  

渡江后,踏上赣北皖南时。  

李郁明显察觉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漫山遍野的茶树。  

皖南和赣北都在搞“改稻为茶”,他们准备在1年内增加150万亩茶叶种植面积。  

据说,  

多山地形的徽州府全境种茶,人人种茶。  

李郁对此默然毕竟当初要求扩大茶叶、桑树种植面积的是自己!  

商业部指定的目标是:  

2年,出口金额翻一倍,3年,再翻一倍。一定要让伦敦东区的普通工人也能喝的起东方茶叶目标激进了点,可出发点是好的。  

一旦成功,帝国的国力将持续暴涨。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扩大了粮食缺口。  

主要是太急。  

假如花50年达成这个目标,风险就很低很低。  

但李郁不想等,不敢等。  

他既不相信后代的智慧,也不相信自己会输。  

工业部直属的马鞍山重工和大冶重工一年25万支燧发枪、2500门加农炮的产能,就是自己孤注一掷最大的底气。  

如果两大重工专注军工的话,一年,50万支燧发枪的产量打底。  

乾隆搞小规模精锐,是因为他既不敢搞全面动员,也没那个工业实力搞全面动员。  

自己不一样、  

自己既有全面动员的胆量,也有全面动员的工业实力。  

目前,陆军规模不大,一来是没必要,二来是适度低调。  

帝国需要为浴火重生的小农经济、快速扩张的殖民地、节节攀升的工业革命、还有迅猛扩张的茶丝瓷贸易,夯实基础,立下规矩。  

这四样,提炼成2个字,就是——国力。  

如果周边局势有变的话,  

可以以现有的主力军团为框架,以三大重工为后盾,以充裕的国库为支撑,在半年之内拉出50万陆军。  

坦率的讲,  

李郁认为除了罗刹,其他无一国能有此陆上威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