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 重塑小农经济,复制重工工厂(2/3)
后,真正归他们自己所有。”
750斤粮换一亩地。
这个价格算很低很低了。
“陛下仁心,古今罕见,实乃圣君。”
李郁摆摆手:
“不是寡人仁慈,而是北伐一路,不忍直视。白骨露于野、饥民毙于路、村寨无人烟。所谓地狱,也不过如此。”
殿内气氛瞬间黯然。
李郁背着手,望着天空。
“历朝历代,王朝有难,无非是再苦一苦黎庶,坦率的讲,寡人也不例外。可凡事都应有个度。”
“不能一直苦吧?不等了,如今时机基本成熟,该给点甘甜了。”
范、黄哽咽,跪地哭泣。
无论是真是假,想来他们的心里确实有点感动。
李郁转身,很认真的盯着2人:
“知道寡人为执意要移民吗?”
“臣知道,北方人多地少,无论如何也不够分。”
李郁笑了:
“寡人各拨给你们2个营的兵力,为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保驾护航。凡是无土之土地,不问原属,一概视为无主之地,重新分配。
“给你们每人30万两经费,允许你们自由组建不超过500人的临时分地团队。分田时,地界、地契一并制作下发。”
“时间紧,任务重。你们现在就出发。”
“臣遵旨。”
李郁想了想,抛出了一个香饵。
“经济部的摊子太大,范京管不过来。寡人欲分出农林水产大臣,就看你俩这次的表现了。”
之前迟迟不北伐,是为了让北方在混乱中重新洗牌,把地方势力洗进历史的垃圾堆。
分田,才有田可分。
分田,才无人阻挠。
分田的时机也很关键,要等几千万的移民都过了山海关,然后关门上锁,咔嚓这么一截断。
好了。
关外的人忙着开荒,关内的人忙着分田。
大家都很满意试想一下,
如果知道家乡马上要分田,谁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
吴廷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封锁山海关,断绝内外消息、人员来往。
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计当中。
距离盛京不远的抚顺,有煤、铁矿,储量丰富且品味极高。
从地理角度讲,
像抚顺这般煤铁共存的地方很罕见。
抚顺的西露天煤矿,是帝国第一,也是亚洲第一的露天煤矿。
一座崭新的工厂,抚顺重工,拔地而起。
帝国有三大重工,按照落地时间排,分别是:马鞍山重工、大冶重工、抚顺重工。
三大重工都集冶金、锻造、军械制造与一体,且拥有下属煤矿,或者靠近煤炭产地。
工厂内部部门多如牛毛。
工人数量高达数万。
烧砖、盖房子、打家具、医疗、食堂、运输,全部自给自足。
工人、矿工是高度组织的青壮。工厂保卫处的头目是野战军团退役的轻伤士兵。
吴皇一声令下,
工厂长随时可以拉出一支几千人的火枪队乃至内河小型舰队。
一个车间,就是一个步兵连。
一个工厂,就是一个野战军团。
枪炮刀矛,能造能修,武德十分充沛。
筹建新工厂的思路是成熟的,一切都是复制黏贴。
吴廷从马鞍山重工调来了一批年轻技术工,作为新工厂的班底。
来了,就升2级。
薪水也翻倍。
三大工厂,皆有带地龙的红砖屋,带公共澡堂的生活区,妥妥的18世纪文明之光。
对此,工人们优越感爆棚。
除了三大重工和重臣官邸群,普天之下还有哪儿能拥有地暖自由、热水澡自由?
这里需要科普一下的是,
工厂的锅炉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能,不用来改善工人的生活也是浪费。
为了方便运输原煤和铁矿石,工业部在工厂外试铺了第一条路程仅有11里的蒸汽窄轨铁路。
蒸汽机车头很原始,很笨重,火车速度很缓慢,故障也是层出不穷。
但好歹是真跑起来了。
火车不要推,就能自己跑。
工人们望着和步行速度差不多,呜呜冒黑烟的机车,笑的很开心。
他们倒没瞧不起简陋的新科技,因为当初马鞍山重工也是这样起步的,筚路蓝缕,一路跌跌撞撞的摸索经验。
从0到1很难。
从1到10就容易多了。
吴廷苦心孤诣,终于培养出了帝国的第一批产业工人。
为了扩大这个群体,吴皇又给三大重工开了个口子——允许他们自办学校,收厂区子弟。
旨意一到,短短几天,崭新的厂属学校就落地了。
工人们骄傲的表示——木、瓦、泥、石、漆、咱们无所不能。
数年后,
一大批年轻的子弟将从这里毕业,走进车间。
经验可以复制、工艺可以复制、工厂也可以复制。
5到10年之间,帝国的工业将会迎来指数级的发展。吴皇用钢铁制霸全世界的野望,并不遥远。
1个月过去了。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冰雪消融。
第6军团和第2派遣军团从盛京出发,兵分3路。
大军的后面,是黑压压的移民。
打一城,移民就占一城。
灭一村,移民就驻一村。
刚开始,移民们对打仗还很害怕,一个个缩头缩脑的。
慢慢
750斤粮换一亩地。
这个价格算很低很低了。
“陛下仁心,古今罕见,实乃圣君。”
李郁摆摆手:
“不是寡人仁慈,而是北伐一路,不忍直视。白骨露于野、饥民毙于路、村寨无人烟。所谓地狱,也不过如此。”
殿内气氛瞬间黯然。
李郁背着手,望着天空。
“历朝历代,王朝有难,无非是再苦一苦黎庶,坦率的讲,寡人也不例外。可凡事都应有个度。”
“不能一直苦吧?不等了,如今时机基本成熟,该给点甘甜了。”
范、黄哽咽,跪地哭泣。
无论是真是假,想来他们的心里确实有点感动。
李郁转身,很认真的盯着2人:
“知道寡人为执意要移民吗?”
“臣知道,北方人多地少,无论如何也不够分。”
李郁笑了:
“寡人各拨给你们2个营的兵力,为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保驾护航。凡是无土之土地,不问原属,一概视为无主之地,重新分配。
“给你们每人30万两经费,允许你们自由组建不超过500人的临时分地团队。分田时,地界、地契一并制作下发。”
“时间紧,任务重。你们现在就出发。”
“臣遵旨。”
李郁想了想,抛出了一个香饵。
“经济部的摊子太大,范京管不过来。寡人欲分出农林水产大臣,就看你俩这次的表现了。”
之前迟迟不北伐,是为了让北方在混乱中重新洗牌,把地方势力洗进历史的垃圾堆。
分田,才有田可分。
分田,才无人阻挠。
分田的时机也很关键,要等几千万的移民都过了山海关,然后关门上锁,咔嚓这么一截断。
好了。
关外的人忙着开荒,关内的人忙着分田。
大家都很满意试想一下,
如果知道家乡马上要分田,谁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
吴廷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封锁山海关,断绝内外消息、人员来往。
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计当中。
距离盛京不远的抚顺,有煤、铁矿,储量丰富且品味极高。
从地理角度讲,
像抚顺这般煤铁共存的地方很罕见。
抚顺的西露天煤矿,是帝国第一,也是亚洲第一的露天煤矿。
一座崭新的工厂,抚顺重工,拔地而起。
帝国有三大重工,按照落地时间排,分别是:马鞍山重工、大冶重工、抚顺重工。
三大重工都集冶金、锻造、军械制造与一体,且拥有下属煤矿,或者靠近煤炭产地。
工厂内部部门多如牛毛。
工人数量高达数万。
烧砖、盖房子、打家具、医疗、食堂、运输,全部自给自足。
工人、矿工是高度组织的青壮。工厂保卫处的头目是野战军团退役的轻伤士兵。
吴皇一声令下,
工厂长随时可以拉出一支几千人的火枪队乃至内河小型舰队。
一个车间,就是一个步兵连。
一个工厂,就是一个野战军团。
枪炮刀矛,能造能修,武德十分充沛。
筹建新工厂的思路是成熟的,一切都是复制黏贴。
吴廷从马鞍山重工调来了一批年轻技术工,作为新工厂的班底。
来了,就升2级。
薪水也翻倍。
三大工厂,皆有带地龙的红砖屋,带公共澡堂的生活区,妥妥的18世纪文明之光。
对此,工人们优越感爆棚。
除了三大重工和重臣官邸群,普天之下还有哪儿能拥有地暖自由、热水澡自由?
这里需要科普一下的是,
工厂的锅炉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能,不用来改善工人的生活也是浪费。
为了方便运输原煤和铁矿石,工业部在工厂外试铺了第一条路程仅有11里的蒸汽窄轨铁路。
蒸汽机车头很原始,很笨重,火车速度很缓慢,故障也是层出不穷。
但好歹是真跑起来了。
火车不要推,就能自己跑。
工人们望着和步行速度差不多,呜呜冒黑烟的机车,笑的很开心。
他们倒没瞧不起简陋的新科技,因为当初马鞍山重工也是这样起步的,筚路蓝缕,一路跌跌撞撞的摸索经验。
从0到1很难。
从1到10就容易多了。
吴廷苦心孤诣,终于培养出了帝国的第一批产业工人。
为了扩大这个群体,吴皇又给三大重工开了个口子——允许他们自办学校,收厂区子弟。
旨意一到,短短几天,崭新的厂属学校就落地了。
工人们骄傲的表示——木、瓦、泥、石、漆、咱们无所不能。
数年后,
一大批年轻的子弟将从这里毕业,走进车间。
经验可以复制、工艺可以复制、工厂也可以复制。
5到10年之间,帝国的工业将会迎来指数级的发展。吴皇用钢铁制霸全世界的野望,并不遥远。
1个月过去了。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冰雪消融。
第6军团和第2派遣军团从盛京出发,兵分3路。
大军的后面,是黑压压的移民。
打一城,移民就占一城。
灭一村,移民就驻一村。
刚开始,移民们对打仗还很害怕,一个个缩头缩脑的。
慢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